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選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大氣網訊:歲末年初,為了及時反映環保產業過往一年的發展動態,預測新一年的發展趨勢,我會組織各分支機構編寫了《2021年行業發展評述和2022發展展望》,供環保企事業單位、專家和管理者參考。
一、2021年冶金環保行業評述
1、主要政策
2021年是國家“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中國鋼鐵行業減汙降碳協同高質量綠色發展、超低排放改造程序提速的關鍵一年。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與生態環境部分別出臺《關於運用價格手段促進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關事項的通知》《關於開展京津冀及周邊2021-2022年採暖季鋼鐵行業錯峰生產的通知》《關於開展重點行業建設專案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的通知》等政策性指導檔案,為鋼鐵工業實現減量發展,鼓勵率先實現超低排放、低碳環保的優勢產能享受政策紅利,以及落後產能倒逼退出等提供了強有力的頂層設計支撐。總體政策要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有效保障鋼鐵需求前提下,以控制排放總量、調整空間佈局、強化過程控制、最佳化末端治理為原則,透過完善產業激勵和約束政策,全面提高鋼鐵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水平。
(1)鋼鐵行業進入超低排放評估提速與動態調整新階段
2021年受差異化限產與江蘇、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浙江等地差異化水電價、地方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強力推進影響,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完成情況同比增幅較大。據生態環境部統計,截至2021年12月1日,全國229家鋼鐵企業6.2億噸粗鋼產能已完成或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首鋼遷鋼、太鋼、首鋼京唐、山鋼日照、縱橫鋼鐵、新興鑄管、寶武湛江等20家企業完成全流程評估監測工作,9家企業部分環節完成評估監測工作,並按程式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網站上公示。其中西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因存在明顯與評估監測要求不符的情形,已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從公示名單中撤除,反映出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與行業主管部門對於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動態管控思路。
(2)全國重點區域城市鋼鐵產量壓減政策以環保績效水平為重要抓手
2021年鋼鐵工業仍然執行生態環境部《重汙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技術指南(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指南”)(環辦大氣函〔2020〕340號),河北、天津、河南、山西、山東、江蘇、上海、安徽等16個省(市)對238家長流程和261家短流程鋼鐵企業進行績效分級管理。國內鋼鐵產能最為集中的唐山、邯鄲、臨汾、安陽等地空氣質量“退後十”壓力陡增,各地從燒結、鍊鐵、鍊鋼等全工序進行限產管控,切實確保鋼鐵企業依據績效分級結果落實產量壓減目標,行業中誰改造誰受益、真投入真獲利、良幣驅逐劣幣的公平市場競爭環境逐漸形成。
(3)鋼鐵行業排汙許可制度進入精細化管理階段並引入碳排放內容
2021年3月《排汙許可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36號)正式實施,鋼鐵企業依法依規落實許可證“一證式”管理要求,有了明確的罰則與執行要求。將管理責任、無證排汙、超濃度超總量、無組織排放或特殊時段偽證排汙、違反管理要求、不按要求開展臺賬記錄或執行報告、材料弄虛作假等情形落實處罰細則,真正明確企業違證排汙的違法成本。同時,許可證中將固危廢與碳排放管理要求一併納入排汙許可一證式管理範圍,體現未來環保管理全覆蓋與精細化並重的新時期監管思路。
(4)“假治汙、真治數”的弄虛作假行為成為執法打擊要點
自“3.11”唐山事件爆發以來,2021年針對線上資料失真、汙染防治設施執行異常、未嚴格落實停限產要求、汙染治理設施配套與達標水平不匹配等監管問題持續發酵,新一輪環保風暴席捲全國。現場執法檢查人員與執法監測能力專業性、執法儀器裝置完備性等綜合水平的提高,大大提升了國家與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現場執法能力,多地曝出“假治汙、真治數”的弄虛作假行為,倒逼鋼企作為主體責任落實單位,協同第三方運維單位開展線上監測設施的全面排查與整改落實工作,使行業監測水平與資料歸真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2、產業發展
2021年1~10月,雖然新冠疫情影響還在持續,但透過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協同減量發展政策的深入落實,全國粗鋼產量87705萬噸,雖然仍位居全球第一,但總產量相較2020年同比下降0.7%。中國寶武集團、山西建龍集團、普陽鋼鐵集團等幾大鋼鐵集團仍在加快兼併重組的步伐,中國鋼鐵工業提升產業集中度與高質量綠色發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中國鋼鐵產業主要位於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基本面未發生根本改變,約80%產能分佈於河北、江蘇、山東、山西、河南、遼寧6省,長流程和短流程企業粗鋼產能佔比分別為87%和13%,雖然短流程比例同比有所增加,但以長流程企業為主的行業基本情況短期內不會改變。2020年,重點統計企業SO2、煙粉塵排放總量分別比2019年同比減少15.03%和11.98%;廢水、COD、氨氮排放總量較2019年同比減少3.33%、9.14%和26.99%。隨著行業超低排放治理技術與水深度處理技術的推行,主要大氣與水汙染物排放總量得到進一步壓減。
