萬靈古鎮(原名路孔)在南宋時便聲名在外。由於通漕運兼出產宮庭貢品蜂蜜,成為著名的水碼頭與物資集散地。清代有集市名路孔場,外省移民集資修建了會館和“禹王宮”。現存有明清老街和湖廣會館、三聖宮、趙氏宗祠和爾雅書院等古築。後因查史料“萬靈”之名遠在路孔之前,2013年已更名為“萬靈”。
路孔東、北與大足相連,於是我在去大足的途中在這裡停留夜宿。彼時路孔尚未更名,“路孔”一名果真是源於巖坡上直通河流的六個小孔。算一算,那已經是明朝的時候了。
路孔最迷人的當屬橫亙於瀨溪河上的石板長橋大榮橋。此橋計32跨,每跨4米,長120米,每塊青色的條石皆達5噸以上。橋身修長,猶如一條小龍靜臥河上。中央橋礅上曾有龍頭龍尾石雕,文革中被破壞。後幾經修復,仍基本保持原貌。橋一側是居民區,一側是老城。每天都有趕早市的人來來往往,煞是熱鬧。
古鎮內有四處寨門,嘉慶年間的戰亂,這些堅固的寨門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抵禦了外敵的入侵。爾雅書院和趙氏宗祠分別為明清兩代所建,經過修復,仍然較好地儲存著早期的規模。湖廣會館又名禹王宮,系嘉慶九年由湖廣來此移民集資修建的同鄉集會活動場所,分為神殿、議事廳、廂房、戲樓、院壩五部分。建築規模不小,可惜木建築大多已毀,唯有龜裂的石板路和麵目全非的石柱礎可以依稀想象當年模樣。
老街上有幾家老茶館和小飯店,500米長的老街上老茶館達28家之多,傳統的蓋碗茶還未消失,如果你不介意小茶館的逼仄簡陋,可以和鎮上的老人同桌而坐擺擺龍門鎮,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鎮中尚有小姐繡樓,十八梯和煙雨巷等多處小景,集中在老街各處。
初冬時節華燈初上,人們已經回到溫暖的家中,美麗的大榮橋也將安靜地睡去。
坐在1942年修建的船閘上,對面石橋的方孔為專供船隻通行而設計。
青磚青瓦青石板,這條明清的老街有500米長,102級臺階。
日月門為北門,上有日月亭,可以俯瞰大榮橋。
雖然經過風雨的洗刷破壞,但是如這般完整的城門在眾多古鎮中也不多見。
十八梯因十八級臺階得名。從前此為商賈雲集之地。
煙雨巷兩壁高聳,間距較窄,於2011年被評為重慶市最美小巷。
趙氏宗祠為四進三重堂的規模,1804年建成,為趙氏族人填川所建。
湖廣會館由湖廣移民集資修建的同鄉集會活動場所,因會館奉祀大禹,故又稱禹王宮。
舊萬靈有三多:閒人多、茶館多、把子客多(吹牛皮的多)。除了吃茶,土煙也是老漢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