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楓笛推出了全新的迷你雙通道無線麥克風 Blink900,保持楓笛一貫的音質與穩定性,能夠滿足使用者對於音訊錄製的需求,有效地提高拍攝效率。此前,楓笛已經發布過 Blink500 系列和 Blink800 無線麥克風。
外觀設計
Blink900 共有 B1 和 B2 兩個套裝,B1 是一拖一的配置,B2 則是一拖二的配置,在購買時,使用者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做選擇。我們收到的是 B2 一拖二套裝,一拖二的無線麥克風就比較適合雙人採訪、雙人 vlog 等的影片拍攝需求。
這個套裝配置有一個接收端和兩個發射端,以及一個充電盒主體,楓笛也為此配置了豐富且實用的配件。包括兩個領夾麥,兩個領夾麥防風海綿和防風毛套;連線線則有 5 條,眾多附贈的配件,適配了相機、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腦等裝置,省去了另外購買的必要與金錢支出。
1 條 USB-C 充電線
1 條 3.5mm TRS 轉 TRS 輸出線
1 條 3.5mm TRS 轉 TRRS 輸出線
1 條 3.5mm TRS 轉 Lightning 輸出線
1 條3.5mm TRS 轉 USB-C 輸出線
充電盒應該是現如今的無線麥克風產品的標配了,與真無線耳機的耳機和充電盒有異曲同工之處,麥克風與充電盒的設計,能省去多條充電線分別對麥克風充電的操作步驟,以及有效延長麥克風的使用時長。
在充電盒的右側有USB-C 介面和電量指示燈,以及一個電池電量檢視按鈕。
Blink900 的充電盒,與其他無線麥克風產品的全塑膠外殼有所不同。其內是塑膠材質的充電元件,配有三個充電槽位,並且加上了相應的標識,方便拿取和放置。
除了塑膠材質的充電元件之外,充電盒的外包裝都採用了這種軟性的皮質外套設計,可以有效地保護麥克風,並採用了拉鍊的開合方式。
同時在充電盒內部也設計有一個配件的收納空間,將配件放入後會有一定的向上鼓起,這樣的設計有所取捨,頂部空間比較擁擠,但換來了充電的穩定性。
將麥克風從充電盒中取出,需逐一手動長按電源鍵來開機。
當麥克風使用完後,在處於開機狀態下放回充電盒,麥克風底部的觸點和充電盒的觸點接觸時,會自動進入充電狀態,麥克風上的 LCD 彩屏上也會有正在充電的狀態顯示。
單從外觀上來看,Blink900 的發射端和接收端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一樣的方形圓角設計,只是接收端會比發射端大上些許。最明顯的區別是TX與RX的文字標識。
Blink900 的正面均為一塊 LCD 彩屏,蓋板採用了 IML(模內鑲件注塑)工藝,官方宣稱具有較好的耐磨防劃效能,雖然亮面的蓋板增加了麥克風的科技感,但是比較容易沾染指紋,並且也會將一些物體反射到麥克風上。如果拍攝時麥克風會大面積地露出,可以在佩戴好後將表面擦乾淨,這樣就能有效提升整體美觀。
除此之外,在螢幕的右邊還有一個感光元件,這個感光元件可以根據現場的環境智慧調節螢幕上的亮度。
左、中-發射端,右-接收端
右側為 USB-C 介面
左側有三枚按鍵,分別為電源鍵和兩個設定按鍵,在開機後單次按壓電源鍵可作為靜音鍵使用。
接收端頂部為耳機監聽介面與音訊輸出介面,對於一些沒有監聽介面的相機就非常有用了,比如索尼α6400、松下G100等等 ,可以讓創作者在拍攝的時候去監聽聲音。
發射端頂部為自帶的4mm全向麥克風以及3.5mm音訊輸入介面,並且在自帶麥克風旁邊設計有兩個介面,可以接入防風毛套減少風噪。
