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生豬生產與豬肉消費第一大國。生豬產業是我國畜牧乃至農業的支柱產業。
良種是保障生豬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歷經幾十年發展,我國生豬種業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高,良種供給能力不斷增強,夯實了生豬產業發展根基,保障了居民“肉籃子”供應。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畜牧健康養殖中心主任印遇龍告訴《瞭望》新聞週刊,我國生豬種業完成了從引進吸收、改良提升向創新追趕、自主選育的轉變,具備了從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應用研究到成果推廣的創新能力。在育種技術方面,與國際水平基本並跑,部分領域國際領先,有了與國際先進水平同臺競技的基礎。種豬效能持續提升,目前自給率達到80%以上。
《全國生豬遺傳改良計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建成完善的商業化育種體系,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核心種源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要完成這一目標,還需要著力解決生豬種業發展的哪些短板弱項?近日,印遇龍接受《瞭望》新聞週刊專訪,詳解如何打牢生豬種業根基。
立足國內確保“豬肉自由”
《瞭望》:我國百姓的“豬肉自由”是怎樣實現的?
印遇龍: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生豬產業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養肥豬為主的小農生產階段。解放初期,以農戶散養為主的養殖模式,所養豬種基本是沒有經過選育的地方豬,瘦肉率低、肥肉多、生長慢。
第二階段是引進瘦肉型豬種與地方品種雜交提高瘦肉率的階段。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豬肉需求量加大,光靠養殖地方豬種不能滿足豬肉供應。1979年前後,豬的經濟雜交工作得到重視,生豬“四化”(即母豬地方良種化、公豬外來良種化、肥豬雜種一代化、配種人工授精化)和雜交繁育體系建立工作在部分地區鋪開,培育了三江白豬、湖北白豬等新品種。與純地方豬相比,顯著提高了瘦肉率。
第三階段是商業化瘦肉型豬品種持續選育與集約化生產階段。隨著人口增加和動物產品剛性需求的不斷增長,我國面臨的飼料資源壓力越來越大,豬肉生產模式轉向國際通用的商業化瘦肉型豬品種雜交生產,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瘦肉型豬具有高效、節糧的特點,產肉效率高,目前佔到了全國生豬養殖的90%以上。
經過上述三個階段,我國豬肉產能大幅增加,生豬年出欄量從1950年的6000萬頭增長至目前的近7億頭,佔到居民肉類消費的60%,為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作出了巨大貢獻。
《瞭望》:如何評價我國目前豬種產業發展情況?
印遇龍:我國有全世界最豐富的豬種質資源,不僅有世界上主流商業化豬品種以及來自多個國家的種豬資源,更有大量獨有的地方品種資源,種豬供給立足國內是有保障的。
一是建成了相對完善的育種體系。2009年啟動實施第一輪全國生豬遺傳改良計劃以來,遴選了89家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和4家服務於核心場間遺傳交流的種公豬站,覆蓋全國24個省份;組建了15萬頭的核心群,累計收集品種登記資料近900萬條、有效效能測定資料700萬條。建立了以場內測定為主的生產效能測定體系,組建了全國種豬遺傳評估中心,定期釋出種豬遺傳評估報告,指導企業科學選育。
二是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以地方遺傳資源和引進品種為素材,培育了15個新品種、新品系及配套系。建立了基因組選擇平臺,建成了國家級保護豬品種DNA特徵庫。區域性聯合育種實體企業相繼成立,在開展實質性聯合育種工作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這些措施為我國生豬種業的自主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杜洛克豬、大白豬和長白豬重要經濟性狀遺傳進展獲得提升,基本形成了持續改良、穩步提升的良性迴圈。近十年來,全國年均進口種豬不到1萬頭,佔核心育種群比例不到10%,少量進口主要用於補充資源、血統更新以提高效能。
國際生豬育種競爭的中國策略
《瞭望》:你認為我國生豬種業發展的短板有哪些?
印遇龍:在育種新技術應用和育種效率提升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以提高種豬生產效能的國際競爭力。2009~2020年進行的生豬遺傳改良計劃基本建立起了良種繁育體系,但育種基礎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環節,基因組選擇、表型組智慧測定等關鍵技術應用滯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疫病淨化不到位等問題依然突出。
目前制約我國生豬品種改良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點:
一是育種主體不強,企業育種積極性不高。企業是育種的主體,一方面,我國一些育種企業長期以來有“重引種、輕選育”的思想,實際上成了國外種豬的擴繁企業;另一方面,我國種豬養殖企業多,小而散。高水平的商業育種企業少,研發和育種水平與國際一流水平差距大,育種新技術應用滯後。
二是我國地方豬品種資源特性缺乏系統研究。在我國生豬產業中,利用地方品種資源生產的商品肉豬所佔比例不到10%,地方品種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近年開始重視地方豬資源的開發利用,但基礎研究薄弱,種質特性缺乏系統研究,缺少持續性的育種工作,地方品種保護、選育與開發利用沒有形成良性迴圈,缺乏影響面廣的全國優質豬知名品牌。
三是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尚不能滿足現代生豬種業發展的需求。我國生豬種業發展尚未形成科研機構與企業定位清晰、分工明確、密切合作的種業科技創新體系,育種科技研發與商業化育種發展機制尚未健全;我國生豬育種科研單位和人員數量雖然眾多,但低水平的重複研究多,高水平的原創研究成果少,追求發表論文的研究多,解決育種實際問題的研究少;生豬種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尚未形成育種科技投資和創新主體。
建成完善的種豬商業化育種體系推動我國生豬種業發展,要加強主流商業化豬種的育種工作,瘦肉型品種生產效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保障更高水平的良種供給。
《瞭望》:推動我國生豬種業發展,你建議怎樣做?
