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由術在古代又被稱為巫術,是一項崇高的職業,它曾經是軒轅黃帝所賜的一個官名。當時能施行祝由之術的都是一些文化層次較高的人,他們都十分的受人尊敬。
祝由術是包括中草藥在內的,借符咒禁禳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本法在中國廣為流傳,多由師傅帶徒弟的方法,口傳心授。
“學了祝由科,看病不用藥”,這句話長期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按《歷代職官表》所載,祝由術在周代至唐代以前的官方醫療機構中都沒有提到,但是在唐代的“太醫署”中卻是四大科之一,從唐代以後到明代以前,祝由術的名稱又不見於官方記載了。
明代的最高醫療機構“太醫院”又重新出現了祝由術,祝由術又得到了最高醫療機構的承認和扶持。在新中國成立以前乃至現在,在缺醫少藥的農村地區,一些民間郎中走村串戶行醫治病使用的就是祝由術。甚至在繁華似錦的現代化大都市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華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陵所在的陝北地區,祝由術曾經相當盛行。
祝由之法,《黃帝內經》也有載:“先巫知百病之勝,先知其病所從生者,可祝而已也。又移精變氣論,岐伯雲:古恬澹之世,邪不能深入,故可移精祝由而已。今人虛邪賊風,內著五藏骨髓,外傷空竅肌膚,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由此觀之,則祝由之法亦不過因其病情之所由,而宣意導氣,以釋疑而解惑。此亦必病之輕者,或有感應之理。若果病機深重,亦不能有效也。古法今已不傳,近所傳符咒之術,間有小效,而病之大者,全不見功。蓋岐伯之時已然,況後世哉?存而不論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