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全球近200個主權國家之間如何評判國家實力,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孰強孰弱,當如何評判?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雖然還有著區域性熱戰的爆發,但是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已是大大降低。那麼,在不爆發戰爭的情況下,如何評判一個國家的實力呢?
或者反過來說,當一個國家崛起,如何讓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知道?宣佈自己的實力,讓對手認清自己的定位,避免出現所謂的戰略誤判,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其實也是國際政治上的一大學問。
二戰以來,中日韓三國先後從戰爭的廢墟上崛起,實現了國家工業化建設,國民空前團結,民族自信心得到滿足,可是如何打響國家名片,讓世界共同見證這份成就呢?特別是在東亞這片區域,外有美帝國主義的虎視眈眈,內部領土紛爭、歷史因素糾纏不斷,正確地讓對手和鄰國認識自己的實力也是國家崛起道路至關重要的一環,甚至有學者將其稱之為國家崛起的成人禮。
歷史總是驚人的巧合,中日韓三國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同一種方式,向世界宣佈國家崛起,這種方式便是舉辦奧運會!朋友好,本文由青衫彈史獨家原創釋出,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謝謝~喜歡的朋友,麻煩動動小手指,點個關注支援一下哦~
01 1964年東京奧運會
1945年,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策源國的日本終於宣佈無條件投降,二戰落下帷幕。作為戰敗國,日本在戰後很長時間內接受美國的管制,此時的日本國內民生凋敝,經濟低迷。
戰爭的陰影並未隨著日本宣佈投降而遠去,國際社會上對於日本的孤立疏離乃至排斥始終存在。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藉助地利優勢,日本成為後方大本營,大量美國特殊採購訂單湧入日本市場,日本經濟得以復甦,1953年戰爭結束之時,日本經濟已然迴歸正常,1955年日本經濟開始步入高速發展的新階段。
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經濟上的高速發展,日本國民自信心大幅提升,謀求政治上的正常化,打造日本在國際名聲上的良好聲譽,成為了日本舉國上下的心願,或者說當務之急也不為過。
二戰後,國際奧委會甚至一度考慮將日本排除在奧林匹克運動之外,由此可見此時的日本在國際社會的形象有多麼糟糕,那如何扭轉日本在國際上的形象呢?舉世矚目的奧運會,無疑是和平年代最佳的選擇,全球目光聚焦,藉助奧運會和平的宗旨,正是日本向世界展示恢復元氣、重建家園的決心和力量,表現和平發展的信心,重新塑造日本在國際社會上形象,從而使得日本徹底擺脫戰爭的陰影。
從1945年戰敗,到1964年首次舉辦奧運會,不到20年的時間,這個給全世界帶來深重災難的國家,迎來了全世界矚目的盛會,這是一次千載難逢樹立新日本形象的絕佳機會,也是走出戰爭陰影,實現自我認同的視窗。日本是一個非常善於抓住機會的國家,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正好給了日本重塑國家形象的機會,而日本也真的抓住了這個機遇,並且表現的異乎尋常的好。
對於1964年東京奧運會,日本以舉國之力,幾乎瘋魔般地進行籌備。
當時的日本政府在東京市內許多主幹道上挖出一萬多個大坑只為了改進交通網點修建高架路橋,有七千多棟房屋、五萬多名市民因奧運工程拆除和搬遷,為迎接東京奧運會,各場館建設也在緊鑼密鼓的展開,新建、改建場館三十餘個,其中可容納75000人的國立競技場作為主場館沿用至2014年。其他場館諸如國立代代木競技場、山田守的日本武道館、蘆原義信等人設計的駒澤奧林匹克公園綜合運動場,以及新大谷飯店、王子酒店等大型住宿設施紛紛落成,時至如今這些設施或許在東京仍可見到其存在的身影。