隨著國家層面“雙碳”政策的快速推行落地,作為“兩高”重點行業的鋼鐵工業成為國家與地方推行碳排放約束管理的重中之重,幾大鋼鐵集團紛紛出臺“雙碳”目標,履行社會責任。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率先宣告了碳減排目標:2023年力爭實現碳達峰;2035年力爭減碳30%;2050年力爭實現碳中和。旗下八一鋼鐵—富氫碳迴圈高爐試驗專案正在進行第二階段的工程建設。18日,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全球15個國家以及世界鋼鐵協會成立全球低碳冶金創新聯盟,釋出鋼鐵行業低碳技術路線;河鋼集團宣告2022年實現碳達峰,2025年碳排放量較峰值降10%以上,2030年碳排放量較峰值降30%以上,2050年實現碳中和;包鋼集團宣告力爭2023年實現碳達峰,力爭2050年實現碳中和。
3、關鍵技術
(1)有組織治理關鍵技術
1)高爐煤氣精脫硫技術
針對高爐煤氣精脫硫源頭減排技術,2021年又有幾家鋼鐵企業先後建成投運了“水解催化+脫酸”、微晶材料與催化工藝專案。根據相關企業與環保工程技術單位對外報道,精脫硫專案投運後可實現熱風爐排口二氧化硫濃度滿足50mg/m3以內的超低限值要求。但根據行業企業實際執行情況來看,催化劑中毒、使用壽命大幅衰減與二次汙染防治問題仍待時間檢驗,穩定達標執行能力也需密切關注。
2)高爐爐頂均壓煤氣放散全回收技術
目前針對重點鋼鐵產能區域空氣質量一氧化碳因子居高不下的現狀,重點區域內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過程中對於高爐爐頂均壓煤氣放散要求實施全回收改造,利用引射器技術實現對放散煤氣的全部收集淨化儲存。解決了此節點應用非全回收技術造成的部分一氧化碳與主要大氣汙染物的排放問題。
3)爐窯末端脫硫治理技術
針對當前高爐煤氣源頭減排措施尚未在行業全面推廣的現狀,為了達到國家超低排放政策檔案與地標中對於高爐熱風爐、軋鋼加熱爐排口二氧化硫50mg/m3的限值要求,唐山、邯鄲市等重點區域企業採用小蘇打噴射與固定床幹法脫硫等技術實現對燃用高爐煤氣排放二氧化硫的末端處理,下一步應關注此類工藝的執行穩定性、脫硫劑使用壽命與固廢合規處置問題。
(2)無組織管控治一體化關鍵技術
鋼鐵企業在超低排放改造過程中不斷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透過建立智慧環保監測管控平臺,將主要排放口線上監測資料、環保設施執行資料與生產資料聯動管控,在主控系統中可隨時調取生產設施與環保設施、線上監測實時資料。以大資料、影片流監控、機器視覺、源解析、擴散模擬、汙染源清單、智慧反饋等技術為依託,開展全廠無組織塵源點的清單化管理,透過智慧化管理手段全面提升企業環保績效管理水平。
二、2022年發展展望
1、政策方面
隨著全國範圍內差異化水電價與績效分級管控差異化限產措施的嚴格執行,除重點區域超低排放改造繼續增效提速外,其他區域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工作也將陸續開啟,全流程改造完成企業數量在2021年基礎上繼續實現穩步增長。各地市鋼鐵企業績效分級結果將對企業產能發揮產生重要影響,線上資料歸真與分散式管控系統聯網促使鋼鐵企業依法依規落實停限產,強化企業落實“四真”超低改造要求,切實高質量完成超低排放的思想意識。同時,減汙降碳協同發展理念也將貫穿環保改造始終,除精益化開展現有組織末端治理設施提標改造外,還將進一步創新發展源頭減排工藝,在超低排放改造的同時落實“雙碳”管理要求。
2022年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將依託《排汙許可管理條例》細則,在鋼鐵企業執法檢查中加入依法依規落實排汙許可制度、持證排汙的專項核查要求。同時,對線上設施運維管理不規範導致的排放資料失真、汙染防治設施配套與達標排放水平不符、不落實重汙染天氣績效分級要求等情形進行解剖式執法,以高壓政策與執法檢查倒逼鋼鐵企業轉型升級,走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
2、市場方面
2022年底前,除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顯進展,60%左右產能完成改造外,其他區域鋼企的超低排放改造程序也將根據區域時限要求陸續開啟並迅速推進。隨著各地超低排放差異化水電價的實質推行以及績效分級、差異化管控政策的深入執行,環保治理的市場空間將得到進一步釋放,依託重點區域已公示企業的超低排放改造經驗,成熟的有組織治理技術、無組織管控措施搭建與智慧化監控監管體系的建設將成為下游環保治理、環境監測與智慧化平臺建立等企業開拓市場的重要依託。
同時,在國家碳達峰與碳中和政策推行的大背景下,源頭減排技術的創新應用對鋼企實現減汙降碳協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煤氣零放散、燒結煙氣迴圈等清潔生產工藝的實施也為下游節能環保企業創造更多的市場機會。高續航電動重卡、氫能源貨車等新能源車輛的需求量也隨著超低排放改造步入2022年這一新的歷史時期。
3、技術方面
2022年,除高爐煤氣精脫硫等不同先進工藝路線繼續驗證穩定達標能力外,高爐煤氣零放散、軋鋼加熱爐換向反吹、燒結煙氣內迴圈、環保智慧管控系統等主要大氣汙染物的源頭減量與智慧化管控措施,也將成為鋼鐵企業實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的重點提升項。
免責宣告: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資訊平臺聯絡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