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我的過年記憶

#這就是年味兒#

我的過年記憶

人們對開心的程度、對獲得幸福的程度,都以像“過年”一樣好來形容。這種對年的期盼和重視的感情,在小時候尤為強烈。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家鄉的農村裡也有“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的說法。我記得在小時候,從臘八節開始,年意就開始漸漸濃了。

我對於臘八飯的記憶不是太深刻,現在看書上說臘八那天要搞七種雜糧再配上大棗,熬成甜甜的臘八粥。但在我的記憶裡,小時候臘八節那天我家吃的並不是人們現在吃的這種臘八粥。或許是農村的家鄉沒有那麼多講究,又或是我家裡沒人知道該怎麼弄吧,我彷彿記得好像吃的是菜粥,還是鹹的,裡面還有菜葉和粉絲的那種,反正和平時的飯菜都差不多,所以印象也不是多深刻。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但“臘八,扎耳朵眼子不得發”這句話我是有深刻印象的,說的是臘八節這天如果扎耳朵眼,不會發炎。記憶中的故鄉,有許多小女孩大姑娘,為了能在過年時戴上漂亮的耳朵墜,幾乎都選在臘八節前後幾天扎耳朵眼。扎耳眼的場景我沒親眼所見,據說是由一個有經驗的年長女性,用兩顆綠豆夾住要扎耳眼那人的耳垂,然後用手指捏住綠豆慢慢地加勁揉,直槓到兩顆綠豆間的耳垂肉慢慢地被碾成一層薄薄的皮,然後用一根針快速穿過,再留一根線頭在肉裡,過幾日去掉線頭,一個耳眼就成了。說是不會發炎,但我卻經常看到很多人的耳朵一個冬天都沒好,加上凍傷甚至還流膿流血,卻依然有這麼多擁有愛美之心的人前赴後繼,便讓我真心佩服這些大小女人們的勇敢。好在這些人中間沒有我的姐姐和妹妹,在我爸鞋底的威脅下,她們是不敢去的。不過一到這時候我卻知道,臘八節到了,馬上就要過年了,雖然這個“馬上”還那麼的讓人望眼欲穿。

年前的高潮,是從祭灶節開始的,就是現在很多人說的小年,這個節日一般都是在臘月二十三或者是臘月二十四過。我們村是個雜姓莊,和周圍很多村子只有一個姓的情況不一樣,雖然只有40幾戶人家,但張王李鄭徐、黃段朱劉童各姓齊全,外村人笑稱這裡是“鬼子國”,說莊子雖然不大,倒是姓啥的都有。姓氏不同風俗也就略有差異,於是就有的人家過二十四,有的人家過二十三。

我家是過二十四的。小時候每當我被臘月二十三的鞭炮聲撩撥得上躥下跳時,我爸總是鄭重其事地告訴我們:“我們家不過二十三哦,我們家從祖上就是過二十四的,人不能忘本,到什麼時候都不能變……”

爸說民間過祭灶有“君三民四”的典故,說古時候皇宮裡和官宦人家都是臘月二十三過祭灶,老百姓都是臘月二十四過。慢慢地後來有很多不是官宦人家的人也改了過節時間跟在後面和,這才有那麼多人二十三過祭灶。但俺家不能改,俺家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規矩不能變,該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我於是也就從那時知道,我們家祖上從來也就沒出過什麼達官顯貴的人,都是平頭老百姓。雖然有點為沒有顯赫背景吹牛而遺憾,也知道晚一天過節不會有什麼損失,但這多熬出來的一天,在兒時感覺竟是如此的漫長和艱難。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祭灶節前趕上逢集,我爸會提前去集上買回一張老灶爺像,是那種民間用木板刻好成批刷印的版畫,紅紅綠綠的,上面印著慈眉善目、白乾白淨的灶王爺和灶王奶奶。畫像的上面多數是簡單的農曆,灶王爺和灶王奶奶兩邊一般都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二十四日去,初一五更來”等對聯,畫像的底部則是搖錢樹、聚寶盆等人們心中期望的寶貝。喜氣洋洋地請回家中,貼在土灶燒火口旁的外側牆上。買上用山芋熬成的糖瓜,再烙上裡面放著糖的“糖火燒”,祭灶時恭恭敬敬地供奉在老灶爺的面前。期望能讓老灶爺吃甜了嘴,然後在上天和老天爺彙報工作時,講一講這一家人的好話,以保佑這個家庭來年的風調雨順和老少平安。

