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當中有著無數的天體,它們組成了璀璨的星空。曾經因為人類的探索技術有限,所以只能探測距離我們較近的行星“兄弟”。隨著航天科技的進步,我們的探索範圍拓展到了更遠的地方,這裡的天體與我們心中的天體形象相差甚遠。
70億公里外的探測器,傳回了人類所探訪的最遙遠小行星的驚人影象,科學家表示:“從未見過如此星體”。究竟是什麼模樣的天體讓科學家如此震驚?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又有多遠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神奇的MU69到底藏著什麼秘密吧。
造型奇特的星體
在正式瞭解這顆造型奇特的小行星之前,先為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拍攝照片的攝影師。這位“攝影師”是來自美國的“新視野號”,也可以稱為新地平線號探測器,它於2006年1月開始服役,迄今為止已經工作了16年了,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攝影師。
新視野號的主要任務是探訪冥王星及其衛星,在探測結束之後再前往柯伊伯帶去探測那裡的小行星群。直到2020年的7月8日,新視野號已經飛行了約70億公里,飛行至距離地球66億公里外的位置時,它造訪了人類迄今為止探訪的最遙遠小行星“天涯海角”,也可以稱為MU69。
值得一提的是,傳回的影象顯示,MU69明顯“不走尋常路”,因為長相非常的奇葩,與過去人類見到的宇宙天體都不一樣。從圖片上可以看出,MU69長得不太立體,看上去非常的扁,更重要的是它像是由“兩個天體”共同組成的,像是一個雪人。當然不少中國網友認為這個奇葩的小行星,長得更像“葫蘆”,還調侃說不定是宇宙當中孕育的“葫蘆娃”。
MU69最早被人類發現是在1997年的6月3日,由我國的天文學家朱進在河北省的興隆觀測基地發現。到了2002年時,國際小行星中心才正式給這顆行星編號為9668。而到了2008年時,國家天文臺經過申請被批准後,給這顆小行星起了個浪漫的中國名字叫做“天涯海角星”。
確實,從它與地球之間遙遠的距離來看,天涯海角這四個字很符合它的位置特徵。MU69的表面是淡紅色的,從照片來看,組成它的兩個部分大小不一,並且都算不上是“球體”,因為非常的扁平,像是來自二維空間一樣。科學家們稱如此形態的星體是從未被發現過的,它的這兩個部分為不對稱的葉狀結構,至於為什麼會長成這種樣子,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相關資料使科學家推測:
該形狀結構應該是在一個 “溫和”的動力學環境下形成的,例如可能是由相互繞轉的雙小行星以非常緩慢的速度相互靠近接觸形成的,但不清楚什麼樣的機制能夠將其角動量耗散掉。
MU69的總長度約為31公里,最寬的部位大概19公里。初步觀測它並沒有自己的衛星,並且其表面的淡紅色和柯伊伯帶內的天體非常類似。許多科學家認為它可能屬於“相接雙星”,畢竟MU69的兩個構成部分顏色幾乎一模一樣。
“這是一顆完美的‘相接雙星’。”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行星天文學家 Michele Bannister 說,“在成千上萬的經典小天體中,這是一個華麗的選擇。”
至於為什麼MU69呈現出了淡紅色,而不是雪白的顏色,新視野號的科學家表示是陽光照射其表面冰面之後的成果。並且指出,雖然不是雪白的,但不可否認的是MU69的表面一定有著厚厚的冰層,這些冰層的明暗程度不一,導致反射的光線也不一樣,最終改變了它的顏色。
此外,因為MU69所處的柯伊伯帶當中異常的寒冷,所以就意味著自太陽系形成以來,它一直保持著比較原始的狀態,因此對人類研究太陽系的歷史有著重要的作用。從新視野號傳送回來的影象來看,這顆小行星的表面撞擊坑還是比較少的,可見其受“干擾”程度比較低。
小行星表面環境的演化
人類之所以不遠萬里,也要讓探測器去造訪這顆小行星,是因為這裡的小行星對於我們追溯太陽系起源,甚至是地球的起源都能提供豐富的資訊。想象一下,在40多億年以來,柯伊伯帶內的小行星們基本沒有變化,厚厚的冰層封住了它們的“容顏”,使得其看起來一如當年。因此,人類如果可以得到更加詳細的資料,就能窺見40多億年以前的太陽系到底發現了什麼,這難道不令人激動嗎?
