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可累及心臟、肺部和體迴圈,常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患者肺動脈壓力升高,從而使得右心擴張和肥大。
可以說肺心病是比較兇險的疾病,患者往往因為併發症而死亡,如肺性腦病以及休克等,那該如何處理呢?
01
吸氧治療
當慢性肺心病患者在不吸氧狀態下,動脈血氧分壓<60mmHg,則應予以長時間、低氧濃度、持續吸氧治療,其中氧濃度一般控制在35%以下,而吸氧時間一般不短於2周,同時需持續治療,日夜均予以氧療方案。
02
西醫藥物治療[1]
- 利尿劑:作用機制在於減少肺血容量,促進肺動脈壓與右心室負荷的下降,同時促進室間隔左移。
- 洋地黃:該藥物對肺心病伴有左心衰竭或室上性心動過速等患者比較適用,但對右心功能的改善效果一般,甚至會誘發肺動脈收縮。
- β-受體興奮劑:多巴胺是常用的β-受體興奮劑,將其應用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併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中,對心肺功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血管擴張劑:此類藥物在部分原發性肺動脈高壓與肺血管疾病中的治療效果顯著,尤其是左心衰竭患者,典型藥物包括肼苯噠嗪、鈣通道阻滯劑、α-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等。
03
中醫藥物治療[2]
- 肺實多咳,治肺宜祛邪
寒邪直接或間接襲肺,致肺氣失宣,積溼聚痰,其表現多有惡寒發熱、咳嗽多痰、脈滑、苔膩等,如內鬱化熱,則又可形成“寒包火”之徵象。
屬寒者,當宣肺散寒,兼風寒者以麻黃湯解表宣肺,兼內飲者用小青龍湯溫肺散寒;屬熱者,當宣肺清熱,以清氣化痰丸加減清氣止咳。
- 脾虛生痰,治脾宜溫化
肺主氣,脾主運化,肺氣有賴於脾所運化的水谷精微以充養,若脾虛日久可導致肺氣亦衰,同時痰溼內生,上歸於肺系,阻塞氣道,使肺氣宣降失常,而見咳喘、咯痰之症。
臨床多以苓桂術甘湯溫脾化飲,或二陳湯健脾燥溼,理氣化痰。
- 腎虛致喘,治腎宜納氣
肺心病久咳者必累及腎,腎氣耗散,傷及腎陽或腎陰,臨床出現諸多兼證。
治腎用補腎納氣法,可用《金匱》腎氣丸溫腎納氣,緩者用丸,急者用湯,根據前人“虛喘治腎宜兼治肺”之說,常加太子參等補益肺氣。
- 心瘀成悸,治心宜溫陽
肺心病累及肺脾腎三髒,諸髒虛損,出現面色灰暗、四肢畏冷、下肢浮腫、氣喘心悸不能平臥等症,甚則呼吸困難,已至水溢肌膚、凌心射肺之階段。
此階段屬肺心病之危重期,治療上貫穿著中醫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原則,在補肺、健脾、溫腎的同時,特別強調益氣強心、利尿消腫、溫陽通瘀等治療大法。
- 多髒合病,當兼顧同治
肺心病屬慢性發作性疾病,病程積年日久,從病機的演變來看,由實到虛,復加外感,往往導致肺脾腎三髒皆損。
急性發作期以痰瘀阻滯為標實,緩解期以氣陰兩虧為本虛,故在治療中應兼顧緩急,或補肺,或健脾,或溫腎,或益心等,抑或兼而有之。
肺心病患者要避免感染、戒菸、遠離有害粉塵或刺激氣體汙染的環境以減少急性發作。做好緩解期的治療,可以保護肺功能,改善活動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吳琳,劉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臨床治療與護理進展[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版),2021,5(21):123-126.
[2]幸宇堅.試論中醫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認識和治療[J].新中醫,2000,32(2):3-4.DOI:10.3969/j.issn.0256-7415.2000.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