為了提升交通便捷程度,1964年東京奧運會召開的前十天,東海道新幹線正式通車,雖然時速只有200公里,也只是連線了東京站到新大阪站兩個地方,但這可是世界第一條高速鐵路,此後新幹線一度成為日本的標誌,多少來到日本的遊客、運動員為此驚呼,日本高科技的形象開始深入人心。
日本為了1964年東京奧運會耗費近30億美元鉅款,創造了此前歷屆奧運會的最高紀錄,建設了大量基礎設施,在奧運會之後,吸引了無數國內外企業和人才進駐東京,進一步促進了日本經濟的騰飛,被稱之為奧運紅利,也因此1964年東京奧運會被日本民眾視為一次巨大的成功案例。
而這一場奧運會給日本帶來的影響遠不止如此,首先是日本品牌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20世紀50年代初,日本製造是靠廉價勞動力大舉出口,產品靠低價開啟國外市場,由於質量差而受到西方詬病,而1964年東京奧運會給了日本製造從廉價低質轉向物美價廉的轉折點,為了比賽用時的精確計時,日本設計了世界上最早使用電池帶動的石英鐘,精準的計時服務讓精工集團的計時錶在1964年的奧運會大出風頭,伴隨著各大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日本產品的好走入世界各國的千家萬戶之中,為此後日本產品風靡全球奠定了基礎。
其次,1964年東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精彩入場式、各項比賽的圓滿實施、運動員村出色的管理和運營、高效安全的社會功能等等,都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從廢墟上爬起來的全新日本,一掃戰爭的陰霾,日本媒體甚至將1964年奧運成為日本命運的轉折點,日本國際化元年,可見其影響力。
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4年之後的1968年,日本超過西德,成為資本主義世界中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大國,14年之後的1978年超過蘇聯,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02 1988年漢城奧運會
在古代歷史上,朝鮮半島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存在感都比較低,建國之初的韓國的經濟基礎又比較薄弱的,整個經濟基礎以農業為主,輔以一些和農業密切相關的少量輕工業。
靠著向越南戰場派遣軍隊,向美國表忠心,韓國獲得了美國直接、間接支援越南戰爭特需物資的供應訂單,此後韓國大量派出勞務人員前往阿拉伯世界、歐洲從事又苦又累的活計,賺取外匯,由此韓國真正積累起來了啟動國家工業化的外匯資金。
1962年,韓國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經濟開始起飛。1971年第三個五年計劃,韓國政府將戰略重心轉向鋼鐵、造船、化工等重工業,向高科技產業邁進,韓國經濟正是騰飛,1960年韓國人均GDP僅有82美元,28年後1988年韓國人均GDP已經高達4686美元,韓國首都更是從戰爭的廢墟上重建成為一個現代化大都市,如此巨大的成就,對於一向在國際舞臺上存在感極低的韓國來說,怎麼能藏著掖著,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向世界宣佈。
同樣地,韓國也選擇了奧運會這個舞臺。關於1988年漢城奧運會,這裡不想做描述,這場號稱是最黑暗的一屆奧運會,說多了都嫌髒髒。
1988年漢城奧運會,雖然沒有那麼多驚豔,但也的確讓世界記住了漢城(注:現稱首爾)這個韓國首都,順帶的也記住了韓國這個國家,伴隨著漢城奧運會的成功舉辦,韓國流行文化開始走出國門,《藍色生死戀》、《冬日戀歌》、《大長今》仍是一代人經典的回憶,韓國電視劇、電影在亞洲範圍內熱播併成功掀起韓流熱潮,韓國的影響力隨之擴大。
或許是因為1988年漢城奧運會真的不那麼讓人驚豔,也或許是因為黑幕太多的緣故,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對韓國並沒有造成如1964年東京奧運會對日本那般大的促進作用,韓國的確擴大了影響力,但好像也僅侷限於環太平洋一帶,正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韓國贏得了金牌,失去了天下,得失之間,到底誰才是最後的贏家呢?
