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地產開發中存在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叫好不叫座”,很多文旅地產專案亮相後,大家來到這裡,也認可這是一個好專案,但卻很少要當一個回頭客,久而久之,專案就變成了到此一遊的景點。如何讓文旅地產既被叫好,又被叫座,這是一個非常考驗智慧的問題。
文旅地產不是景點,不是讓遊客驚豔一下就可以了,最終的目的是要能留住遊客。
而一個遊客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來同一個地方,或者乾脆短期或長期住下來,是因為他在這裡沒有吃夠、玩夠、體驗夠。這裡對他來說就像有“魔力”一樣,深深地把他吸引著。他可以暫時放下繁瑣忙碌的城市生活,尋求心靈一霎放鬆,希望返璞歸真,這裡滿足了他。又或者,他像書裡面的魯濱遜一樣愛冒險,勇於探索未知,而這裡又恰好滿足了他。亦或者,他鐘情於這裡悠久的傳統文化,可以在文化的海洋中暢遊,因而流連忘返......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也有一千個理由喜歡上不同的地方。但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地方也有一些共性,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文旅地產留住遊客的五大基本要素。
1
風光優美,顏值高
顏值是一個文旅專案吸睛的基礎條件。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風光優美,是吸引遊客的第一個條件。
以歐洲之眼布萊德小鎮為例,它坐落在阿爾卑斯山旁的布萊德湖畔,是斯洛維尼亞最著名的度假聖地。你可以站在高處,欣賞小鎮上錯落有致,風格優雅的建築,也可以遠眺蒼穹,一睹阿爾卑斯山層巒疊嶂,美景盡收眼底,在這樣的地方,靜靜看上一眼就會心曠神怡。所以,“仙境”一般的布萊德小鎮,成為每個遊客都夢想度假的地方。在這樣的地方,你才會放下所有煩惱,收穫最純真的快樂。
沒有高顏值,做不了文旅地產,也很難得到遊客的垂青。所以,大家在選址做文旅地產時,要特別注重挖掘其自然景觀資源。美有千百種姿態,悠閒的田園風光、一望無垠的戈壁綠洲、遼闊深邃的海洋、搖曳多姿的江南風情......這些都是是“美麗”的元素。當然,除了顏值高,還要宜居,你比如在西藏的雪域高原,在新疆的戈壁湖泊,這些地方景色也都非常美,有的還純淨的震撼人心,但這些地方人跡稀少,不適宜長期居住,自然也不可能作為文旅地產的選址。
2
人文氛圍好
沒有文化的文旅地產,只是一堆鋼筋水泥,承載不了任何東西。很多文旅地產都會打造一些文化景觀,但是往往只具有外殼,沒有靈魂,在這樣的地方,呆的久了就會變得寡然無味,只能成為“到此一遊”的過眼雲煙。
一直以來,我都不斷強調文化是文旅地產的靈魂。當今社會的節奏非常快,都市人旅遊度假不是為了簡簡單單拍幾張照片而已,他們更需要得到心靈上的收穫。有的是為了邂逅一場純粹的文化體驗,經歷一場心靈的洗禮;有的是為了找到自己的心靈的歸宿,夢中的理想之地;有的是為了追求自己的愛好,享受過把癮的酣暢淋漓。
文化的範圍非常廣,可以是時間沉澱下來的,已經刻在基因裡的人文風貌;可以是一種獨特的民俗風情,生活方式;也可以是某種文化創作、大型活動的聚集地。比如,揚名天下的烏鎮就以獨特的歷史文化吸引各方來客——這個小鎮雖經2000多年的滄桑,但依然保留著原來水鄉古鎮的格局,梁、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復原了具有當地特色的釀酒、制醬等手工作坊,給遊客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比如,布萊德小鎮提供冰上運動、雪山戶外冒險等一系列活動,這種冰雪冒險文化會讓很多運動愛好者趨之若鶩,玩上癮。
在這裡,我想重點提一下,很多文旅地產在打造文化內容時,特別喜歡複製模仿,比如,袁家村火了,一窩蜂的去打造鄉村主題的文旅專案,但這些專案都是千篇一律的農家樂、民宿、美食,體驗內容大同小異,毫無特色可言。一個袁家村火了,不代表所有的鄉村旅遊都會火,鄉村旅遊還是要立足於對文化進行深入的挖掘,如何把原汁原味的本地文化呈現出來。否則我相信,這樣的專案今後會倒閉一大片。
3
要有豐富的體驗內容和活動
一個好的文旅地產專案,要儘可能滿足不同人群的度假需求,讓大家閒不下來,而不是大家只能逛一逛、看一看。
這就需要我們去了解不同人的生活習慣或者行為習慣,比如婦女喜歡逛街、美容、做SPA;小孩子喜歡玩遊戲、喜歡兒童樂園,老人可能喜歡喝茶、賞花;青少年可能更喜歡休閒運動、刺激的機動遊戲。
莫干山的裸心谷在這一塊就做的非常好。莫干山,位於浙江省北部德清縣境內,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裸心谷可謂是莫干山的一顆“明珠”。
佔地60英畝的裸心谷就在一個私人山谷中,這裡青山環抱、松竹青翠、溝壑幽深,環境十分優美。121間特色客房就散落在其中,與周圍的環境相互輝映。
除了住宿設施,裸心谷還有許多休閒養生設施:年輕人可以在這騎馬、騎腳踏車;婦女可以做SPA;老人可以喝喝茶、釣下魚、賞賞花.....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得到滿足,可以玩得很盡興。
因此,一到旅遊旺季,裸心谷度假村可謂一房難求,一間民宿一萬賣到近萬元也不出奇。文旅地產實際上吸引人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哪個專案能激發人們對生活、對生命的原始熱愛,它就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4
業態規劃豐富、運營良好
一個文旅地產要長期留住人,必須運營良好,而良好的運營依靠科學合理的業態規劃。
傳統的景區主要收入都是依靠門票銷售,但現在老百姓的度假消費模式豐富和多元,文旅地產的運營收入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格局。
一個好的文旅地產,需要透過全方位的經營業態規劃,在除了基本的“吃喝玩樂購”等業態外,可以結合越來越多的新型業態,比如商務、休閒、養老、教育等。不斷升級改造,把原有的產業鏈延伸,以收穫最大的經濟效益。
縱觀早期的烏鎮、華僑城等案例,無不是對原有的旅遊業態進行了各自的創新,才取得後來的突破。但業態的規劃切忌亂,做成“四不像”產品。因為業態太多,戰線太長,資金回籠慢;業態太小,無法帶動消費,也無法彌補前期的投入。
5
設計要別具一格
文旅地產要有特色,這樣才能脫穎而出。而如何體現出特色,如何規劃設計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有的地方隨便弄一塊大石頭,就說前年姻緣石;隨便搬一棵樹過來,就說什麼發財樹;隨便弄點國外的特色景點,就說什麼風情小鎮;在高山上隨便建個客棧,廁所都沒有,名曰其名“民宿”......
這樣粗製濫造、山寨版的文旅小鎮根本得不到人們的喜歡,更不要提“一來再來”。
設計要走心,小到一塊磚、一扇門、一個垃圾桶,大到一棟建築,都要用心去做,用心去尋找最為適合的內容和表現方式,這樣才能打動人心。所以,這也要求開發者要有工匠精神,將專案當作一個藝術品加以雕琢。
當然,以上只是打造文旅地產的基礎,前提是文旅地產的定位要準確。在定位基礎上,做好這五點,你成功的機率將會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