背面是磁吸背架和作為充電使用的金屬觸點,在實際使用中,磁吸背夾的設計可以有效地將麥克風吸附在充電元件中,並且能夠配合鐵片,隱藏麥克風。也能將麥克風直接安裝在相機熱靴的位置。
效能測試
Blink900 規格配置
001 穩定性測試
音訊穩定性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需要實時收音的拍攝中,聲音一旦出現波動,畫面再好也會功虧一簣,同時後期也很難再進行修復。
我們將麥克風開啟後使用相機進行聲音的錄製,並在左右兩邊分別播放兩段粉噪,測試時間為1個小時,後期觀察波形圖是否會出現聲音的斷層。
播放粉噪時會出現連綿不斷的波形,當聲音出現干擾會使波峰降低
在一個小時的測試中,聲音非常的穩定,沒有出現明顯的波形圖斷層,可見Blink900 的傳輸演算法最佳化得很好。
002 拾音測試
關於音質測試的部分,我們分別對機內直接錄製、機內加上防風毛套錄製、手持加上防風毛套錄製、手持拍攝,這些方式基本上能夠覆蓋大多數的錄製需求了。
根據測試可以看出,使用內建麥克風錄製時,固定在胸前錄製的音訊,比手持麥克風錄製時更加穩定,因為固定的距離不變,但是手持的時候會隨著說話的起伏產生距離的變化。
而在環境較為簡單,沒有複雜的混響情況下,內建麥克風足夠使用,但如果在嘈雜的室外或是混響嚴重的室內時,使用領夾麥克風會有更好的音質表現。
003 傳輸距離錄製測試
Blink900為 2.4Ghz 傳輸頻段,它的傳輸距離相比上一代的 Blink500 PRO 的 100m(無障礙)有了很大的提升,足足翻了一倍,來到了 200m(無障礙) 的傳輸距離,雖然日常中不會有太多極限距離的錄製要求,但是能夠達到這個距離,也說明 Blink900 有著不錯的訊號傳播和穩定性。
我們來到重慶解放碑附近,解放碑的人流量很大,並且越接近解放碑中心的訊號干擾情況就越強,在這種人群遮擋和訊號干擾比較大的極限錄製環境下,來測試 Blink900 的抗干擾和遠距離的音訊傳輸訊號。
測試表明,在人流密集以及訊號複雜的室外,楓笛Blink900 依舊可以達到100-110 米的錄製距離,如果是在更為空曠的地方應該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在超過一定使用距離後,音訊訊號會出現一定的干擾,開始出現斷斷續續,音訊處於不可用的狀態。不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於鏡頭會跟著人物一起運動,所以並不用擔心訊號會被幹擾的問題。
同時,在戶外手持麥克風來拍攝的時候,也儘量不要手部全部抓住麥克風來拍攝,如果有主持人手持錄音需求的話,購入一個手持支架配合 Blink 900 來拍攝比較好。
圖為 Blink500 Pro HM手持支架,僅供參考
004 功能性測試
那在功能性上,Blink900 提供了單聲道、立體聲、自動增益和低切濾波器功能。我們分別來對其講解測試。
- 單聲道&立體聲
作為一拖二的無線麥克風,Blink900 可以錄製單聲道和立體聲設定。單聲道就是將兩個發射端所收錄的音訊混合在一個音軌上,你是沒辦法對兩個麥克風的聲音拆開來做後期編輯處理的;而立體聲就是左右兩個音軌,分別收錄兩個發射端錄製的聲音,給了創作者很大的後期編輯空間。同時,這樣做的好處更加方便直播的音訊推出,部分一拖二產品雙聲道的設計,不利於直播,甚至需要進入直播軟體裡面進行修改。
- 自動增益
Tips:自動增益控制是限幅輸出的一種,它利用線性放大和壓縮放大的有效組合對麥克風的輸出訊號進行調整。當弱訊號輸入時,線性放大電路工作,保證輸出訊號的強度;當輸入訊號達到一定強度時,啟動壓縮放大電路,使輸出幅度降低。
