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如火如荼,各國健兒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只為掙個更高更快更強。那假如以歷史為賽場,中國曆朝歷代的代表人物——皇帝們是否也能排個一二三、八九十,決個冠亞軍呢?
拋開歷史的侷限性,評判一個皇帝的好壞還是有一些共同標準的,譬如是否對中華民族有重大貢獻、是否推動了社會、經濟、文明的進步、是否國泰民安、是否是一時之雄等等,有了這些標準,其實是可以把不同歷史時期的帝王拉出來比一比的。不過,因我中華文明數千年,產生的皇帝實在不少,大排名實在排不過來,且就排個“十強”吧。
話不多說,從後往前,上排名:
第十位:武周聖神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並且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但這些其實都算不上有太大的開拓性,歷史功績比她強的皇帝大有人在,將其放入前十其實相當勉強。不過,她有一條是眾所周知且空前絕後的,那就是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封建社會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男權社會,武則天以女兒之身稱帝,且還幹得還相當不錯,絕對算是中國乃至世界“女權運動”的典型了,衝這一條,給她個第十。
第九位::明成祖——朱棣
歷史上能稱大帝的皇帝都不含糊,明成祖就是其中之一。說起來,朱棣的位子是搶他侄兒建文帝的,但也正是有了搶位子這檔子事,才證明了當仁不讓這個詞絕對是褒義詞。他遷都北京,不說是否真如後世所說是“天子守國門”,但確實為安定北疆起到了積極作用,他派遣鄭和下西洋,不說是否真是為了尋找建文,但確實宣揚了國威、傳播了文化,對大中華文化圈的鞏固和形成意義重大,他編撰永樂大典,更是修復了元以來對中華文明的摧殘和破壞。給個第九,該當的。
第八位:清聖祖——康熙
康熙皇帝的廟號用了一個“聖”字,對中國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個“聖”字可以說大的嚇死人。如果康熙皇帝沒點兒真的拿得出手的功績,即便雍正再替他老子說好話,也絕對是不敢和不能輕易給康熙上這個字的。不說別的,康熙皇帝平三藩、收臺灣、拒沙俄、定蒙古、三徵噶爾丹,極大鞏固甚至拓展了中國疆域,是個實打實的“置地小能手”。有這一條,康熙皇帝殺入前十當是實至名歸。其實,以個人能力論,康熙的位次應該還能再靠前些,只是清朝位於資產階級革命大勢勢不可擋的世界歷史潮流的節點上,他的功績反而有那麼一點點阻擋了中國融入世界大勢的意思,這東西實在不好說。所以將其列為第八。
第七位:漢光武帝——劉秀
光武帝在後世往往是以一箇中興皇帝出現的,存在感比一些二流皇帝低多了,從影視劇的曝光率就能看出來。但事實上光武帝絕對算是個開國皇帝,講武功,他同時代的競爭對手都沒資格當他對手,除了“碾壓”和“吊打”沒有別的詞能形容光武帝面對競爭對手時的瀟灑和從容,講文治,光武帝以“柔道”治國,改官制,飭吏治,施度田,興儒學、崇氣節,無論哪一方面都成績斐然,比那所謂的“十全老人”不知強了多少。不過可惜,能幹的皇帝還有不少,只能給光武帝排個第七了。
漢光武帝——劉秀
第六位:明太祖——朱元璋
作為開國皇帝,推翻上一個朝代的統治是基本操作,如果單憑這一點,重八皇帝排名應該是沒這麼高,不過他推翻的可是元朝。必須說元朝對中華文明的摧殘是相當嚴重的。好在時代選擇了朱重八,而朱也沒有辜負這個選擇。他開創的明朝,延續了中華文明,就衝這一點,其它的不用多說了,強化中央集權、與民休養生息、嚴懲貪官汙吏也都是開國皇帝的基本操作。第六給他,只高不低。
第五位:宋太祖——趙匡胤
先扯個題外話,高中學歷史,最恨的就是五代十國那一段,亂就一個字,極易記混弄錯,就衝這一點,必須給趙太祖一個好位子。事實上,趙匡胤結束五代十國基本重新統一中國並且強化中央集權,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自宋以後,中國再未出現較長時間和較大規模的封建割據,並且令“要統一不要分裂,誰分裂誰就是千古罪人”的理念深入朝野(關於這一點,不要用南宋來做反例,南宋是無能而非所願,這個有機會再細說),並深深刻入中華民族的骨髓。第五給他,實至名歸。
第四位:隋文帝——楊堅
別一看“文帝”之名就以為人家楊堅不行,人家正兒八經也是祖皇帝一級的,廟號高祖。說起來,隋文帝也是有實力卻曝光率不足的一位,替他小不平一下。簡而言之,隋文帝的功績和趙匡胤類似,五胡亂華有多亂,五胡亂華時的百姓有多慘,作為統一者的楊堅的功績就有多大。同時楊堅還是一個銳意進取的“改革派”,他創立五省六曹制,改革郡縣制,實行科舉制,制定通行全國的律法制度,這些基本為唐朝所沿用,並對後世政治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惜的是,楊堅政治眼光敏銳,選繼承者的眼光卻差的離譜。第四給他了。
隋文帝——楊堅
第三位: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在各個方面都非常優秀的一位,軍事才能、文治能力、人格魅力、後世影響等等等等都能列出一大堆事例的皇帝,都突出反而讓人一時都不知從何說起。好吧,抵禦外侮,護佑中華,重視教育,知人善任,安生利民,內安外和,克身律己,從諫如流……總而言之,唐太宗以其雄才大略,將我大中華推到了彼時世界的頂峰,並初步形成了大中華圈。季軍,當之無愧。
唐太宗——李世民
第二位: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劉徹的功績其實就兩條:第一、擊敗匈奴;第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先說擊敗匈奴,如果說某場戰爭是立國之戰,那漢武帝時擊敗匈奴就是立族之戰。漢族的形成是個長期的歷史過程,與匈奴的戰爭對於漢族的形成具有非凡的意義,借用某紀錄片的片頭語來說就是: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這評價夠不夠牛掰?至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同樣牛掰的一批,儒家思想之於中華文明已是核心的精神信仰之一。可以說,漢武帝的所作所為既給了一個民族的身,也給了一個民族的魂。說老實話,給漢武帝一個亞軍個人覺的都有點冤,要不併列第一?
漢武帝——劉徹
第一位:秦始皇——嬴政
嬴政自詡“得兼三皇、功高五帝”,於是設立了皇帝這一職位,作為一個國家或者朝代的CEO。這就是皇帝一詞的由來,而他也就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不過如果說第一個皇帝就是冠軍顯然沒什麼說服力。好在,始皇帝戴得起這一桂冠:以雄才大略橫掃六合,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開闢了一個新時代;實行中央集權,設立郡縣制,開創了一個全新且基本延續至今的國家治理體系;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特別是統一文字,讓中華文明延續至今,這一點怎麼評價都不為過,可以說就是這一點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的歷史基調,無論怎麼改朝換代,中國一直就是這個中國。冠軍誕生!
其實,中國歷史上還有不少皇帝把這份職業幹得不錯,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看法,你怎麼看?不妨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