03 2008年北京奧運會
2008年8月8日晚上8點,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首都北京開幕,有人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史上規模最大、最成功的奧運會,是歷屆奧運會的巔峰,再也不可能有國家超越,甚至連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都稱讚道:這是一屆真正的無與倫比的奧運會。
時至如今,2022年北京再辦冬奧會,國人仍舊會想起08年那場震驚世界的奧運會。時隔14年,我們回首往昔,腦海中福娃的形象依然歷歷在目,一首《北京歡迎你》仍舊餘音繞樑,不絕於耳,鳥巢、水立方仍然磅礴矗立,我們口中仍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故事津津樂道。
依然記得2008年,那一年年初我們遭遇了特大雪災,波及南方20個省級行政單位,受災人口超過1億,因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516.5億元人民幣。那一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突發特大地震,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災害損失最重、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汶川的災情牽動國人的心,全國上下一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猶記得那一年的奧運火炬傳遞,遭遇了多少有心人的破壞,可是呢?海內外的華人華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順利圓滿完成了火炬傳遞,中華民族的團結是刻入骨子之中的基因,當祖國有需要的時候,她便會甦醒,指引著中華兒女團結一心,共克時艱。
2008年之前,雖然中國經濟不斷髮展,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就,但還是不被國際社會關注和尊重,多少外國人心中對於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滿清時期,即使是對中國稍有些瞭解的人,最多的也只是認為中國如同大部分第三世界國家一樣破破爛爛,民不聊生的景象。世人提及中國產品,山寨偽劣、質量差是貼在中國商品身上固有的刻板印象,對於中國人,那些自認發達國家的人隨意地給我們貼上各種惡意的標籤,甚至是由單一個體直接上升到整個國家,整個民族,可以說2008年之前的世界對於中國的認知,是陌生的,是片面的,也是充滿敵意的。
這一切不好的印象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得到改變,因為這一場奧運會中國真的給世界震驚到了。全球各個國家透過電視等媒體開始真正認識中國,開始意識到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之外,還有一個地方,經濟實力強勁,文化悠久燦爛,人民安居樂業,國家欣欣向榮,這一切都在顛覆世人的以往認知,由此激發了多少外國友人對於中國的關注與嚮往,瞭解越多,喜愛越多,中國開始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更多的正面評價開始用在了中國身上。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對於咱們國人來說,愛國情懷和民族自信心大大激發,對於國家建設的熱情高漲,一不小心在兩年之後的2010年GDP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在2000年前那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可我們卻做到了!
民族自信心的增強還帶來了文化的自信心,國貨品牌開始崛起,在中國國內市場的強力支撐下,中國製造席捲全球,成為物美價廉的優質商品。
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之後,有網友自嘲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我們拼命想要展示我們的文化,各種文化要素見縫插針的融入到開幕式之中,可是在看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式,信手拈來,點到即止卻又意味深長。在看兩場奧運會的吉祥物,2008年的福娃,即使是有5個,我們也要在頭上加上各種文化要素,可是2022年的冰墩墩、雪容融,圓滾滾的身材,更貼合自然,沒有過多的裝飾,卻是很快成為頂級流量明星,贏得國內外一致好評。這就是文化自信,這就是國家崛起帶來的民族自信!
除此之外,2008年之前中國雖然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之一,也加入了各種組織,更多的時候中國都只是在悶頭搞建設,對於國際社會來說,中國是陌生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我們開始聽到更多來自中國的聲音,世界開始認真聽中國的話語,大國地位與大國責任開始出現在官方話題中,這都是奧運會帶來的隱形價值,為中國崛起的提供了持續的力量。
04 終章
長久以來,奧運會的舉辦被歐美國家壟斷,很少有發展中國家能夠舉辦。對於中日韓三國來說,近代歷史上或多或少都有著被壓迫的歷史,特別是在歐美輿論佔據全球主流的情況下,西方世界的血統種族論調,對於東亞有著近乎偏執的歧視心理。
舉辦奧運會對於三國民眾來說,無疑是增強國家凝聚力、展示國家形象的大好時機,三場奧運會,中日韓三國幾乎都是以舉國之力來辦,全國上下一心,齊心協力辦出一屆精彩絕倫的奧運會,民眾有活力,國家才有朝氣。與此同時,藉助於奧運會這個全球矚目的平臺,對於東亞三國打破歐美輿論壟斷也有著奇妙的破局作用。
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東亞三國曾經舉辦的三場奧運會,的確起到了宣佈國家崛起的作用,舉辦奧運會可以說是新興國家步入工業化社會的成人禮,建設奧運場館、奧運村,相關配套設施,人員的組織管理等等事物都考驗著一個國家的執政能力,背後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工業化社會體系支撐想要辦好一屆奧運會,光前期投資就能讓一個國家破產!
有付出便有回報,中日韓三國成功舉辦奧運會之後,其實也得到了想要得到的東西,日本產品席捲世界是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之後,韓流來襲也是1988年之後,中國製造點亮全球、中華文化受到海內外追捧,其實也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
如此看來,以奧運之名宣佈國家崛起,的確是和平年代,比較好的選擇。當然宣佈過後,就不必太當真了,惟願祖國繼續強大!
本文由青衫彈史原創,全文4900字,長篇創作不易,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支援一下哦~。感謝您的閱讀,未得允許,不得轉載,,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榮幸~
本文圖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