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的金秋營和夏令營相似,是兩所高校考察和選拔優秀人才的一種途徑。
金秋營是在學科競賽省級賽區獲獎名單公佈之後、決賽之前舉辦的一種體驗營。每年在10月份正式開展,競賽省級一等獎以上的獲得者有資格報名。
透過參加金秋營,學生可以加深對相關學科的認識和了解,提升專業興趣,為高考後的自主招生(強基計劃)做準備。
在金秋營期間,清北高校會組織相關測試,通常是數學和物理兩個基礎學科,有時候還有化學,表現突出的學生將有機會提前跟高校簽約,得到高考降分錄取的優惠。
清北金秋營的目標群體主要是已獲得數理化學科競賽省級一等獎以上的同學,這也是專門給競賽生創造的考入名校的最好機會。
2015年10月8日,國慶假期結束,實驗中學高三學生開學第一天就進行月考。上午11點左右接到兒子打來的電話,讓我幫他準備參加清北金秋營的資料和報名。
兒子去年參加學科競賽,最好的獎項是省級二等級,沒有拿到一等獎。今年又參加了數學競賽,但是目前競賽成績還沒有出來,我們之前也沒能想到會有金秋營的報名資格。
後來學校通知,競賽省級一等獎的候選人可以參與報名,兒子這次數學競賽已經入圍省級一等獎,只是等待中國數學會的最終確認。
既然有資格報名自然是好事,不過報名截止日就是明天,今天必須把所有流程都得完成。
由於後續還有列印報名表、學校蓋章、上傳掃描件等流程,所以前期的網上報名流程必須在下午三點之前完成。
兒子正在月考當中,所以前期工作由我和老公來幫兒子來做。包括填寫報名資訊、上傳榮譽和獲獎證書,還要寫申請信。
時間緊,任務重,那天中午飯我都沒顧得上吃。
在清華和北大兩個系統分別填寫報名資訊,小心翼翼的,生怕哪個環節出現差錯,提交不上去。
尤其是在寫申請信的時候,我更是格外注意,生怕在清華的信裡出現北大的字樣,也擔心在北大的信裡出現清華二字。
還好當初在參加清華夏令營時,我們就已經把各種榮譽證書都形成了電子版,現在不用現做,可以拿來直接上傳就行了。
最終在2點50分我們這邊基本結束戰鬥。但自薦信我實在不敢恭維,沒有任何文學色彩,也就算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匆忙趕出來的。
微信告知兒子後,後續流程就得由他自己來完成,我們實在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接下來就是兒子利用兩堂考試的休息時間,滑著漂移板到校長那裡,把列印的報名表稽核蓋章,晚上再把稽核表上傳到系統。基本做到了無縫銜接,高效完成了整個報名流程。
接下來就是等待清北兩個學校的初審情況。
首先查到的就是清華的結果——透過。第二天,北大系統上也顯示了透過。
在這之前,我和其他兩個報名的學生家長都做了溝通,他們行動早,早就訂了賓館。
結果是他們兩個都沒有透過清華和北大的初審,奇怪得很,但從綜合成績來看,他們和兒子應該差不多,競賽又都是省一,實在找不出原因。
後來我分析可能有五種可能:
一、綜合成績排名兒子略有優勢。
二、有大學先修課程成績(自薦信裡提到)。
三、物理和數競都有點成績。
四、兒子是學生會學習部部長。
五、我只能自嘲地認為是我的自薦信寫得還可以。
最終兒子學校共有5個學生去參加金秋營。
兒子和其他兩個同學選擇了清華的數基和物基考試。競賽特別突出的兩個學生報了數學進階和物理進階。
2015年10月16日下午用三個小時考物基,晚上7-10點三個小時考數基。
考試題目基本都是競賽方面的知識,兒子沒有專門參加物競的培訓,好多概念都不知道,物基考試答得不好。
晚上的數基考試,整體答得還不錯,估計也就能丟5分。
考完試的第二天就是聽宣講,也是老師判卷、學生等待面試的時間。
據說晚上就能接到能否參加面試的通知,等待總是一個漫長而且煎熬的過程。
宣講一直到晚上6點中,還沒有人接到面試的通知,部分家長互相留了聯絡方式,就各自回到賓館等待。
那個晚上我在家裡也是睡不著,到晚上10點也沒訊息,有聯絡的家長也同樣沒有收到訊息。
後來大約在晚上11點左右,接到清華的通知,兒子沒有獲得面試的資格。
儘管我們還曾抱有一絲期待,但結果也早在意料之中。畢竟高手如林,兒子和競賽大牛相比還有差距,能最終進入面試甚至獲得簽約的真是鳳毛麟角。
兒子有些失落。我安慰他:“咱一點都不白來,首先能參加的孩子就已經非常優秀了。另外透過這次金秋營以及與家長們的溝通了解到,各高校尤其是以工科見長的清華大學很看重物理,這次物理就是150分滿,而數學是100分滿。
知道了自己的短板在物理,有了努力的方向,這就是收穫,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