這一天家裡一般是吃餃子,祭灶一般都是在準備吃飯前進行。先要洗手燒上一炷香,敬奉在老灶爺面前裝著大米代替香爐的碗或杯子裡,再把糖瓜、糖火燒、餃子等好吃的物品虔誠地擺上,然後放鞭炮,再從鍋裡舀點餃子湯淋在畫像前面的鍋門口,再磕幾個頭,講幾句請老灶爺保佑的話,就算完成祭灶了。然後一家人再開始熱熱騰騰地吃飯。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祭灶節後的幾天,就開始真正的準備過年了。首先是大掃除,裡裡外外地把家裡該洗的洗,該擦的擦,該掃的掃。愛乾淨的姐姐平時只要在家,總會把家裡收拾的利利郎朗。被子疊得整整齊齊,地掃得乾乾淨淨,甚至連堂屋條几上擺的空酒瓶都擦的一塵不染。這時候更是充分發揮了她的完美優勢,把一個農家小院收拾得非常舒適養眼。姐姐愛乾淨的習慣影響了我多年後的生活,以至於到現在為止,無論是寫材料還是做方案,我都非要在乾乾淨淨的環境裡才能舒心暢意的把這些事情做完。

過年要吃的菜這時候也開始買了,買魚,割肉,油鹽醬醋等等,都要在這幾天裡陸續備齊。老家用“慌得跟年三十稱不著鹽似的”這句土話來形容人的忙亂,也更顯出過年要備齊必要物品的重要性。這事由老爸操辦,幾乎每一個逢集的集市上都有他的身影,大多時候也會把我們幾個小孩帶在身邊去逛一逛,給我們買點零食小吃什麼的,讓我們解解饞。媽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老爸在農村一個人帶著他的三個“小螞蚱”,渡過的每一年,每一天,都浸透著他的幸福和辛酸……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姊妹三人也算爭氣,學習搞好的同時,在同齡人還在娘懷裡撒嬌時,我們就已經能夠在洗衣、做飯、喂牛等事情上獨擋一面。

家鄉的農村裡,年前都要蒸很多的發麵饃,就是城裡人說的饅頭。但我們老家那裡把這種長條形狀的饅頭叫做卷子,團的圓圓形狀的才叫饅頭。一蒸都要蒸很多,夠一個過年期間吃的量。還會蒸很多的包子,一般都是蘿蔔粉絲餡的。蒸好後晾在一個大匾子裡,每天吃飯時需要多少再拿出來熘一下,有時候都能吃到過罷年開春。到最後饃皮因為乾燥都是炸開的,一副齜牙咧嘴的模樣,成了不得不吃的老大難。蒸包子的情景多年難忘,我爸拽柴火燒火,我姐洗菜調餡,我和麵,我妹當個小跑腿,全家齊上陣,蒸出了一籠又一籠的包子、饅頭,蒸出了一幅又一幅熱氣騰騰、用心生活的幸福畫面。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終於等到大年三十,這一天是非常的繁忙。門對子要中午之前貼好,這是我爸早飯後第一重視的工作。每年家裡的春聯都是他自己親自寫,再遇到村裡有人拿著紅紙登門請他幫忙,這事就能差不多佔掉他大半個上午時間。堂屋、廚房的門上貼的是春聯,我清晰地記得有一年家裡的春聯寫的是“春風吹大地綠水長流,瑞氣滿神州青山不老”,每年春聯的內容都不一樣,但類似此類正能量的吉利話,都可以寫上。爸在村子裡算是個有文化的人,當過夜校老師。毛筆一拿,邊上再有幾個人誇他字寫得好,那就能連燒年飯的事都忘了,一氣的洋洋灑灑、神采飛揚。他寫我貼,門前大樹上貼上“抬頭見喜”,糧囤上貼上“斗大元寶”,板車上貼上“日行千里”,櫃子上貼上“黃金萬兩”,牛槽上貼上“人勤春早”,床頭上貼上“身體健康”,小福字到處貼,只貼得滿目紅色,喜慶滿堂。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家鄉的風俗是年三十那天不殺雞,說殺雞就是殺當家的,因此家家要吃的雞都是提前殺好。年飯都是中午吃,不像現在城裡,都弄到晚上。那年月的年飯有雞魚肉蛋就很好了,倒沒有太高的要求。但菜盤子的數量要足,再節儉的家庭這一天都要滿盤子滿碗地做一大桌子菜。菜的數量多數字也要對,單數和不吉利的數字不能上,哪怕再補個鹹菜,也要湊個吉利數。先燒好的菜要先放在大土灶的後鍋裡熱上,到吃飯的時候再一道端出來,為的是怕提前做好的菜會涼。這頓飯的菜做多了也不怕剩,剩是年年有餘,有的家庭還故意讓小孩子剩點飯,就是為了要討一個新春如意的吉祥。