不過,科學家指出,小行星的表面環境還是會發生變化的,具體要看形成的時間,而這種表面環境的改造機制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瞬時改造,另外一種則是長期改造。
首先是瞬時改造,其中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撞擊事件,第二則是潮汐效應。上文中介紹MU69的基本情況時有提到,它表面的撞擊坑還是比較少的,立體相機的觀測結果顯示最明顯的撞擊坑直徑大小約為7公里,深度則小於兩公里。所以從這一情況來看,MU69受撞擊的影響還是比較小的。
潮汐效應則指的是當小行星路過較大的行星時,會受到其強大的引力,從而改變自己的表面環境,甚至說光學特性都會有所改變。從MU69所處的柯伊伯帶來看,附近鮮少有大質量行星路過,所以潮汐效應對它的影響應該也不太大。
其次就是長期改造機制了,我們常說“美人難敵歲月”,小行星也是如此,其誕生的時間越久,受到長期改造機制的影響就會越大。在這一機制當中包括YORP效應、太空風化、熱疲勞和靜電懸浮三個方面。
以太空風化為例,因為像MU69這類小行星一般是沒有大氣層的,這就意味著其表面沒有任何“保護層”。所以不論是太空之中的帶電粒子流轟擊還是小隕石的撞擊,都會改變其表面特徵。
可見,小行星的表面環境還是會有細微變化的。不過相較於大質量行星而言,小行星的狀態明顯更加原始,因此能夠提供給人類更加古老和真實的資料,這也是我們一定要去探索小行星的原因。
太陽系內的其他小天體
其實除了新視野號造訪的MU69以外,人類在這些年也嘗試過研究其他太陽系內的小天體。不論是使用望遠鏡進行觀測,還是直接使用探測器前往,總之到最後都獲得了一定的成果。
上文之中,大家對MU69最深的印象應該是源於它奇特的造型,畢竟天體在我們心中大部分都是球形的,哪怕有些球形不太規則,也不會像這一顆這樣奇怪。但是隨著更多小行星被人類發現,其形狀就向我們展示了宇宙的“創造力”到底有多強。
比如說美國OSIRIS-REx探測器發現的B型小行星,這顆小行星是該探測器與2018年12月3日發現的,給其命名為Bennu。從傳回來的影象來看,這顆小行星的外形也很奇葩,就像是一個陀螺一樣,如果它能像磁星那樣“旋轉跳躍”,就完全是陀螺精在世了。
Bennu的平均直徑為490m,自轉週期4.296h,平均密度1.19g/cm3 ,反照率 0.044,孔隙率50%~60%,這表明Bennu很可能也是一顆碎石堆結構小行星。
此外還有不少小行星也被留存了影像,在這裡就不贅述了。還需要介紹一下另外一種很重要的小天體,就是彗星。提及彗星,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大概就是“彗星撞地球”事件的傳言了。實際上,很早人類對於彗星就有了認識,比如我國的《史記》當中就有這樣的描述,“始皇七年,彗星先出東方,見北方,五月見西方……”。
彗星因為自己獨特的性質,使其成為太陽系當中的時間膠囊。在迄今為止發現的彗星之中,人類最熟悉的就是哈雷彗星了,這一彗星正是源於柯伊伯帶,其執行週期大概是76年。
在2014年時,歐洲航天局發射的羅塞塔號傳回了好訊息,這一探測器實現了人類登陸彗星的夢想,被登陸的彗星是1969年時蘇聯科學家丘留莫夫發現的67P。讓人意外的是,67P和MU69的形狀非常相似,都是由雙葉形結構組成的。
新視野號的其他發現
值得一提的是,新視野號作為經驗豐富的攝影師,除了傳送回了有關最遠小行星MU69的相關影象資訊以外,對首要探測目標冥王星以及它的衛星卡戎,也進行了詳細的探測。
透過新視野號傳送回的照片能夠看出,冥王星因為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很遠,反而讓其形成了與眾不同的外貌。首先當然就是其表面的冰川和廣闊的冰海了,看起來非常的壯觀。
其次是在2015年7月傳回的照片當中,展現了冥王星表面存在著一個“心型”,這顆愛心的跨度達到了2000千米,科學家判斷應該是由液化氮冷凍組成的,給其命名為湯博斑。
此外,新視野號在2015年探測時也造訪了卡戎,最近時的距離僅有27000千米。其實人類對於一顆衛星之所以表現得如此關注,是因為多年之前的誤會。過去的探測科技十分有限,所以對於行星的質量大小大多都是推算出來的,不少人可能還記得當年上學的時候學習的明明是太陽系記憶體在著九大行星,可是到後來官方說法就變成八大行星了。
這並不是錯覺,從前確實有九大行星,其中就有新視野號探訪的冥王星。不過後來科學家發現冥王星的質量計算出現了明顯的錯誤,因此它慘遭降級,被踢出了九大行星,而在它身邊與之共舞的卡戎對這件事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78年,當冥衛一卡戎被發現後,美國天文學家詹姆斯·克里斯蒂透過冥王星和卡戎之間的引力,才第一次正確測算出冥王星的質量,結果證明冥王星的質量僅為地球的0.2%。
當我們對比卡戎和冥王星之間的大小差異時就會發現,卡戎的直徑已經超過了冥王星的半徑,質量也達到了冥王星的八分之一左右。因此,它看上去並不像是冥王星的衛星,反而像是陪伴冥王星一起旋轉的兄弟,許多科學家此前就將其判定成了雙星系統。
以地球的守護者月球為例,其質量只有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左右,所以能被地球牢牢地潮汐鎖定。而卡戎和冥王星之間的潮汐鎖定卻是相互的,二者都是以固定的一面朝著對方。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說月球和地球是這樣的關係,那麼地球上就永遠有一半的人類看不見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