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心海一隅
最新一期綜藝《敞開心扉的少年》中,一個男孩的生活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8歲男孩何一可張口就說:
“爸爸媽媽很愛我,
家裡的事我什麼都不用做,都是我爸爸媽媽幫我做了。”
媽媽6點鐘起床準備早餐,
爸爸6點55分準備一瓶溫奶,
送到正在熟睡的何一可的嘴裡。
做完這些事情之後,
爸爸抱著喝完奶的何一可起床下樓,
媽媽開始餵飯給何一可吃,
就連吃完飯擦嘴都是媽媽代勞,
何一可連手都不用伸。
吃飯完後,
媽媽把何一可抱下餐桌,接著擠好牙膏,
把何一可抱坐在腿上,一邊刷牙,一邊說著:
“大河馬張開嘴,小鳥醫生來刷牙”。
等媽媽給何一可收拾好書包後,
背在自己身上,
然後在門口蹲下身來給何一可穿好鞋子,
由爸爸開車送到學校去。
這一連串的操作,著實看呆了嘉賓!
親子教育專家蘭海老師說:
像他們家這種“保姆式育兒”的家庭佔到全部家庭20%左右,
而他們家更是其中的“金字塔尖式的存在”。
何一可因此被同學們嘲笑:“這麼大了還跟爸爸一起睡。”
媽媽安慰孩子:
同學們的爸媽說不定也在陪睡,只是同學們沒有說出來而已。
即使爸爸提出何一可應該學點生活技能了,
媽媽也推脫說:
“沒必要刻意去學,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了。”
可父母不知道,這樣事無鉅細地照顧孩子,
包辦一切的“保姆式”養育方式,
給孩子帶來的並不是愛,而是滿滿的傷害。
阻礙孩子的獨立,讓孩子永遠長不大
在節目的一開始,爸爸就評價何一可說:
“我的兒子非常非常聽話,但是他非常黏媽媽,
從來都沒有離開過媽媽。”
正是因為媽媽無孔不入的照顧,
何一可自理能力的確很差,一步也離不開媽媽。
看過一期紀錄片《29歲啃老兒子狀告父母不養之罪》,
節目中29歲的男子匡哲軒,
認為把他生出來,父母就要負責。
匡哲軒打過零工,掙不到錢就回家躺著。
爸爸批評他幾句,就對爸爸大打出手,
氣得爸爸把他趕出家門,他卻找來媒體投訴。
他說:
爸爸有能力,我沒有能力。
爸爸有能力可以照顧我,
就要照顧到我有能力為止,
希望有這樣的法律。
爸爸真的有能力嗎?
其實,他的爸爸主要靠在工地上打工和收廢品賣錢為生,
每個月也就掙一兩千塊錢,
根本不是匡哲軒所認為的“收入很高”。
造成父子倆如今這種水火不容的局面,
根源就在匡哲軒小時候,
媽媽對他百般寵愛,從不讓他幹任何事情。
爸爸曾想讓匡哲軒乾點活鍛鍊鍛鍊,
媽媽卻把爸爸臭罵一頓,
直接導致匡哲軒現在肩不能抗、手不能提。
而被媽媽“保姆式”養大的匡哲軒,
現如今卻成為全家人的痛苦:
一邊是匡哲軒理直氣壯地要求父母養他,
一邊是日漸老去的父母無能為力的無奈。
美國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耐基說:
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須學會自立,
剷除埋伏在各處的障礙,家庭要教養他,
使他具有為人所認可的獨立人格。
在父母“保姆式”的照顧下長大的孩子,
被剝奪了鍛鍊自己的機會,
小時候看似幸福快樂,長大後卻無法適應社會。
這類父母忘了:
孩子並不是長到某個年紀就能獨立的,
孩子的自理和自立的能力,
是在成長過程中養成的。
削弱孩子的信心,讓孩子無法信自己
節目組安排何一可跟另一個同齡男孩比賽前。
媽媽問何一可有沒有信心?