飯前要洗手燒香,堂屋的條几上,堂屋門口的東牆和廚房裡都要各敬一柱土香,說是分別敬老菩薩、老天爺和老灶爺的。然後放炮。全家按座次坐上桌。每年的這時候,家裡都會給過世的母親擺份碗筷,留個座位,彷彿她就坐在我們身旁。這時候忽然就想娘想的厲害,幾個小娃都強忍淚水望著空座,把自己喜歡吃的菜不斷往那隻空著的碗裡扒,嘴裡喊著“俺媽吃飯”,眼淚卻不敢往下淌。老家的風俗是過年不許哭,怕觸了黴頭,哪怕有一年我放炮炸了手都硬是沒敢掉一滴眼淚,這時候更怕引發一家人的情緒低落,所以姊妹三人雖然年齡都不大,倒個個都是一副堅強的模樣。爸說:“你們都吃吧,我們要歡歡喜喜過個年,你們平時的一舉一動,你媽都看著呢,所以你們都要爭氣,繼續加油,要化悲痛為力量……”

大人喝白酒,三個小孩喝汽酒。那是一種類似於現在橙味汽水的飲料,不含酒精,用綠色玻璃瓶子裝的,乍一看好像是啤酒,深受我們三個小孩的喜愛。飯後和麵包餃子,一陣叮叮噹噹中,天就慢慢黑了下來。熱騰騰的餃子裡每年都會包一個硬幣或者包一塊糖,爸說誰吃到了誰就是新一年裡最有福氣的人,於是我們便都想靠多吃來增加成為最有福氣人的機會。村裡吃飯早的家裡的小孩,早早地就打著燈籠出來呼朋喚友了,我和妹妹便迫不及待的吃完餃子加入到這個行列中,留下懂事的姐姐在家刷盤子洗碗。

我記不清是什麼原因,在兒時的農村,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村裡的孩子們都要打著燈籠出來玩的。新買的玻璃紙燈籠好漂亮啊,用幹了的高粱梢——我們土話叫做秫挺子的那種秸稈編制的燈籠框架,能透過彎成U型鐵絲的主骨架拿出來裝回去,以方便點蠟燭。框架上蒙著清晰透亮的玻璃紙,上面畫著蘭花、魚蟲等精美的圖案,襯著紅蠟燭點燃的火苗,放射著動人的光芒。一個又一個的小朋友打著一盞又一盞紅光閃閃的燈籠,慢慢匯聚成一個歡樂的燈火海洋,一邊唱著“打個燈臺亮燈臺”,一邊圍著村莊遊逛,為這個平原小村的夜色,增添了一份喜慶的光亮。

