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T98綠洲足球基地熱鬧非凡,2021第36屆“海港-上汽”杯新民晚報暑期中學生足球賽決賽在這裡決出優勝隊伍。球場上歡呼雀躍的孩子,是全市千餘支參賽球隊近萬名參賽學生中的幸運者,場邊,他們的家長和老師同樣沉浸在足球運動帶來的快樂中。“雙減”後,這項伴隨滬上幾代青少年成長的品牌賽事,如何在育人育德、全面發展上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妨,來聽聽他們的心聲。
家長:孩子吸收正能量
文來二隊的陳帛源獲得初中組的金靴獎,彩排頒獎禮時,他的爸爸站在後面,目光一刻也沒有離開過兒子。陳爸爸老家在湖北,說起兒子現在踢足球,他首先是羨慕,“我小時候哪有這樣的機會?”但孩子能踢上球,他特別支援,“首先是身體好,感冒發燒跟咱們無關。更重要的是意志品質強,遇到困難挫折都不是事。”
過去,陳爸爸得抽出很多時間關心孩子作業,他說:“有時工作忙了一天,再要管孩子功課,有心無力。”“雙減”之後,他強烈感受到了孩子學習生活的變化。“現在放學晚,在學校孩子有任課老師指導,把70%的作業都做完了,回家就輕鬆很多,不再‘雞飛狗跳’。”
昨天的決賽,陳帛源的爸爸媽媽、弟弟,還有小姨,一大家人都來為他加油。他也特別爭氣,帶領文來二隊過關斬將勇奪初中組冠軍。看著帛源跟隊友們擁抱在一起忘情慶祝,陳爸爸特別欣慰,:“踢球,讓他們多了一個視窗,懂得禮儀學會溝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在一起,也有一個交流的渠道,這樣孩子才成長健康。”
老師:踢球學習兩手抓
這屆晚報杯,文來中學的學生組了三支隊伍參賽,一隊是六年級的孩子,年齡略小,打入八強,二隊和三隊的大哥哥則在初中組決賽巔峰對決。比賽中熟練的傳切配合和精準有力的射門頻頻上演,候場的高中組球隊也被吸引,看得十分投入,至精彩之處,還有人建議:“以後可以找他們(文來隊)踢一場?”
近幾年,文來中學是晚報杯的常勝將軍,這得益於學校普及足球專案的大力投入。校隊每週一三五接受訓練,從不影響其他學科學習。擔任校隊教練的老師徐軍說:“在文來,會踢球、踢得好的學生,學習也不差。”學校每年組織足球夏令營,招募四五年級的小隊員免費參加,但招生不光看足球水平,還看文化課成績,語數外三門主課要達到“2A1B”,極個別的放寬到“2B1A”,成績下滑的隊員暫停訓練。
家長們發現,孩子的時間觀念明顯提高,有足球訓練和比賽的日子,能利用自修和下課時間抓緊做完作業。近幾屆,徐軍麾下多名隊員都考入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並升入一流大學。
對此,海港俱樂部青訓總監、著名教練成耀東感同身受,“這兩年我們的職業球員就有從校園走出來的。我們要把晚報杯作為一項傳統賽事去延續,去發掘更多校園足球裡有天賦的球員。”
隊員:熱愛陪伴我一生
高凌煒參加了今年的晚報杯,遺憾未能晉級決賽。比賽雖然輸了,但他沒有離開,而是把更多時間花在球場邊,觀察並記錄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他寫的《李俊傑的最後一屆新民晚報杯》刊發在專業體育媒體《東方體育日報》上,這名南洋中學的高二學生因此獲得本屆晚報杯“優秀學生記者”的稱號。
昨天下午的頒獎儀式上,高凌煒作為優秀學生記者的代表,上臺表演一段小提琴獨奏,贏得陣陣掌聲。“我喜歡踢球,小提琴也練了多年,還擔任校學生會副主席。”學習生活如此豐富多彩,高凌煒總能投入充沛的精力,有沒有秘訣?“就是找到自己的興趣。”高凌煒解釋,自己夢想將來成為一名新聞記者,那就去抓住機會嘗試歷練。
這篇獲獎的報道,高凌煒修改了不下十遍。“晚報杯學生記者營”讓他找到一個全新的角度觀察喜歡足球的同齡人。高凌煒說,自己被李俊傑感動了,“今年是他高中生涯最後一次參賽,也是最後一次與隊友並肩作戰。”在復旦實驗中學讀書的李俊傑告訴高凌煒,離開高中,足球仍會陪伴自己一生,未來想從事與體育有關的工作,延續自己的熱愛。
高凌煒也想延續自己對文字的熱愛。說起這次採訪報道晚報杯最大的挑戰,高凌煒認為是尋找主題,“李俊傑在場上表現非常突出,精神面貌非常好,我想要表達的是,足球是值得追逐一輩子的夢想。”(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金雷)
記者手記|給孩子更多選擇
晚報杯連辦36年,從第一屆就執裁的裁判員高曉亮記得,每年夏天最熱的時候,也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一些五六年級的孩子也想法混進球場踢比賽。海港俱樂部隊員李聖龍說,腦海裡隨時能重現當時的參賽場景:“我們隊到最後罰點球,我還罰了個‘勺子’,結果打在門框上。”
雖然因為疫情,今年的晚報杯決賽延遲到9月進行,但這個足球的節日,學生們從不怠慢。一些家長跟記者感嘆,運動與學習實際不存在衝突,能擁有學習之餘的快樂生活,是孩子的幸福。
就在晚報杯鳴金之際,全運會傳來捷報,上海的楊立豪贏得攀巖專案16歲以下組兩項全能冠軍,而他,還是平和雙語學校的一名初中生。不少人覺得楊立豪是攀巖專案的未來之星,對於小楊的未來,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攀巖部主任厲國偉的回答值得思考:“他還小,要給孩子更多選擇。”
厲國偉的這句話,道出了像晚報杯這樣覆蓋基層、面向廣大青少年的業餘體育賽事為何能始終堅守並不斷拓展的原因——就是為了給孩子在成長道路上更多的選擇。先有興趣,再立志向,最後確定人生道路怎麼走。如果更多的家庭瞭解,人生座標不以分數為軸,我們的孩子就能走入更廣闊的天地,過上真正幸福的生活。(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