自動增益簡單來講,它能根據使用者的人聲響度,自動的在一定範圍內對音訊訊號進行調整,當你說話聲音比較大的時候,防止出現爆音,說話聲音比較小的時候,按照設定向上放大一定的音訊訊號,整體上讓音訊訊號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平衡。
但如果是在比較複雜的環境下,則建議不要使用自動增益模式,因為在環境複雜的情況下,由於聲源會出現忽大忽小的情況,而自動增益的增益調整有可能會出現的一定程度的延遲,這樣音訊素材在後期調整中就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 低切濾波器
在麥克風上,低切可以去除一些噪音,因為大部分人聲都在 100hz 頻率以上,而 100 以下恰恰是電流聲的高發頻率,所以用低切來去除這些噪音。Blink900 提供了 80hz、120hz 和 160hz 三檔的低切調節,我們分別對這三檔低切進行測試。
實測表明,開啟低切功能後對於噪音的去除會有一定的效果,在 80hz 和 120hz 的時候相對較好,切換到 160hz 時雖聽不出太大的差別,但從音量圖中會發現 160hz 出現了一定的失真,如果對音質有著嚴苛要求,那建議使用 80hz 和 120hz 的低切就足夠了。
005 充電續航測試
Blink900 的發射端的電池容量為 400 mAh,接收端為 450mAh,充電盒則是 4500mAh。據官方宣稱,Blink900 的有效續航時長能夠達到 6 小時,在實際的使用中如果沒有足夠的電量了,在沒有要音訊錄製的情況下,可以將接收端和發射端放回充電盒充電,充電盒能為麥克風提供滿滿的3次電量,將使用時間大幅度延長至 18 小時。
在沒有電的狀態下,1.5v 的充電功率,將充電盒充滿需要 4 個小時,這個充電時長相對來說有點慢,所以在有拍攝需求的時候,還需提前為麥克風和充電盒充好電。
006 多裝置相容
Blink900 內建可調控的 0-6dB 的增益。這裡提供一個我們平時錄製影片的小技巧,使用無反或單反相機來拍攝時,可以把相機自帶的前置放大器的電平調到最低。
儘量不要讓拍攝裝置的前置放大器過多介入錄音環節,才有可能錄到低底噪,甚至完全沒有底噪的純淨音訊。從實際錄製來看,Blink900 的輸出訊號已經足以讓拍攝裝置錄到合適的電平。
那除了專業相機以外,Blink900 也可以使用在手機、平板、電腦等需要收音的裝置,只是由於接收端比較大的原因,使用平板和電腦時放置在一旁就好了,但是應用在手機上,還需為它配置相應的手柄、冷靴手機夾等外設,利用外設上的冷靴介面來固定接收端。
當然了,如果你對手機錄製有便攜要求的話,楓笛的Blink500 PRO移動套裝是個不錯的選擇,不用轉接線,接收端上就有相應的 USB Type-C 口(或是 lightning 口)。
綜述
楓笛 Blink900 是款很實用的產品,有著小巧輕便和易用的特點,附帶的充電盒加大了續航、增加了收納空間,“一盒在手”可以隨時隨身攜帶,一個充電盒搞定所有的收納情況。並且,它的傳輸穩定性和不錯的音質表現,足以使它成為拍攝錄音工具的優選之一。
當然,2800 塊錢的全套裝版說不上什麼高性價比,不過從它非常齊全的配件,與真無線耳機一樣邏輯的充電盒設計,省去了後續另外購買配件的金錢支出,從這點上來說,全套裝版還是不錯的。在vlog 、直播和採訪等應用場景拍攝中應該會大受歡迎。
優點:
1、小巧便攜,美觀精緻
2、配件豐富且實用
3、充電盒設計,方便理線,延長續航時間
4、皮質充電盒有收納空間
缺點:
1、麥克風主體為亮面蓋板,容易沾染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