孩子的天性是頑皮的,間或就有些年齡較大的孩子,逗那些年齡小的孩子。大家正打著燈籠唱,他忽然來一句“咦,你燈籠底下怎麼有個蟲子?!”小小孩忙不迭地翻過來看,結果“蓬”地一聲就把燈籠燒著了,接著引來的便是小小孩的嚎啕大哭,和聞訊而至的小小孩媽媽惡聲浪氣的大罵,聲震全村,甚至都追到大小孩家的門上……

有一年我忽然也抽風似的來了這麼一出,結果哭聲招來了另一個小小孩的媽媽。嬸子一句話也沒罵我,一邊給孩子擦眼淚一邊說:

“孩不哭哈,小陽子是跟你玩的……”

“他起小就沒媽可憐哈……”

“俺不生他的氣好不好……

一邊拉著她的孩子漸行漸遠。

善良的嬸子用行動給我上了一課,讓我時刻記得在未來的生活中,要寬以待人,心存善良……

這一夜可以遲睡,聽爸天南地北地講古。後來家裡買了電視機後就更容易堅持住,春晚結束許久了都還能不睡。爸說老話講,年三十睡得越晚、年初一起得越早的人越有出息,我們於是便努力去做一個有出息的人。

年三十晚十二點是老灶爺回家的時刻,要燒香放炮磕頭迎接。接灶要搶頭時,誰家要是能在剛到十二點時第一個響起鞭炮,這家人將是新一年裡運氣最好的人。每年這個時刻,我爸都如臨大敵,一邊看著手錶,一邊還不放心地和電視機對著時間,大呼小叫的,彷彿在指揮遼瀋戰役。我則拿著一根香火,兜裡再備一盒火柴,早早地站在掛著鞭炮的大樹下,等待著爸爸的命令。遠遠地附近的村莊裡接二連三地響起了鞭炮聲,村子裡一部分沉不住氣的人家也都跟著點著了火,我和妹妹就裂開嘴巴在那笑:“哈哈,時間沒到,他那不算……”

我家每年基本上都是第一個在新年響起鞭炮的,我的經驗是年三十晚十一點五十九分後數三十個數再點火,算上過程和藥引燃燒的時間,剛好在十二點整炸響。每年此刻心裡都會因此緊張而興奮地咚咚直跳,好在一直從未失手,都能在關鍵時刻,準點炸響。

未炸的鞭炮是農村小孩最稀罕的玩藝,每年我都能撿一小堆。閒來無事時用香火單個點響嚇雞也行,掰開兩個炮身點其中一個火藥讓它們相互呲花也行,把火藥倒出來裝進圓珠筆殼子裡做“火箭”也行,甚至還把一個散炮插在牛糞裡點著再喊一個小孩去看……

總之把它們都當成寶貝。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有一年下大雪接灶,炮聲一停,我和小妹也不管要給老灶爺磕頭了,一頭就扎進雪窩裡去撿未炸的散炮,怕的是雪水融潮了火藥。炮撿完後再忙著去小雞嘬米似的磕頭,歡迎老灶爺回家過年。估計如果真有老灶爺來家的話,也會被這場景逗得哈哈大笑。

年初一早上不興叫人起床。在我家還傳承了個優良傳統,就是作為晚輩要在老人起床前燒一碗紅糖饊子荷包蛋,端到床前給他吃,並美其名曰為“光腚茶”,以示孝道。小孩子們這天會穿上新衣服,然後成群結伴地去村子裡挨家挨戶地討要零食。我估計最初先輩們是讓孩子們挨家挨戶地去給村人拜年,只是傳著傳著,一代代孩子們把拜年的話忘了,就只記得要東西了。這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拿出瓜子花生糖果等,塞滿孩子的口袋。記憶裡很小的時候我還用褂襟子兜過瓜子花生,為的是能讓別人多放點。後來慢慢長大後,總覺得有點像要飯的,再加上要陪爸爸回他的老家,就再也沒去過。