他卻一臉茫然的樣子,男孩再問他:
“有沒有信心?”
何一可只是小聲地回答:“有。”
無論是繫鞋帶、用筷子夾花生米還是穿紐扣襯衫,
三個專案何一可都輸得徹徹底底,
表情開始變得唯唯諾諾。
綜藝《不要小看我》的最新一期節目中,
節目組安排孩子們爬山,
女孩姌姌的爸爸提前把陡而短和平而長的兩條棧道都體驗了一次。
姌姌爸爸在走完陡而短的棧道後,
很篤定地說:“反正我覺得她上不來。”
這句話其實就是對女兒的不信任,
不相信女兒能做得到。
於是姌姌爸爸獨自一個人去走了平而長的棧道,
他想知道這條路上有沒有什麼不確定的東西,這樣才能讓自己安心。
很多“保姆式”父母就是像姌姌爸爸這樣,
不相信孩子有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總想替孩子包辦所有的事情,
殊不知,這樣只會讓孩子的信心值越來越低。
從節目中姌姌動不動就哭鬧的樣子,
不難看得出來她是一個很不自信的孩子,
經常拉著父母的手不敢鬆開,
眼淚汪汪的樣子很讓人心疼。
助力官老劉說:
“我覺得爸爸媽媽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傅首爾對此說:
“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做決定,
還要想辦法讓孩子保持自己的自信。”
這個建議其實說到了重點上。
嘉賓鄧亞萍就曾在節目中說過:
其實長不大的孩子背後是愛子心切、對孩子沒有信心的父母。
這樣的父母才會像保姆一樣包辦孩子的一切,
而為孩子包辦一切恰恰是孩子自信心的頭號殺手。
孩子的自信,恰好是在不斷獨立做事的過程磨練出來的。
父母必須要逐漸地放手,
孩子才能有機會探索出自己想走怎樣的路。
影響孩子的社交,讓孩子融不進集體
節目中何一可說,他想要學習自理能力,
是因為他想比別人好,
他知道“不比別人好,他們會嘲笑我。”
何一可不想給別人添麻煩,
因為父母的各種包辦,
讓他成為同齡人中的“異類”,
讓他融不進集體中。
父母如此把孩子捧在手掌心裡,
不讓孩子“接地氣”,
其實阻斷的是孩子跟同齡人的交往。
孩子很容易因為自理能力弱被孤立,
更容易導致自己信心不足。
有位今年剛參加完高考的女孩傾訴,
她的父母平時總是對她說:
“你只要學習就行,其他的我們負責。”
她說任何家務都不用她做,
水果永遠都是切片削皮的,
長這麼大隻煮過幾次泡麵,
關鍵是現在她長大了,
父母依然管束著她。
父母不讓她跟同學們一起畢業旅行,
理由就是不放心她出遠門,
現在她已經開始擔心,
自己能不能適應大學的宿舍生活了。
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經說過:
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不要以為孩子還小,
再小的孩子也需要建立屬於自己的人際關係,
但如果孩子跟不上同齡人的節奏,
勢必會被集體所排斥。
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裡,
朱朝陽的老師提醒他媽媽,
說朱朝陽沒有朋友,
在學校經常被同學欺負,
要關注他的社交能力的培養。
媽媽卻滿不在乎地說:
“學生就應該以學業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情。”
可正是這樣的疏忽,導致朱朝陽犯下了大錯。
只有當父母把孩子從手掌心裡放到地上,
讓孩子走進同齡人中,給孩子結交朋友的機會,
才能讓孩子懂得應該如何與人相處。
教育學者尹建莉說過:
教育孩子的三個要素,第一是信任,第二是自由,第三是愛。
“保姆式育兒” 方法,
表面上看似是父母愛孩子,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愛。
父母要在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基礎上,
給予孩子信任和自由,
這樣的愛才是正確的愛,
更是父母對孩子的大愛。
——End——
作者:心海一隅,自由撰稿人,兒童心理學研究者,懷揣熱愛生活的心,手寫洞察人性的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