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蘋果iPhone13如約而至,今年的宣傳方向是蘋果不僅配置升級還降價了。這個點選得不錯,直接擊中消費者的命門,為其在各平臺贏得上千萬的預訂人數。買不到華為的使用者開始重回蘋果懷抱。
不少網友表示,今年國產手機都在漲價,只有蘋果加了記憶體還降價。這些言論讓國產手機大佬們坐不住了,開始非常“禮貌”地解釋蘋果降價的原因,筆者也從中悟到不少資訊。
某手機品牌前副總這段話從字面看溫柔平靜,實則暗流湧動。筆者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這廝根本沒有降價,不過是人 民幣兌換美元升值了,打了匯率差;美國佬把晶片產業鏈搞亂了,國產手機全都高價買晶片,只有蘋果能拿到臺積電這孫子進貢的低價晶片。
混亂的晶片產業鏈,最 大的贏家就是不用高價買晶片的企業,與其說蘋果供應鏈管理水平一流,不如說是掌握話語權的供應鏈上游贏了。
蘋果iPhone13降價的真 相
據官方訊息,iPhone 13 mini起售價5199元,去年的iPhone 12 64G版本起售價6299元,今年加了記憶體價格還便宜了一千元人 民幣。
手機廠大佬說的匯率差,筆者去查過,目前的匯率是1美元=6.4元人民幣,去年iPhone12釋出的10月,匯率是1美元=6.7元人民幣。1000元的匯率差大概是300元,人 民幣確實升 值了,有一定的匯率差,但蘋果價 格也確實降了一些。
在國產手機集體漲價的時候,蘋果反其道而行,開始在國內市場降價銷售,僅僅是為了讓利消費者?
資本逐利,蘋果是最懂市場的科技巨頭,靠著全球20%的市場佔有率,賺走了整個市場80%的利潤。
就算是降價,也是蘋果能承受的範圍,帶來的好處大於釋放出去的利潤,蘋果稍微降點價就能輕鬆覆蓋國產手機正在競爭的5000元高階市場,這對國產手機的打 壓精 準而致命。
在晶片漲價的大環境下,國產手機本就不多的利潤空間,根本不足以與蘋果在高階機市場競爭。
透過蘋果釋出會,我們可以瞭解到,此次蘋果配置升級的亮點是開始支援高重新整理率,然而安卓手機早就開始配置高重新整理率了,三星甚至發文:我們支援120Hz重新整理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甚至有網友表示,iPhone13是蘋果史上最弱的升級,就這樣的配置,換成安卓手機,定價超過5000元人民幣都得被噴得狗血淋頭。
蘋果最大的競爭力是什麼?
蘋果在產品效能上其實並不能讓安卓手機巨頭們服氣,蘋果品牌和使用者引以為傲的是其自有晶片和系統。
國產手機在競爭時,很難從配置上標榜獨一無二,都是供應鏈上的買家,你引以為豪的高配置晶片,他也能買到,系統都是安卓,你能升級,他也能升級,所以能打的只有價格戰了,在低端市場搶著那微薄的利潤。
蘋果就不一樣的了,晶片是自己研發的,系統是自己獨有的,就算我沒有高刷屏又怎樣,就算我電池垃圾又如何,蘋果有自己的靈魂。
蘋果使用者在評論國產手機時,說過最傷人的一句話就是:等國產手機什麼時候有了自己的晶片和系統再來對標蘋果吧。
每當看到這樣的言論,筆者就在心裡吶喊:有的,有的,我們有自己的晶片,也有自己的系統。我們也有可以和蘋果掰手腕的高階機品牌。
可惜那個國產手機巨頭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現在連5G手機都無法生產,正在實驗室悶頭搞研發,待它歸來,這世界又該如何,不得而知。
蘋果為什麼有底氣降價
國產手機集體漲價是意料之中的,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芯片價格一路高歌猛漲,臺積電價格平均上漲30%,三星漲幅超過40%。
就算漲價如此之高,這些掌握壟斷技術的巨頭並不擔心銷量,想買還得排隊。華為的前車之鑑,讓很多國產手機廠商如驚弓之鳥,未雨綢繆,花高價死命囤貨,成本升高,本來利潤就不高的國產手機,只能提高價格來繼續維持利潤。
蘋果就不一樣了,蘋果手機利潤空間本就大,加上美國在晶片產業鏈上的優勢,全球晶片漲價對其並沒有太大影響,降價幾百元,就能將正在往高階機市場冒頭的國產手機按死,太值了。
據Counterpoint的資料顯示,今年二季度,在全球400美元以上的手機市場中,蘋果的市場份額達到57%。
華為被困後,只有三星與其分天下,躺著賺錢的時候,犧牲一點點利潤就能搶佔更多的市場,何樂而不為。
中國市場對蘋果重要嗎?