初一回爸爸的老家上祖墳。初二一般走親戚。初三一早送年。初四為避“戳事”不出門。初五要捏蜈蚣嘴、初七捏七仙女嘴什麼的,反正就是找個藉口吃頓餃子……

記憶裡後面的這些天內多數是走親戚的時間較多,一般在這個時候能吃到焦葉子等零食。焦葉子是用山芋面做好的面葉粘上芝麻下油鍋炸成,有的地方叫麻葉子,有甜的和鹹的兩種,香脆可口,回味無窮。我最喜歡吃的是甜焦葉子,聽說是面葉在外面凍過後再進油鍋炸的,色澤金紅,泡起來脆脆的,比現在大禮包裡的米餅什麼的好吃多了。原本是皖北農村最家常的零食,但我家沒娘做,我爸也不會弄,於是我便不能經常吃到。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初七以後年的氛圍明顯淡了不少,許多家庭在不來親戚客人的時候,都忙著解決剩菜剩饃。一直到正月十五再來個小高潮,做一頓好飯,晚上再吃一頓圓宵,放一點菸花,這個年就算過去了。雖然還有人說正月裡面都是年,但人們都開始真正收心,迴歸日常,該幹嗎幹嗎了。

姐姐出嫁後,過年怕孃家孤悽,怕老爸和弟妹在農村受苦,於是便把我們一家都接到城裡她的小家過年。姐夫親如兄長,多年來對岳父賽過兒,對弟妹關愛有加,從未有過半點不悅之色,那聲“大哥”是我們從心底裡喊出來的。從他們28平米的小家到兩室一廳、三房兩廳,到今天上下三層空間的複式樓,五易其居,處處都留下我們一家人團圓相聚、歡慶過年的快樂場景。

我和妹妹慢慢地長大成家,我爸也慢慢地從一個熱血漢子變成兒女們口中的“老豁牙”,但三家子和老爸一起,仍然每年都盡力在一起過年。其中最多的地方依然是在姐姐家,偶爾也分別在我和妹妹的城市團聚。但無論是到了哪裡,廚房裡最忙的永遠是我的姐姐,她心疼老爸、心疼弟弟和妹妹,早已成為一個下意識的習慣。姐姐家是我們全家精神的歸屬地和情感的港灣,後來姐姐乾脆每年都把婆家孃家的親人接到一起,團聚過年,至今已近三十年。



我和我姐我妹做年飯



姐姐的孃家婆家親人一起過年

小時候喜歡過年,現在也喜歡過年。小時候過年盼的是美食與新衣,現在更在乎過年時的親情交融和心靈放鬆。誰說年味不濃,那是缺少經營。我喜歡這血濃於水的親情,這是我修生養息的港灣,我喜歡這吉祥喜慶的節日,這是我精神動力的源泉。我願這份親情,伴隨我整個家庭,長存天地間。我爸的幾個“小螞蚱”也會一直記得他的嘮叨,直到永遠。

2022年2月10日於合肥

分類: 健康
時間: 2022-01-11

相關文章

全球近半的胃癌在中國?其實胃癌生長漫長,建議做好一件事遠離它

全球近半的胃癌在中國?其實胃癌生長漫長,建議做好一件事遠離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資料顯示,全球新發癌症病例高達1929萬例,死亡病例996萬例,而我國由於人口眾多等各種因素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第一,其中我國胃癌的新發病例為48萬例,死亡病例37萬例,佔 ...

為何“免疫力低”的人越來越多?建議:少做7件事,高效對抗病毒

為何“免疫力低”的人越來越多?建議:少做7件事,高效對抗病毒
當免疫力逐漸降低時,很容易誘發身體疾病.免疫力好比一個國家的"保衛部隊",不管是外來侵略者嗎,還是內部出現"壞蛋",這次保衛部隊馬上出現,對付侵略者或內部壞蛋, ...

擔心秋季腫瘤易復發?做好5件事,降低複發率,助你平穩度秋

擔心秋季腫瘤易復發?做好5件事,降低複發率,助你平穩度秋
最近身邊感冒的人明顯變多了,走在路上可以看到好幾個打噴嚏.咳嗽的人,季節變化多端,一不小心就會生病,而腫瘤患者免疫力差,秋季對他們而言並不是一個溫和的季節,更容易被病菌入侵,說不定還會導致腫瘤復發.如 ...

