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媒體在他們製造的“中國擴核”議題上稍微消停了一些,有一段時間不太能看到他們炒作中國擴核的新聞了,對於這種情況是好是壞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毛主席說過:“如若被敵人反對,那就好了,那就證明我們同敵人劃清界線了。如若敵人起勁地反對我們,把我們說得一塌糊塗,一無是處,那就更好了,那就證明我們不但同敵人劃清了界線,而且證明我們的工作是很有成績的了”。
從這個角度講,他們現在不炒作這檔子事情似乎還不見得是一件好事,畢竟我們能夠想見到,假如中國正非常有力地擴核,那現在我們肯定能夠看到鋪天蓋地的各種西方媒體制造的話題與報道,現在他們突然安靜了實話講我還很不習慣。
但如果說他們一直高強度炒作這個話題也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不管他們炒作的東西是真是假、是好是壞,但他們就會說“是真的、情況很壞很糟糕”,謊言說了一千遍之後也會變成真理。
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他們要是這樣孜孜不倦地復讀各種“中國擴核”、“中國威脅”,時間一長這就算不是假的,也被他們說的惟妙惟肖了。
傳播學有一個概念用來指代這種情況,即“議程設定”:媒體無法控制人們對一個事物的看法,但媒體可以決定人們關注的物件,以及思考的物件。
雖然一開始“新疆棉”沒人當回事,但美國媒體連續多年孜孜不倦地復讀這一話題,最終大家記住了這一話題,至於說“新疆棉”是真是假其實就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話題一旦被製造出來,關於話題的看法就會隨立場有不同的解釋,不同立場的人會傾向於找一個自己願意相信的解釋,比如說極端反華分子他們當然不關心“新疆棉”到底是真是假,他們就會無條件地去相信新疆棉是真的。
關於這一點我們能找到很多例子,比如說美國情報機構與媒體共同製造出來的“新疆棉”這檔子事情就是很典型的“復讀謊言一千遍將其變成一個現實存在的話題”的經典案例。
在這個案例中,最開始由極少數美國極端反華智庫在情報機關的資助下出具毫無真實性的報告,然後主流媒體再轉載這些報告,一遍遍地重複一套精心準備的話術,幾年之後,很多美國人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他們記住了這個話題。
再往近一點地說,自2021年11月份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北約發表報告稱“俄羅斯要入侵烏克蘭”之後,到現在過去了三個多月時間,烏克蘭真打起來了嗎?
沒有!但烏克蘭的局勢被美國媒體愣是用一張嘴說得像世界末日一樣,在三個月時間裡大批烏克蘭富人逃離國家,帶走了超過120億美元的資金。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形象地將其稱為“擴音器外交”,無論各方怎樣澄清“沒有戰爭意圖”,反正美國人就裝作看不見然後扭過頭來重複自己那套復讀機言論。
這就是媒體的力量,美國政府給我們上演了這一幕幕生動形象的例子讓我們認識到了掌握媒體的力量,也讓我們意識到了一點:
2022年的美國可能在所有領域都陽痿了,但在話語權、對媒體的掌控方面,他們仍然維持著極高的水平,並且非常擅長利用這一點。
因此不難看出,我們完全可以認為中國核武器數量的增長、中國核武庫的現代化更新會影響中美關係。
因為美國是一個民選政治國家,政客儘管不一定對選民負責,但他們至少一開始要忽悠選民給他們投票,民眾的意志對選舉的結果有巨大的影響,而美國民眾是盲從的。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其實連中國在哪裡都不知道,但從2016年特朗普上臺之後一遍遍咒罵中國開始,他們對中國的敵意就一點點被“議程設定”所綁架並發展出了一種沒有理由的、源自心底的、樸素的反華情結。
這種情結最終必將體現在選舉層面,也就是反華的政客能夠獲得更多的支援,關於這一點其實現在我們已經能夠看到這種情況普遍存在。
問題也恰恰出在這裡,如果說他們的媒體能夠透過“議程設定”隨意影響人們的意識,那麼實際上中國是否擴核並不重要,反正他們說我們擴核了,美國民眾就會這樣認為。
中國哪怕在接下來十年都不增加一枚核彈頭,他們也可以在製造這種話題並且煽動起民眾對中國的敵意,乃至於在國際上製造出“中國正在擴核”的假象。
然後要求中國讓自身的核武庫透明化並且接受國際社會的監管,特別是接受美國的監管。
我們能照著這個意思做嗎?六子就算把肚子剖開,裡面只有一碗涼粉,但沒人在乎六子肚子裡只有一碗涼粉,中國就算保持透明化的核武庫,他們也只會說“中國騙了我們,他們還藏了一手”,對於這種指責我們是無法自證的。
這才是美國政府動用傳媒工具鼓譟“中國擴核”這個話題最危險的一面,就是這種行動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事情到底怎樣已經無關緊要,中國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只能被動地選擇不斷髮展核武器。
所以現在他們消停了,從這個角度講是一件好事;但反過來講,如果他們消停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停止了擴核、或者擴核力度不夠大,那就是壞事了!
很顯而易見大家都認同的一點就是:如果中國的核力量足夠強大其實他們怎麼說、怎麼認為都無所謂。
那麼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實際上從這個角度講,寄希望於透過提升核武庫規模,縮小雙方在核力量上極其懸殊的差距然後藉此與美國達成一個核軍控框架,這是大多數人認同的,但這種做法,恰恰就是將決定權拱手讓人了!
