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使用微信的時候,好多朋友發現找不到支付的按鈕了,實際上是將支付改成了服務,那麼用了這麼久的微信支付為什麼要改成服務呢,恰逢3月1日移動支付新政來臨,是不是有什麼相關性呢?
支付改服務
疫情下,國家財政支出大增
延續兩年多的新冠疫情,讓經濟下行壓力劇增。2020年多地市經濟出現負增長,2020年全年全國經濟增長2.3%,大大低於2020年以前的增長率。儘管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經濟增長率好於2020年,但在過去的兩年中,對於抗疫等公共衛生支出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全民核酸檢測、免費施打疫苗等,這些支出都來自財政。
眾所周知,國家財政收入則來自稅收。疫情期間,國家對企業採取了減免稅收政策,稅率進一步下調。與此同時,公共支出則大幅度增加。經濟增長放緩、稅收減免、支出大幅增加,三項合力疊加起來,可見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勢必會讓財政壓力增大。
經濟形勢逐步好轉,加大稅收政策公平性勢在必行
經過全國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同心協力的努力,中國的疫情防控大大好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這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向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些商家公款私收藉以逃避稅收的行為不在少數,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商店等營業場所提供支付二維碼,其中有些二維碼就是個人支付二維碼,而不是對公賬戶。
公款私收,不但損害了稅收公平,也損害了國家財政收入,最終損害的是全民福利。因此,打擊偷逃稅的力度增加。在過去的兩年中,明星、自媒體、企業等稅收大戶被調查和處罰的新聞並不鮮見。這是一個整頓偷稅漏稅,增加財政收入的積極訊號。
禁止公款私收需要移動支付配合
我們知道,以前無論你收款是轉入對公賬戶還是轉入自己的私人銀行賬戶,稅務部門都可以根據銀行流水來獲取稅收依據。而且,個稅稅率往往高於企業稅率。微信、支付寶興起之後,商家收款存入零錢或者移動錢包,這給稅務部門獲取稅收基本資料帶來一定的障礙。
儘管商戶可以將對公收入用個人移動支付來收取,但實名制下,稅務部門依然可以透過移動支付資料來獲取支付流水。
移動支付明確自身角色
透過上面的講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微信、支付寶作為使用者和銀行中間的金融服務者的角色就很明確了。移動支付的前端是使用者,而業務真正的辦理者則是銀行。這樣一來,微信支付的角色就像是一個經紀人,提供的是中介服務,就像排球中的二傳手。
微信支付由支付改服務,這個訊號就是告訴使用者,我提供的是金融服務,是銀行業務的延伸,而不是取代銀行。換句話說,微信支付背後的主體是銀行,微信支付是銀行的從體。沒有銀行,微信支付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不是微信要做的事。明確了這一點,我們就明白了微信“支付”改“服務”的內在邏輯了。
根據國家新的稅收政策,從3月1號起,商家的個人收款碼將禁止使用。該政策主要針對商家和有對公賬戶的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而不針對個人。
各位網友,關於微信“支付”改“服務”,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