在狗狗眼中,主人摸它的爪子,是想幹這幾件事

在狗狗眼中,主人摸它的爪子,是想幹這幾件事
關注[饞不膩狗糧],一起健康科學養寵 原創文章,請勿抄襲. 狗狗的爪子是它們的敏感部位,一般很少讓人碰,在狗狗的眼裡看來,主人摸它的爪子,是想幹這幾件事. 1.主人想幫它剪指甲 當你拿起狗爪子時,狗狗 ...

秋天又乏又燥,做好5件事,有效緩解“乏”和“燥”

秋天又乏又燥,做好5件事,有效緩解“乏”和“燥”
花花從上個星期開始就總是犯困,平常一天睡8小時,第二天起來能精神一整天,但最近是怎麼睡都睡不醒了,一天睡10個小時早上都昏昏沉沉的,直到今天花花翻開日曆,才發現昨天已經過了處暑,天氣越來越涼快. 秋天 ...

秋季養肺就可以了?忘了這件事,體質怎麼也調不好

秋季養肺就可以了?忘了這件事,體質怎麼也調不好
古人說:'傷春悲秋',秋季很容易讓人出現情志方面的問題,而表現在孩子身上就是愛哭鬧.脾氣暴躁.情緒不穩定等.這是因為肺金克肝木,肺氣過旺影響肝氣的疏洩導致的.因此在秋季除了潤肺,養肝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

7歲娃愛吃肉,很少吃青菜,從不積食便秘,醫生:2件事或許有幫助

7歲娃愛吃肉,很少吃青菜,從不積食便秘,醫生:2件事或許有幫助
[案例分析]: 有位醫生表示:現在醫院中兒科門診是最忙的診室之一,第一源自於家長對孩子的成長過於關心,第二確實現在很多孩子會經常出現一些疾病,特別是吃輔食的孩子們經常會有小兒積食的情況發生,所以在兒科 ...

晨起後堅持做這5件事的人,更容易瘦下來,面板也會得到改善

晨起後堅持做這5件事的人,更容易瘦下來,面板也會得到改善
更瘦.更美是每個女生的目標,可是,為啥臉上塗抹那麼多護膚品,也學著服裝穿搭,還是覺得自己不好看呢?在這個看身材.看臉的時代,應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完美?和你分享5個"秘訣",晨 ...

秋季晝夜溫差大,養生做好這3件事,身體或會更健康

秋季晝夜溫差大,養生做好這3件事,身體或會更健康
進入秋季,空氣中的煩躁終於被幹燥,涼爽隨之而來.不過秋季的溫度變化還是挺大的,初秋時被叫做"秋老虎",還是有些溼熱的.但是隨著節氣推移,過了白露後,空氣逐漸變得乾燥,而且晝夜的溫差 ...

張自忠殉國多年後,女兒公開澄清兩件事,並表示:我父親是清白的

張自忠殉國多年後,女兒公開澄清兩件事,並表示:我父親是清白的
1940年5月16日夜裡,在日本人鐵蹄下生活著的漢口人民,聽到了一則臨時插播的廣播.內容很長,其中有幾句是這樣的: 我皇軍第三十九師團官兵在荒涼的戰場上,對壯烈戰死的絕代勇將,奉上了最虔誠的.崇敬的默 ...

農民參加居民社保,儘早瞭解這4件事,以免耽誤待遇的享受

農民參加居民社保,儘早瞭解這4件事,以免耽誤待遇的享受
大多數農民朋友不像在崗職工,既有穩定的工作,又有較高的薪資待遇,所以面對參保繳費,還是存在很大經濟壓力的,然而我國的社保有兩大類,其中城鄉居民社保就更適合經濟收入較低的人群參加,不過整體繳費水平低,所 ...

秋季養蘆薈,三件事抓緊做,根粗壯葉飽滿,側芽瘋冒

秋季養蘆薈,三件事抓緊做,根粗壯葉飽滿,側芽瘋冒
秋季養蘆薈,三件事抓緊做,根粗壯葉飽滿,側芽瘋冒! 蘆薈的品種有很多,形態上大同小異,張牙舞爪的,十分具有特點,可大可小,擺放的位置選擇性比較多,比如可以擺放在書桌上,窗臺上,茶几上等等,小小的身體, ...