當中美之爭華為被全方位限制時,就有網友就表示,應該以牙還牙,將蘋果趕出中國,也有網友反駁:中國市場對蘋果不重要,但中國離不開蘋果。
有這樣顧慮的網友,考慮的是蘋果在國內建立的產業鏈,擔心蘋果公司全面撤出中國,會有大量中國企業面臨倒閉。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企業能對抗國家權力。華為在歐洲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根植經營,通訊業務市場佔有率曾高達40%,成為行業第一,就連後起的手機業務也曾做到21%的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二。
這麼輝煌的戰績,華為在歐洲市場的投資力度也很大,投資、建廠一樣不少。在2019年,華為給歐洲提供了超過22萬個工作崗位,納稅超過66億歐元,為歐洲創造經濟效益超過165億歐元。
即便如此,當國家權力出手的時候,企業永遠是被動的一方,企業的出走無非就是給這個國家帶來短暫的經濟損失,但永遠不會是無可替代。
拿英國舉例,當初英國政府拆除華為5G裝置連同4G裝置一併拆除時,有機構預估,英國直接損失將超過130億歐元,面對如此高的金額和大批人員下崗,英國還不是說拆就拆,拆完諾基亞立馬補上,對英國來說,根本沒啥致命打擊,企業對於國家的影響微乎其微。
相反,中國市場對蘋果影響很大,資料可以證明一切,當華為衝擊高階市場時,蘋果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跌破10%,並且呈逐年下降趨勢。
從全球範圍內來看,2019年,華為手機整體市場份額達到17.6%,高於蘋果排名全球第二。
在華為混得風生水起的那幾年,蘋果的日子確實不好過,華為被限制後,空出來的高階市場又重新給了蘋果,市場佔有率又一次突破10%,饞得三星直流口水,在蘋果出新機時各種嘲諷。
華為被困在實驗室搞研發,三星因為爆炸門事件只能在中國市場門外打轉,其他國產手機一沒晶片二沒系統,只能匍匐中低端市場,偶爾向高階市場伸伸脖子,還被蘋果來個降價打擊。
如今的蘋果在中國的高階市場是無敵手的,但並不代表它沒有危機感,美國標籤讓很多國人對其有排斥,為了防止被趕走,蘋果時不時發散一些中國離開蘋果代價太大了,會有無數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的言論。
其實企業的出走對整個國家影響並不會太大,東邊不亮西邊亮,看看歐洲,華為一走,諾基亞、愛立信賺得缽滿盆滿。
當年三星在中國市場佔有率比蘋果高多了,爆炸門事件時,多麼傲慢,還威脅要關閉惠州的工廠,結果如何呢,失去三星,國產手機立馬補上,工廠照樣執行,只要產業鏈存在著,企業完全可以替換。
中國市場離開蘋果可能會有一定的損失,但是很快就會有新的企業補上,蘋果離開中國也並不會倒閉,無非是少賺點而已。
蘋果在中國市場活得如此瀟灑,並非國產手機不給力,終究還是輸在了產業鏈上。這個問題筆者提到過無數次,美國掌握的科技產業鏈,它擁有絕對話語權,自由競爭也是在其主導下才有相對的自由。
晶片的價格波動對國產手機影響巨大,但對蘋果等品牌卻影響很小,這就是產業鏈的優勢。
採用國產技術,同仇敵愾,建立我們自己的產業鏈,才是未來國產科技公司能在全球競爭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