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大咖美泉,賞美泉美文!
袁大頭應該是老百姓最熟悉的一種錢幣了,這並不全是因為近些年錢幣熱的推動,其實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家裡藏有袁大頭銀幣的很多都是準備融掉打首飾的,有時候僱工幹活沒有更多現金,也會拿大頭當工錢給的。因此老百姓大多對於袁大頭都是知道的。過去由於我們的銀行對於老銀幣是一種只收不出的政策,導致老百姓手中大量的銀幣都是以極低的價錢——十塊錢一枚迴流到銀行。民間老銀幣的數量時至今日已經少了很多,這其中也包括數量曾經巨大的袁大頭。
袁大頭實際上是對民國年代所發行的袁世凱像嘉禾銀幣的俗稱,就是因為上面鑄有袁世凱的側面光頭像,其實這個側面像並不很像袁世凱真實的樣子。而且讓人感覺過於臃腫肥碩,缺少了風雲人物的英雄之氣。不過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曾經歷史上還鑄造過一種袁大頭,上面的袁世凱頭像卻和本人十分接近。它就是袁像銀幣的第一個版本——七分面袁像銀幣。
北京誠軒拍賣2021年秋季拍賣會機制幣專場,民國三年袁世凱像七分臉壹圓銀幣樣幣以170.2萬成交。
民國三年,北洋政府決定頒佈國幣條例,以銀本位制作為貨幣制度,發行銀幣。此種銀幣效仿西方以國家元首頭像作為錢幣圖案的慣例,以當時的民國大總統袁世凱作為銀幣主要圖案,最初設計的是袁的半側面頭像,也就是俗稱的七分面,以此鑄造了少量樣幣。
據記載:袁像銀幣“由義大利籍總雕刻師路易·喬治(Luigi Giorgi)操刀設計制模。喬治之前未見過袁世凱本人,乃以照片為樣進行雕刻,喬治在七分臉完版後親自攜帶樣幣赴北京晉見袁世凱,呈覽時卻發現袁世凱本人並非像照片上那樣蒼老瘦削,所雕的七分臉肖像與袁世凱本人神采差異較大,無法顯示袁世凱的強人形象而未受讚賞。喬治於是請求重新雕刻,袁世凱同意這一要求,並坐下併為其擺好姿態。喬治重新雕刻的肖像便是後來通用的側面像,並在民國三、八、九、十年等鑄幣上得到廣泛應用。”
這次改版便是我們今天人所熟知的側面袁像的版本了。這個版本倒是十分的富態,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十分的油膩。把當時政府官員那種肥頭大耳,庸腫無能表現的淋漓盡致。因此民間給它一個袁大頭的渾號也是相當有道理的。
更有意思的是,2011為慶祝建黨90週年而上映的電影《建黨偉業》中,袁世凱這一歷史人物的由香港著名影星周潤發扮演。如果我們把袁像七分面銀幣、袁世凱本人照片和周潤發放在一起比較,你會不會感覺周潤發演的袁世凱和長相都十分的傳神呢?
歷史上也曾鑄造有其它版本的袁像金銀幣,大家看看哪個更像袁本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