多肉玉蝶是“夏必死”太難養,狠心做好5件事,再也不徒長和爛根

多肉玉蝶是“夏必死”太難養,狠心做好5件事,再也不徒長和爛根
多肉玉蝶外觀非常漂亮,屬於大型多肉,爆芽力很強,在開掛區地栽的玉蝶,個個都是群生爆崽能手,是多肉圈有名的群生手捧花肉肉.只要看過玉蝶的花友都想擁有它,可惜,養過玉蝶的花友那是又愛又恨,因為,玉蝶長著迷 ...

每15秒就有1名孩子死於肺炎?醫生提醒你,生活中這4件事,要注意

每15秒就有1名孩子死於肺炎?醫生提醒你,生活中這4件事,要注意
劉先生的兒子今年兩週歲多點,是個非常活潑可愛的小朋友了,就在去年他正經歷了人生中最冷的寒冬,他當時都感覺自己快要撐不下去了,不管是孩子,婚姻,還是自己,好在直到今天,他們依然都在. 劉先生兒子6個月的 ...

研究:孩子缺鐵智商變差!媽媽做好這4件事,防止缺鐵娃更聰明

研究:孩子缺鐵智商變差!媽媽做好這4件事,防止缺鐵娃更聰明
文|菁媽 如果你在沒懷孕之前都一直有缺鐵性貧血,在孕期也被缺鐵困擾著! 如果你的孩子很喜歡喝奶,不喜歡吃輔食,一歲之後還是以奶為主! 如果你的孩子面色,面板眼瞼比較蒼白,指甲都沒有! 如果你的孩子每天 ...

為何到了秋季,不少人的體質會下降?做好3件事,為健康助力

為何到了秋季,不少人的體質會下降?做好3件事,為健康助力
一到秋天,各種疾病層出不窮.感冒.支氣管炎--彷彿每到夏天秋天換季的時候,人體的免疫力都會大幅度下降,導致自己患病的機率也明顯升高.那麼,為何到了秋季,不少人的體質會下降呢? 第一原因是換季,氣溫有所 ...

夜釣總是沒口?提醒你做好這4件事,擺脫空軍不再難

夜釣總是沒口?提醒你做好這4件事,擺脫空軍不再難
秋季是釣魚非常好的季節,很多魚都會在這個時候瘋狂進食,哪怕是鯽魚鯉魚這些一年四季都會開口的魚,在秋季它們也會有一個覓食高峰期. 而我個人認為,秋季真正要"好釣",那還得是氣溫大幅度 ...

人老了,如果老伴先走一步,做好這幾件事善待自己

人老了,如果老伴先走一步,做好這幾件事善待自己
少年夫妻老來伴. 可再好的伴侶,也逃不過生離死別的規律,終有一個人,要先走. 如果有一天,摯愛一生的老伴先行離開,悲傷之餘,一定要重整精神,做好以下幾件事富養自己. 01 以愛好養精神. 俗話說,哀莫 ...

牛奶真的可以抗衰嗎?想要抵抗衰老,有幾件事不得不做

牛奶真的可以抗衰嗎?想要抵抗衰老,有幾件事不得不做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會陷入容貌焦慮的狀態當中,十分擔心長皺紋.肌膚鬆弛.長斑等衰老症狀的到來,會想方設法延緩這些現象.而牛奶作為常見的食品之一,被不少人認為有抗衰的作用,於是每天都會飲用.那麼,牛奶 ...

在洗不洗牛仔褲這件事上,我聽“牛仔皇帝”的

在洗不洗牛仔褲這件事上,我聽“牛仔皇帝”的
作者:Matt "我唯一的遺憾是不能發明牛仔褲."這是 20 世紀法國最偉大的設計師之一 Yves Saint Laurent 的一句名言,在座各位看客無論喜歡什麼風格,相信大多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