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方強行推動下,近日舉行的美日印澳“四邊機制”外長會極力渲染“中國威脅”。這種做法延續了美方一些人的冷戰思維,與全球團結向未來的大勢相悖,給亞太地區帶來分裂和動盪,炒作渲染“中國威脅”,純屬無中生有。
“四邊機制”成立於特朗普政府時期,打著“自由開放、促進地區繁榮”旗號,實際上卻在拉幫結派、挑動對立,炒作所謂的“中國威脅”。美國企圖以此製造對抗來遏制圍堵中國,從而維護自身霸權,增強其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不僅如此,美國還頻頻在亞太地區施展“小動作”,以期實現抹黑打壓中國的目的。
比如,美國政府在“四邊機制”外長會當天釋出“美國印太戰略”檔案,聲稱“印太地區”受到“中國脅迫”,鼓吹聯手盟友“綜合遏制”。又如,為了彰顯“重視”,美國國務卿時隔37年後於近日訪問斐濟,並在訪問期間大肆鼓吹“中國威脅”。不過比起美國的抹黑,這些太平洋島國顯然更加關注地區經濟發展,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華盛頓戰略實力的衰退和戰略眼光的短視。事實上,美國自身實力和影響力,已不足以支撐美方“野心勃勃”的戰略。
一方面,美國對地區的影響力正在下降。經歷了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等一通操作後,美國與亞太地區貿易相關度不斷降低,從產業鏈到出口市場地位都出現明顯下滑;另一方面,美國對地區發展的貢獻“口惠而實不至”。為了維護霸權和利益,美國長期以來光顧著投入軍事資源,卻沒有給地區發展帶來多少利好。美國口頭上給亞太國家描繪的好處則不見蹤跡。
現實面前,誰是假情誼、口號家,誰是真朋友、行動派,答案不言而喻。近年來,中國同太平洋島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快速平穩發展。雙方政治上相互尊重,經濟上相互支援,人文上相互親近,已成為不同地域、不同大小、不同文化國家之間友好相處、團結合作的典範。疫情期間,中國克服交通不便困難,透過海、空等各種渠道,為多個島國運送大量抗疫物資和醫療裝置。今年1月份,湯加火山爆發造成嚴重災害,中國政府第一時間伸出了援手。這些都是中國同太平洋島國守望相助、命運與共的真實寫照。
亞太地區擁有巨大發展潛力和活力,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任何關於亞太的多邊機制,都要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助力增進各國互信與合作。無中生有渲染“中國威脅”,煽動對立對抗,建立集團“小圈子”,只會對地區和全球發展造成新的衝擊,帶來慘痛後果。(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 言)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