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文章和影片教大家學習馬術,也有很多經典書籍可以鑽研,這就能學好馬術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
如此你會發現,你所學的在這匹馬上也許有點用,但換了一匹馬就無效了。
結果是眼睛已經看懂了,等上了馬卻發現沒有一點用!
是網上教的不對、書本寫的有錯嗎?
並不是。
這裡面有一個隱藏很深的問題 -- 馬術與其它運動有很大區別。
馬做為有靈性的動物,是有個體差異的,個體差異大到每匹馬都不同,甚至每匹馬每天的狀態都不同。
如同人類,馬也有不高興、不爽的時候。
因此,你按照既定的模式和方法去騎馬,經常會感到手足無措!
比如說“授銜”,這個概念是指馬的軀體達到了馬頭向下、脖頸放鬆並且達到了自我承載、精神集中、後驅發力的狀態。但你各種方法都試過了,這匹馬依然是脖頸高昂、彎腰塌背、東搖西晃。
“授銜”?
臣肚子裡滿腹經綸,但依然做不到哇!
然而,你下馬換有經驗的騎手上去,狀態馬上就出來了。
這是為什麼?
相信很多已經過了平衡關、基礎關的馬術愛好者都碰到過這個問題。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愛具體的人,不要愛抽象的人”。
我們要說:“學具體的馬術,不要學抽象的馬術”!
馬術圈子裡有個詞彙 -- “用嘴騎馬” -- 指的是有些人在馬術理論上說的頭頭是道、無可辯駁,可自己一上馬就亂的一批,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具體的馬術就是多騎馬、多騎不同的馬,再用比賽去實踐和檢驗這些抽象的理論。
是騾子是馬,怎麼也要拉出去遛遛哇!
只有多騎馬才能練出“馬感”;只有多騎不同的馬,才知道馬與馬的區別在哪裡;只有多打比賽才能快速檢查出你和馬匹的欠缺。
有些馬很容易做到“授銜”,有些馬它天生就是做不到,你怎麼可能騎出“授銜”?!
其實,馬術設計家專注做馬場設計、纖維砂場地也是這樣的。
我們在國內外做了很多專案,小到一兩千平米的商場馬術,大到一兩千畝的馬業綜合體,要積累很多經驗。
馬場設計從專案建議書、可研報告開始,提供針對性的專案分析和規劃設計,幫助專案落地運營。
纖維砂場地從檢測砂樣開始,每塊場地的纖維配比都有不同技術方案,以保護馬匹和騎手、同時達到最好的訓練和比賽效果。
學具體的馬術、做踏實的事情!
咱們都為中國馬業盡點綿薄之力,
大家一起向未來!
宣告:本文中配圖來自網路、僅供讀者欣賞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敬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