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真的不要搞“一刀切”,真的沒必要走那麼多形式
以下文章來源於水寒說語文 ,作者水寒
教育是一個面向人的工作,一樣米養百樣人,人有千差萬別,老師不是流水線上的工人,學生也不是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標準件。
教育過程中“一刀切”,過於強調形式,甚至用工業生產的方式搞教育,那就偏離了教育的本質,就距離真正的教育越來越遠了。
下面,試以“雙減”政策落地之後觀察到的某些現象為例說明這個觀點。
01
時間問題
本來,一些地區“雙減”政策規定,為了保障學生睡眠時間,建議學校不早於某個時間上課;為了學生不再奔波於課外輔導班,建議學校提供課後服務,不晚於某個時間放學。
然後呢,這個建議在某些地區,某些學校落地執行,就變成了硬性規定。規定學生必須在早上某個時間之後才能到校,到早了不開校門,只能在校門外等著,必須在晚上某個時間之後才能統一放學,即使家長想要早接也不行,由此造成了學生上下學時間和家長上下班時間高度重合,加劇了早晚高峰的交通擁堵。
如果說學生一週必須在校完成多少課時的學習,在法律上有明確的硬性規定。那麼,這課前課後,則應該屬於彈性時間吧。既然是彈性時間,就應該彈性處理,為什麼非要把彈性時間剛性處理呢?不能一方面嚷著要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精神,一方面又把學生的每時每刻都安排得滿滿的,規定得死死的。“左右互搏”之術,不是都什麼人都能玩得轉的。
02
作業問題
“雙減”要求切實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這是非常好的政策導向。因為從實際情況來看,學生的作業負擔確實太重了,尤其是一些機械的,不必要的訓練任務太重。
但是,為了減輕作業負擔,在某些地區、某些學校甚至要求要同一個年級同一個學科的所有班級必須佈置相同的作業,而且要做到明確公示。採取這樣的形式,看起來好像確實在切實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沒有任何老師敢再佈置過多的作業。但是,這樣做符合教育規律嗎?
如果一所學校,一個年級只有一個老師教一個或者兩個班,這樣做尚不大難。但如果一所學校的同一個年級,有十幾位老師,有二十幾個班,協調起來就太難了吧。一個班裡的學生尚且參差不齊,一個有經驗的老師,還需要考慮分層佈置作業,怎麼能要十幾、二十個班齊步走呢?這樣做完全違背最基本的因材施教原則。
03
答疑問題
老師給學生答疑,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是不是非要把答疑時間也固定下來,老師必須要在某個時間“恭候”在辦公室,等著學生來答疑,卻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看起來,好像確實是在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但有時候老師在那裡等了半天,一個學生也沒有,也有時候,可能呼啦一下,來好幾個人,還得排隊等待,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無法高效地利用時間。
為什麼非要規定在特定的時間答疑?難道以前的老師不答疑嗎?學生有疑問不能隨時問嗎?每個老師不能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決定答疑時間嗎?集中還是分散,這完全可以是老師和學生自行協商的問題。為什麼非要統一規定呢?更何況,現在即時通訊如此發達,答疑不一定需要面對面,完全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學生要有疑而問,才是真正的學習,無疑還勉強問,甚至被硬拉去答疑,那不是學習。老師也更沒有必要在答疑的時候還留下照片,以此證明老師在忙碌地工作。師生的互動,隨時隨地進行,是真實發生的,而不應該是為了完成規定,做給別人看而進行的虛假動作。
教育這個事兒,說複雜非常複雜,涉及到的問題千頭萬緒。但說簡單也簡單,有一些基本的規律,無論古代還是現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都必須要遵守。
比如,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育人永遠比“育分”重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是依靠任務驅動的學習,不可能長久;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因材施教永遠都是教育的第一要義;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生永遠都是學習的第一責任人。
……
在教育過程中,只要堅守這些基本規律,而不是“一刀切”,走形式,那麼教育就不會太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