印遇龍:國際生豬育種的競爭就是商業化瘦肉豬育種效率的競賽。透過部署生豬種業自主創新重大科學工程,加強生豬種業基礎研究和育種技術創新和應用,培育出生產效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瘦肉型種豬十分必要。
建議國家佈局種業工程重大專案,開展種豬主要性狀形成機制等基礎研究,發掘優異基因資源;研製並建設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通量、低成本表型及基因型鑑定平臺,創新並推廣數字化育種、全基因組育種等關鍵育種技術體系;突破基因編輯、基因設計育種、幹細胞育種等原創性技術,定向創制新的種質資源;打造現代生豬良種繁育模式,不斷提高我國生豬種業自主育種能力,引領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
再者,地方品種是研究豬表型性狀遺傳基礎的重要資源,是開展新品種培育的重要基因寶庫,要加強對地方豬種的開發和利用。總體目標是以地方豬遺傳資源為素材,培育特色品種,充分滿足多元化市場消費需求。有目標地針對一些地方豬種開展選育、雜交利用等研究工作,提高地方豬種的利用效率和生產效益;將主流瘦肉型豬品種的培育與地方資源結合,培育優質抗逆豬新品種。
第三,建成完善的種豬商業化育種體系。根據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品種審定的要求,培育一個豬新品種需要純種基礎母豬1000頭以上,這需要科研機構和企業深度合作,培育壯大育種主體。
建議完善種質創新與推廣後補助政策,支援豬種業龍頭企業建立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藉助行業政府部門的豬場資料管理系統,依託基因組大資料、物聯網、雲計算和智慧化測定等最新數字化技術,引導育種企業系統收集、利用擴繁群和商品群效能記錄,加快建立不同層次的全產業鏈、大資料育種平臺。
種養結合助力畜牧業碳達峰碳中和
《瞭望》:解決好生豬養殖、環境保護及糧食安全三者之間的矛盾,你有何建議?
印遇龍:生豬高效養殖和環境保護是當前生豬產業協調發展的總要求。解決好生豬養殖、環境保護及糧食安全三者之間的矛盾,有如下建議:
第一,培育高效種豬新品種。其核心是要求種豬飼料轉化效率高,產肉多,繁殖率高。據測算,如果我國肉豬飼料轉化率由2.8:1降低到2.6:1,養豬業將節約1300萬噸以上的飼料量,大約相當於我國年糧食進口量的10%。
第二,加強飼料資源開發利用和營養精準供給技術攻關,提高飼料轉化效率。建立玉米、豆粕減量替代技術方案,節省飼料糧食的用量,增加非常規飼料資源在生豬飼料中的利用量,緩解人畜爭糧矛盾;開發益生菌、抗菌肽等新型綠色飼料新增劑,推廣應用生豬全程無抗飼養技術方案,促進生豬腸道健康;研製生豬精準營養供給與飼餵技術,提高飼料轉化效率;研發和整合應用基於營養干預的生豬養殖廢棄物減排技術,從源頭降低糞汙和有害氣體產生量。
第三,提升標準化規模豬場養殖水平。加強生豬智慧養殖技術裝備創新,大力推進生豬生產全程機械化、智慧化發展。聚集農業、工業、資訊化、環境保護等多學科技術優勢資源,創新研發精準飼餵、環境調控、糞汙處理一體化成套設施裝置及技術;制定規模化養殖舒適環境、精細化飼餵、糞汙處理等全過程的機械化技術規範體系;建立起集畜牧機械研發生產、推廣應用、養殖模式改革和糞汙資源化利用於一體的綜合性試驗示範基地及聯盟,加強畜牧養殖全過程機械化技術培訓、指導和服務,促進新成果的轉化應用,打造農機畜牧融合發展的示範樣板。
第四,強力推進糞汙資源化利用。以資源化利用為重點,因地制宜採取就近就地還田、生產有機肥等糞汙處理方式,加快引導和支援糞汙資源化方式創新,提升糞汙資源化利用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透過政策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豬糞便處理,鼓勵建設區域化商品有機肥生產廠,拓展糞汙產業在機械施肥、效果檢測等方面業務發展;結合糞汙資源化整縣推進和商品有機肥推廣應用,建設一批適度規模養殖場種養示範工程,以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為目標,以糞汙資源利用為核心,形成綠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
總體來講,種養結合是助力畜牧業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關鍵,糞汙處理則是核心環節;養殖業降低料肉比是對減排最大的貢獻。飼料源頭減排技術、精準營養技術、養殖廢棄物減排技術和種養結合迴圈農業模式是畜牧業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