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受訪專家: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主任 陶 然
本報記者 李珍玉
如今,很多家長都為孩子有厭學情緒而頭疼。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吉爾平演講中曾提到:“如果孩子學習沒動力,就帶他去三個地方,這比打罵更有效。”她提到的三個地方分別是火車站、地鐵站、飛機場,原因是孩子在這裡能看到生活百態(光鮮與不易),領悟到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激發自身動力。
對於這個觀點,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主任陶然很認同。他表示,想讓孩子心靈受到觸動,就要讓他體驗。孩子多到這三個地方體驗,用心觀察行色匆匆的路人,一定程度上能觸動內心。一位韓國心理老師做過類似體驗練習:他讓孩子們暑假拍攝各自家長的一天,然後談感想。很多學生表示,看到父母的工作狀態後,才明白他們究竟承受了怎樣的艱辛。上了一天班,回家還得照顧老小,非常不易。自己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更好地應對社會競爭,報答父母。
陶然說,孩子厭學有多種原因。近些年,心理和家庭教育因素對孩子厭學情緒的影響日益明顯。一方面,孩子會有心理的不成熟。比如,不適應新的學習環境;青春期逆反,學習目的不明確;沉迷網路,不能自控;自感競爭壓力過大,產生焦慮、抑鬱情緒。另一方面,家長教育不得法。比如,教育中過多批評指責,造成孩子自卑;總是控制,孩子自我成長受壓抑;家庭不和睦,父愛或母愛缺失,引發孩子學習動力不足。
從家庭教育方面講,關鍵要平衡好民主和權威的關係。孩子厭學,歸根結底是家庭關係沒有處理好,該民主的地方太專橫,對孩子打擊過大。陶然說,在孩子的興趣愛好、專業選擇方面,家長應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經常有厭學的大學生來做心理輔導,都是因為所學專業違背心願,學習沒有動力。去年一項調查顯示,86%的中國大學生,其志願都是家長填的。年紀小些的,家長報了各種輔導班,如果孩子不喜歡,全是硬著頭皮勉強學。厭學的孩子一般智商都很高,就是輸在精神動力上。如果家長總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壓制孩子,孩子從怕到躲避,從冷戰到對著幹,就不可能很好地成長。如果用民主方式和孩子商量探討,孩子就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或潛質,從被動不願意學,變為主動學。
國際教育學界在家庭教育中強調權威和珍惜兩種關係。權威關係是讓孩子遵守規則。比如行為習慣、倫理道德和家庭規矩,家長必須立威,作息時間、上網時間、自己整理房間,都要有約束。珍惜關係指一家人相處要互相珍惜,互相滋養,給予理解、支援與愛,才會充滿力量。如果有學不好的課程,家長不要總是指責批評,可以關心地問問孩子:“是不是壓力很大,哪方面不行咱們想辦法?”這就是民主協商。如果總學不好某門課,壓力特別大,家長可以說說自己上學時有什麼偏科,怎麼苦惱,又是怎麼克服的,與孩子共情。如果實在學不好,也可以告訴孩子,將來可以找個與這門功課無關的行業,給孩子減壓。孩子得到家長的理解,心情放鬆了,反而更願意主動努力,有所進步。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