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了打壓遏制對手,組建了很多小圈子。如世界上最大的軍事組織北約,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集團G7,蒐集情報的"五眼聯盟",以及旨在對付中國的"亞洲小北約"。
其中,由美、日、印、澳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是美國為了打壓中國,新組建的一個同盟組織,俗稱"亞洲小北約",將來不排除擴建的可能。從這幾個國家的地理位置來看,它們在中國東南沿海方向形成了一個點狀的半包圍圈,圍堵中國的目的非常明顯。
美國拉幫結派圍堵中國,中國到底要不要結盟對付美國?
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問題。包括很多外國人,也認為中國想要打破美國的包圍和封鎖,最好的辦法就是,組建自己的同盟陣營。一位叫拉吉夫的印度資深外交官還曾直言,中國正在對標美國的"四國幫",與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組建一個新的"四國集團"。
因為中國與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的關係確實非同一般,所以不只是拉吉夫這麼認為,其實很多中國人,也有同樣的想法。那麼,中國真的在組建自己的"同盟"嗎?
中國的三個"好兄弟"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關係。
巴基斯坦,是中國的"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中巴合作沒有上限,屬於最親密的國家關係。中巴不只是真兄弟、鐵哥們兒,更是親密的戰友。不管是中國還是巴基斯坦,任何一方受到外界勢力的欺負和侵略,另一方必然會全力相助。
俄羅斯,是中國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也屬於非常親密友好一類的關係。特別是在美國的強壓下, 中俄的關係還在繼續深入,目前是可以"背靠背,肩並肩"的戰友。
而伊朗,也與中國建立了"全面戰略伙伴"關係。雖然中國的"全面戰略伙伴"有不少,如英國、法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等國,都是中國的"全面戰略伙伴",但中國與伊朗的關係要遠比這些西方國家親密。
僅從中伊簽訂的25年戰略協議來看,中伊的合作已經從能源建設領域延伸到了軍事與國家安全領域,就遠非其他"全面戰略伙伴"可以比擬。
在國際事務上,中國與這些國家的態度基本都是一致的。在涉及中國的問題上,這些國家也都是全力支援中國的。同樣,中國也會在國際上不同程度地支援它們。特別是伊朗和巴基斯坦,中國作為聯合國五常之一,對其支援就顯得格外重要。
所以本質上說,中國確實已經與這些國家形成了某種利益共同體。這是歷史的必然結果,更是形勢所迫,因為中、俄、伊、巴都面臨著一個同樣的敵人——美國。中國、俄羅斯,已成為美國的頭號對手,打壓中俄已經成為美國現在和未來一二十年間的頭等國家大事。
而伊朗呢,自1979年發生伊斯蘭革命之後,就成了美國在中東的死對頭,成了美國中東戰略的最大障礙。如果說中俄是美國最大的世界級對手,那麼伊朗就是美國最大的地區級對手。
相對來說,巴基斯坦與美國的恩怨要小得多。不過,巴基斯坦很早已意識到,做美國的盟友毫無尊嚴和地位,美國的盟友本質上就是美國的一隻狗。不然巴基斯坦也不會"棄暗投明",從昔日的美國盟友,變成今日的中國朋友。
從這個方面來說,中、俄、伊、巴四國確實有結盟對抗美國的需求。並且,如果面對的外部壓力越大,那麼結盟的可能性就越大。現在正處於這種情況。中美、俄美打打談談,並沒有取得實質進展,鬥爭白熱化已不可避免。而伊朗面臨的來自美國和以色列的恐嚇也在增加。
因此,在一些戰略家看來,中國與俄羅斯、伊朗等國結盟,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此前,俄媒就曾"建議"過結盟的事兒,俄羅斯軍事觀察網曾在一篇報道中提到,俄羅斯、中國、伊朗都是歐亞地區最重要的地緣政治大國,影響力都很大。
俄羅斯能夠影響獨聯體國家,伊朗則在敘利亞和黎巴嫩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作為潛在的超級大國,正努力填補俄美沒能佔據的任何空白。"所以該媒總結說,普京非常清楚中俄伊聯盟的潛力,因此"千方百計推行建立三國聯盟的想法"。
中國為何不結盟?