是將定義善惡美醜、定義正義邪惡的權力拱手讓人了。
我們應該考慮的是,中國只管擴核就對了,至於談不談他們自己想,這才是基於一個真正平等的、正確的立場應該有的看法。
而不是說基於目前中美核力量差距極其懸殊的現狀而考慮透過擴核來達成雙方在核軍控問題上的和解,因為達成這種和解不存在任何正面意義。
已知:中國核力量現階段遠遠落後於美國,大概只有美國的5%左右。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核武庫規模能夠達到美國的70%以上也就是普遍認為的能夠逼迫美國在核軍控問題上被迫中國對話妥協的程度。
這就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中國核武庫擴充的速度將遠遠超過美國的速度,實際上當中國做到這一點的時候恰恰說明了美國根本沒有能力和中國進行核軍備競賽,否則不可能在領先那麼多的情況下被追平差距。
除非還有另一種解釋:
“美國有能力與中國進行核軍備競賽,但是他們基於普世主義價值觀的仁慈邏輯意識到了與中國不能競賽,要尊重中國擁有一個與美國相似規模核武庫的正當權利,然後在大幅領先的情況下停下腳步等著中國追上去然後與我們和解。”
我不知道有多麼愚蠢才會相信後一種解釋!難道真的會有人認為美國會主動放棄這種優勢嗎?這種事情甚至都不可能發生在小說當中啊!
所以既然中國能夠實現在核力量上逐步趕上美國並且最終達到一個他們認為無法忽視的地步,那個時候為什麼要按照他們的意見來和解?
明明可以贏得這場遊戲,卻要和別人和局,這是多麼荒唐的想法!是膝蓋軟到站不起來了嗎?
事實上,中國現在的擴核力度仍然遠遠不夠,中國甚至都沒有做好大規模擴核的準備。
大規模的擴核需要規模龐大的產業鏈,我們需要海量的核材料,裂變反應的濃縮鈾、鈽,聚變反應的氘、氚,這些是以前中國從來沒有準備過的,中國的軍事核工業在過去基礎非常薄弱。
1980年代中期的時候中國核彈頭也不超過30枚,之後改革開放一路走來更是在這一領域沒有多少準備。
在這方面其實我實話講,不要說和俄羅斯相比,中國甚至沒有日本基礎好,不要認為日本是一個無核國家就沒有擴核的潛力,他們實際上只是政治原因無法發展核武器,單論產業積累現狀,他們的擴核能力在我們之上。
日本和前蘇聯是唯二的大量將“鈾鈽堆”用於商業發電的國家,鈾鈽堆的發電效率雖然不及一些專精發電的核反應堆型別,但“鈾鈽堆”的反應產物是“鈽-239”。
這是一種核裂變材料,鈾鈽堆生產出來的“鈽-239”可以作為原子彈的核材料,日本現在就擁有不少鈽-239,假如說沒有了政治限制他們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發展出一支頗具規模的核力量。
而前蘇聯用鈾鈽堆實現了核軍工在民用領域實現正產出的結果,大幅度地降低了蘇聯軍隊擴充核武庫的經濟成本。
並且這些能發電還能生產武器級核材料的鈾鈽堆在冷戰結束後俄羅斯經濟崩潰的那段時期,依靠自身的發電收益勉強養活了自己。
這就是為什麼在冷戰結束後俄羅斯整個軍工行業生計艱難的時候他們還能維持住如此強大核軍備競賽潛力的原因。
當年蘇聯領導人決定主要發展鈾鈽堆的決策,為很多年後解體的蘇聯保住了最後的褲衩子!而在這方面,中國基礎還差得遠。
雖然去年美國媒體炒作地非常厲害,但其實考慮到過去基礎薄弱,2020-2021年中國擴核方面的投入還是相對有限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媒體鼓吹了那麼久,最後美國國防部一份專業報告認為“中國在2030年可能擁有1000枚核彈頭,達到美國的接近20%的規模”。
八年之後我們才能追到20%的話,那對於美國來說確實不是一件很緊迫的事情了!恐怕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他們沒有一直揪著這件事情不放。
但這樣的發展速度,中國的核力量將永遠無法單方面確保本國的國家安全,對未來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的應對能力也會因此受到限制。
因為現在中國的國家安全相當程度上就很依賴俄羅斯的支援,依賴俄羅斯提供的核保護傘。
2020年6月的時候俄羅斯修改了核政策,首次為“友好國家”提供核保護傘,明確表示“任何國家對俄羅斯友好國家發射核武器視為對俄羅斯發射核武器”。
這到底是在保護誰?除了中國有哪一個國家會需要俄羅斯那龐大的核武庫提供保護?有誰面臨的核威脅需要俄羅斯來應對?除了中國還有其他物件嗎?
我們能夠預見到:未來中美關係只會一天比一天更差,中國面臨的核威脅只會比現在更加嚴重。
如果說中國的核力量不能以很高的速度發展,在提高投送平臺突防能力的同時也擴充數量,那麼中國對俄羅斯提供的核保護傘的依賴會比現在更大。
但天下終究沒有不散的宴席,俄羅斯現在本質上其實國內充斥著大量的投降派,俄羅斯的民間輿論對中國並不是那麼友好,普京作為一個“理智的投降派”他很清楚中俄同盟的價值以及對俄羅斯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
但在他之後,誰能說得準呢?普京雖然還是大帝,但他已經不再年輕了,他接任俄羅斯爛攤子的時候還很年輕才40多歲,但如今差不多三十年過去了,今年普京將在10月份迎來他的70歲生日。
而隔壁拜登總統80歲的時候已經疑似患有老年痴呆症經常在公開場合出醜了,中國必須為未來沒有俄羅斯支援的這種最壞的可能性做好充足的準備。
我們的核力量不僅僅是威懾美國的,更是要威懾未來可能影響俄羅斯政局的俄羅斯親西方投降派的,否則現在的一切佈局都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