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少了培訓班,孩子的課餘時間多了起來,於是我決定教9歲的兒子練練書法
昨天晚上,兒子賴在電視機前看動畫片,拖延著說不想再練了。我和他“好說歹說”了許久,這小子依然不聽話。孩子媽一時心軟,說:“要不,今晚就先不練了?” “不行!”耐心耗盡的我,把聲音提高了八度。兒子見我生氣,終於從沙發上溜了下來,乖乖地進到書房練字。
孩子媽問我: “何必這樣逼兒子呢?還小嘛。”我嘆了口氣說道:“這樣逼孩子,我也心疼。可相比於心疼,我更擔心孩子的未來!”因為我知道從小“被逼”和“沒被逼”的孩子,長大後過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被逼”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今年東京奧運會上,奪得首金的女孩楊倩,是一位標準的00後“清華學霸”但在她耀眼的光芒下,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成長故事。12歲那年,楊倩在奪得全國青少年錦標賽亞軍後,進入了國家青奧隊,在這裡,每個人都是獲得過獎項的“高手”,本就不是特別突出的楊倩,淪為一個實力平平的小選手。訓練賽裡,面對一次次的失敗,楊倩也多次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她在電話裡向父母委屈的哭訴,但爸爸總是態度堅定地對她說:
“孩子,現在還不能放棄。想想你當初有多熱愛射擊。再堅持一下吧!”
楊倩只好咬著牙堅持下來,時常一個人在訓練場練到肩膀都抬不起。
後來她考上了清華,每天既要訓練,又要上課,忙得沒法休息,此時又想到了放棄學業。這一次,又是楊倩的爸爸站了出來,他不容拒絕地對女兒說:“讀書,任何時候都不會錯。”就這樣,楊倩咬著牙把大學課程一點一點攻讀完,從來沒有掛過科。這才有瞭如今的清華大學奧運冠軍——楊倩。
楊倩奪冠後,他的父親在一次採訪中講述了這些故事,他說,當自己“逼著”女兒堅持下去時,自己也一度心疼女兒。可是他明白,有些事情,必需逼著女兒堅持。為的不僅僅是取得成就,而是那些堅持過程中收穫的東西,比如毅力,比如抗壓力,比如戰勝自我的勇氣。看了奧運冠軍的故事,我才知道,那些從小被父母逼著練書法、彈鋼琴的孩子,也許他們的童年會更忙碌、更辛苦;但20年後,等待他們的將是比別人更多的機會。
“放養”的孩子,一生都要為曾經的“不努力”買單
知乎上有一個常年熱門的話題:“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後悔當初的不努力?”問題下面,一名30歲網友的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他是單親家庭,和爸爸一起生活,從小就喜歡藝術,學習過一些基本的樂器當年中考後,因考試成績不佳,沒去找關係進高中,自己也不願意再讀,所幸去了一所高職。除去第一年學文化課之外,其餘時間幾乎都在渾渾噩噩中度過。
曾經的興趣愛好也一併丟失,堅持了好多年的音樂、鋼琴,也全都荒廢了,再也拾不起來。畢業後,他體驗過一次又一次的面試,稍微好一點的工作崗位,每次說是等候通知,便再也沒有下文了。通知他去實習的那些公司,大多規模小之又小,而且公司運營狀況較差,那裡待不到兩三月便又得奔走了。這時他才欲哭無淚,以前總認為讀書沒用,讀大學沒用。現在後悔沒努力學文化,沒有專業證書,沒考到英語證書,更沒有從業資格證。
他悔恨自己的年少無知,也略帶埋怨的說了一句:“如果我老爸以前逼我一把就好了,如今也不至於這樣。”多少人成年後的後悔,源於年少時期的放棄。而這樣一份放棄,原本可以被父母阻止。那些從小沒被父母“逼一下”的孩子,雖然得到了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可等待他們的將會是碌碌無為的人生,是午夜夢迴時的悔不當初。想起《清華學霸教子經》裡的一句話:“父母要明白,孩子小時候缺乏自制力,對學習等艱苦的事情,不主動是常態,主動是非常態。”當孩子“不主動”的時候,如果父母一時心軟,同意孩子就此放棄,那更是助長了怠惰的天性。
該狠心時別心軟
在教育的路上不要指望孩子自覺,這句話適用於每個家庭。孩子的成長是分階段的,1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孩子能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定程度上取決於12歲前各個階段有沒有“管教”到位。孩子還小時,價值觀未形成,自控力也未穩定。如果父母秉持“快樂教育”的理念,放養孩子,順從孩子的意願,那這樣的孩子的未來,註定會是平庸。唯有適當的“逼迫”,讓孩子在恰當的年齡做恰當的事情,在該堅持下去的時候不輕易放棄,才能讓孩子在成年後把握住自己的人生,過上理想的生活。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逼迫”一定要講究“度”和“方法”,小楊老師總結了兩條經驗,分享給各位:
1、與孩子暢想堅持後的美好未來不可否認的是,孩子在學習中都會經歷厭倦期。這時父母可以嘗試讓孩子停下來,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告訴他學成之後會有怎樣美好的未來,也許是站在心儀的大學校門口,也許是在燈光璀璨的舞臺上翩翩起舞,也許是與自己的偶像同臺演出……用這種方式鼓勵孩子堅持下去,好過一味的說教與責難畢竟大多數時候,孩子不想堅持,是因為只看到了眼前的苦,而遺忘了未來的甜。
2、詢問孩子放棄的真正緣由李亞鵬的女兒李嫣,曾在鋼琴考級時屢次失敗,於是她想放棄。李亞鵬並未責備女兒,反而用心詢問女兒原因。面對父親的耐心和理解,李嫣也敞開心扉告訴李亞鵬真實原因:“媽媽是那麼厲害的歌手,我考級卻考不過,我怕別人會笑話我。”李亞鵬開導女兒:
“你是你,媽媽是媽媽,你有自己的世界,做一件事盡力而為就好,但爸爸希望你不要在沒有努力前就選擇放棄。”
心結被解開,李嫣終於選擇堅持下去,考過了鋼琴等級。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是脆弱的,自尊心強易受傷害是孩子的共性,這時父母的理解,就是治癒孩子的良藥。當孩子想放棄時,作父母的不該用強硬手段去逼孩子,而應當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很多時候,只有當自己的需求被尊重和理解時,孩子才會繼續聽從父母的建議,把該做的事堅持下去。
普利策獎得主安娜·昆德蘭曾經說:
“有些路很遠,走下去會很累,可是,不走,又會後悔。”
相比於一時的累,餘生的悔更難以承受。
所以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應當適當地“逼”孩子一把,別讓他們在該辛苦的年紀選擇了安逸,否則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深深的懊悔。未來很美好,道路卻很艱難今日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也要有更強大的內心,我們要讓孩子明白:
只有抗住了年少的苦,才能體會到未來的甜!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