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早吃飽,午吃好,晚吃少”,早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現在我們早餐可以選擇的食物有非常多,從中式的包子、麵條、餃子、雲吞、腸粉、油條,再到西式的麵包、蛋糕、三明治等等。
雖然早餐品種很多,但我卻對我們家鄉的小籠包情有獨鍾。這個小籠包和上海的小籠包不一樣,這個小籠包皮軟肉嫩、香氣撲鼻,想想就流口水。
“2籠包,1籠餃子”,“3籠餃子”,“1籠包”,市場路口邊上有一個賣小籠包的流動攤,旁邊圍滿了顧客,打包、捏小籠包、包餃子、放蒸籠,老闆夫妻兩人就沒停過,這個早餐小攤雖然沒有店鋪,沒有招牌,但已經雷打不動的在這賣了差不多20年。
如果你問當地人,哪裡的小籠包好吃,大家都會跟你說:“老車站旁邊,市場路口那個”。老夫妻已經在這擺攤很多年了,專賣小籠包和餃子,並且都是現做現蒸,只需要3.5元一籠,生意非常火爆,一般到中午12點左右就會賣完。
我像往常一樣來買小籠包,剛好小籠包和餃子都賣完一批,老闆正忙著做第二批,只見老闆從桌底下拿出一大盤發好的面,抓起一大坨面甩到水泥桌上。在等的時候,我和老闆閒聊了起來,我問老闆是不是要很早起床,老闆說凌晨三點就要起來準備,提前把面發好。
老闆還說,自己是為了女兒讀書才留在當地,如果到珠三角擺攤,能賺更多,他已經收了幾個徒弟,學成後都是到廣州、東莞等地擺攤,可以賣到8元一籠。旁邊有一個小姐姐說,自己從讀書的時候就吃他家小籠包,現在工作成家了,不知不覺吃了十幾年。
看著老闆用嫻熟的手法揉麵、切面、包包子,我好奇地問,早上能賣多少籠,老闆說餃子最好賣,能賣300籠,小籠包少一點,150籠左右。老闆自豪地說,有一次有個客人一次買了20籠,說要帶回廣州吃。小籠包和餃子的餡料都是一樣的,但我還是愛小籠包,每次我都要吃2籠。
蒸籠越疊越高,高溫的水蒸氣經過多層蒸格上升,在寒風中冒著熱氣,希望新的一年就像這小籠包一樣,熱氣騰騰、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