即使如此,中國與相關國家,至今也並沒有組建任何形式的同盟關係,也沒有軍事同盟,這是什麼原因呢?原因無他,就是不結盟比結盟更好。
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曾與老大哥蘇聯締結了不少盟約,那時中國是一邊倒地跟著蘇聯幹。但結果卻鬧得不歡而散。很多人認為中蘇交惡,是因為蘇聯想利用保護中國為由,侵蝕中國的主權利益。其實這一點不假,但根本原因還是,蘇聯把中國的國家利益綁在了蘇聯的國家利益之下。
在冷戰時期,蘇聯可不只是一個"被動"對抗美國的世界大國,而是一個懷有明確擴張目的的聯盟體,從當年蘇聯插手亞洲事務,佈局古巴,侵略阿富汗就可以看出來。
一個國家如果走上擴張侵略之路,那麼離滅亡也就不遠了。中國當然不能把本國的國家利益與這樣的國家益綁在一起,所以,中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果斷從蘇聯陣營"獨立"出來,也是無奈的明智之舉。
經過這次教訓,後來中國基本就不會再輕易與他國結盟了。並且,隨著中國實力的大幅度提升,中國也不需要靠盟友來壯聲勢,對付外敵了。
回到現在,中國雖然與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國的關係都不錯,但如果真的用白紙黑字來約束這種親密關係,則可能適得其反,最終還可能破壞這種友誼,就像當年的中蘇一樣。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原因,也是中國選擇不結盟的原因。
首先,如果真的結盟,誰來當"盟主"?排除伊朗和巴基斯坦,中國和俄羅斯都有這個實力。但一山不容二虎,如果一個組織內有兩個強者出現,那麼必然會導致不和與內卷。
其次,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國都是主權國家,並且作為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地區或世界大國,都有自己的國家戰略,如果彼此之間的國家戰略能夠重合,那麼就可以精誠合作,如果有分歧,必然就會產生分裂。如今美國與歐洲國家的分歧,就是因為彼此的戰略不同導致的。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一旦彼此結盟,任何一個盟友受到麻煩或侵犯,其他盟友就不得不果斷"出手"相助。而俄羅斯和伊朗,相對來說比較好鬥,並不是省油的燈。中國如果將國家利益與它們進行捆綁,就隨時可能被牽涉到相關國家所在的地區衝突中,這會拖滯中國的崛起步伐。
基於這些原因,中國沒有與任何一個國家結盟,包括巴基斯坦這樣的親密戰友。
似是同盟又非同盟
中國早已承諾不稱霸,中國的目標是實現和平崛起。中國不想重回冷戰時代,讓世界形成兩大陣營的對抗模式。所以中國倡導的是多極模式,在可能的情況下,中國更願意世界在中國、美國、俄羅斯、歐盟的主導下建立新的世界秩序,而不是單一的由美國主導,也不是由中國主導。
因此,現在和未來,中國都不會有組建同盟體系的意向。但不結盟,不等於不互相幫助。相反,沒有盟約的約束,中國與相關國家的合作反而更自由靈活,也非常默契。
在歐洲事務中,中國可以幫助俄羅斯對抗北約,從而消減歐洲國家對中國的壓力;在中東,中國可以幫助伊朗搞好發展,只要伊朗挺住了,美國的中東戰略就不會成功,中國的邊疆就不會有太多麻煩;對於印度,中國推動中巴經濟走廊,助力巴基斯坦的經濟發展,也可以對印度形成壓制態勢。
對應的,俄羅斯和伊朗也需要藉助中國的力量,來化解來自美歐國家的敵意。巴基斯坦更不用說了,只要有中國壓陣,印度在克什米爾就不敢亂來。
所以,即使沒有形成同盟,中國與相關國家的互幫互助一直是客觀存在的。並且,中國還有上合組織等國際合作體系,雖然不同於同盟體系,但中俄等國依然可以在這個體系下進行多方位合作,包括打擊犯罪、反恐、能源安全等問題。
另一層面,不結盟也不代表中國沒有朋友。相反,因為很多國家沒有"站隊"的壓力,中國的朋友反而會更多。在美國三番五次汙衊中國所謂人權問題的時候,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站在中國一邊的。在美日等國干涉臺海事務的時候,它們同樣公開支援一箇中國原則。對於中國來說,這就足夠了。
兩極霸權下的世界大戰
相比之下,印度卻已有打破一直奉行的不結盟政策,踏上美國戰船的意向。目前,印度已經加入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印度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軍事合作也越來越多,要不是新冠疫情拖累了印度,讓印度國力大減,印度可能在對抗中國的路上,會走得更遠。
這對印度這樣的"實力撐不起野心"的國家來說,可能會成為一場災難。其實所有美國的盟友,甘當美國打壓中國的棋子,都會成為災難。
縱觀歷史,世界上的戰爭大致有三類:第一類主要是美歐國家發動的侵略戰爭,如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第二類是多民族國家內部之間的戰爭,如現在的阿富汗內戰,緬甸國內的衝突等。第三種是發生在非政府組織與主權國家之間的衝突,如9·11恐怖襲擊,反恐戰爭等。
二戰結束後,這三類戰爭從未間斷過。但有一點值得慶幸,就是再沒有發生過像一戰、二戰那樣的大規模的世界戰爭。當然,冷戰期間也曾差點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但後來蘇聯解體後,這種可能性就越來越小了。
一般來說,發生大規模世界戰爭的一個重要條件是,交戰雙方不只是兩個國家,而是分屬兩個對立的軍事和政治同盟陣營。在這種格局下,任何同盟之外的小衝突,都可能誘發世界大戰。一戰二戰如此,冷戰更是如此。所以,冷戰對人類的危害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大。
一旦中美競爭演變成新冷戰,那麼世界必然會變得更加危險。而現在印度、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為了美國霸權而助紂為虐,將中美競爭推向兩極對抗,就是在把全人類推向戰爭的邊緣。
所以中國一直保持著最大限度的剋制。中國不主張組建反美同盟,也從沒脅迫相關國家站隊表態。但中國不這樣做,不等於沒能力做,也不等於不敢做。如果美國繼續咄咄逼人,要置人於死地,那麼中國也可以拿出殺手鐧——毛主席的三個世界理論,聯合第三世界國家,團結第二世界國家,建立一個龐大的"發展陣線"。
當然,中國的"發展陣線"與美國的同盟體系是有著本質的區別,中國只是帶領廣大的第三世界國家爭取正當的發展權利,與西方分享權利,但美國的目的則是打垮對手,獨享權利。
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如果中美競爭進入到這個階段,那麼高下輸贏,就已經顯而易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