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秋節。這個節日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僅次於春節。近幾年來,節日來臨前基本能夠寫一篇相關文字以述往思來,六年來竟然寫出了不同的四篇文字。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將這些文字集納在一起,既有敝帚自珍之意,同時奉獻給我的朋友們參考。許秉智 謹記於2021年中秋節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嫦娥
又到中秋節。此時如果拋開這個節日去聊生活的其他話題,那顯然不合時宜。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中國人近些年來對於中秋節文化意味的感受,其濃烈程度從來沒有像如今這樣熾熱。然而,這個題目如今又讓筆者不知該如何說起,才能透露出一些新意——在以往的三個中秋節裡,我可已經就中秋節生髮的生活感慨寫過三篇短文啊。面對今年的中秋節,我又該說些什麼呢?
自從中秋節被賦予特定的文化意義後,此後的每個農曆八月十五日這一天,都會被人們重新詮釋其內涵。李白有李白的感受,蘇東坡有蘇東坡的解讀;唐朝人詠歎圓月有宏大威武的大唐氣象,自然也與漢朝人描寫圓月的純樸清新之風各異,儘管兩者各臻其美各擅勝場。如此想來,現代人對中秋節的感知,自然也會因時代及觀念的不同而發生細微的變異。即使如筆者同一人,儘管在過去的三年裡分別陳述了中秋節的感慨,而面對今年的這個節日,還是會有些許差別。由此還可以揣想,明年的中秋節,我們將還會有什麼不同的感受呢?
先賢時哲們寫就的借中秋節抒懷的詩詞歌賦著實不少,其中傷離別和感喟時光流逝這兩大主題,基本貫穿了這些文學作品。就拿和咱山東有關的兩首詞來說吧。公元1076年中秋節,蘇東坡在密州(今濰坊諸城)寫下了那首千古名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首《水調歌頭》吟誦的主題為前者,所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也。在蘇東坡寫下此詞後近一百年,中國的北方已經淪陷,咱山東人辛棄疾為抗擊侵略者而客居南京,1174年的中秋節,他感慨自己身既老去而功業難成,也寫下了一首千古名篇,詞牌叫《太常引》。詞中說:“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他在詞中問月裡的嫦娥:我還沒做成事呢,可這白髮為何卻在瘋長?於是他想乘風飛起,從空中巡視大好河山,更想把月中的桂樹砍掉,讓人世間享受更多清光。這是何等豪爽的氣勢、何等高尚的理想、以及何等瑰麗的境界啊!百年間誕生的這兩首詠中秋名篇前後輝映,在豐富中秋節文化內涵的同時,沾溉了一代代後人的心靈。
生離死別向來是人生必須直面的現實。如今科學昌明技術發達,一般來說生離之苦基本成為歷史,有順達的交通和通訊,天涯若比鄰的夢想業已成真。然而,時光荏苒逝者如斯,時間的一維性卻仍然是無法改變的科學法則,所謂時光穿越回到以往,仍然僅僅侷限在科幻的場景中。面對即將來臨的又一箇中秋之夜,再次吟詠諷誦先賢的這兩首絕妙好詞,或許能給生活帶來一點富有哲思的詩意。 文/許秉智 2021年中秋節
明月在天,更在每個人的心裡
又到中秋。年年歲歲都是那輪圓月,但歲歲年年的感受卻因各人的年齡、修養及閱歷的不同而不相雷同。月亮或圓滿或缺失,心境或低迴或高昂,然而月依舊是月。不增不減,高高掛天而無語,俯視著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中國文化中月亮的意象承載了太多的內涵。“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詩經裡的《月出》篇以明月起興,帶出悽美的境界,開兩千年詠月詩的先河。此後月亮這個意象逐漸被髮揮到極致。
有婉約之月:“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有豪放之月:“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有動感之月:“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有靜謐之月:“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有憂思之月:“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有朗暢之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有悽美之月:“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有滄涼之月:“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更有昂揚奮進之月:“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也有靜觀自得之月:“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明新月人歸後”。還有情人相依之月:“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也有離別相思之月:“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其實月亮不僅是文學中的意象,更有哲學意味蘊含其中。佛學裡有以手指月的故事,大意是說用手指月,月亮才是本體,好多人卻錯把手指當成月亮。佛學還有一句著名的偈語,千里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大意是說人人都有智慧,別讓迷障遮住了你的眼。
說了這麼多月的故事,其實還是為了期盼今年的中秋之月。一萬個人,便有一萬個中秋圓月。或懷遠人,或思故人,你儘可在月下抒發自己的情感,但是更需珍惜當下的團圓。與家人團聚,與親人對坐,儘管只是短暫,但期盼這短暫在心裡變成永恆。
兩千多年前的屈原曾發出千古一問:“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這是科學的尋覓,更是哲學的求索。時至今日,仍然沒有確切的答案,或許答案就在每個人的內心吧。就連蘇東坡不是也說:“明月幾時有”嗎?今年中秋節,且把酒問天,撫慰一番勞累的心吧。 文/許秉智 2020年中秋節
明月秋思
又是一年月圓時。
每到這個節日,我們的情思都是那樣細膩而纏綿,我們的感受都是那樣深沉而低徊。言不盡意,書不盡言,唯有獨坐月下,享受那份清冷中的狐寂,從中體味人生的悲歡離合,感受生命的律動與輪迴。每個人的感受是鮮活而獨特的,卻也是古今共通的。種種微妙的人生體驗,其實早已被先哲用詩意的文字表達殆盡,後來無數文字多是狗尾續貂。且讓我們隨著先賢的文字,一起體味一番明月秋思吧。
先回到1300多年前的唐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是高官張九齡的中秋思緒,寄託了長年遊宦羈旅異地的思鄉情。比張九齡稍年長的張若虛,幾乎在同時也吟詠出“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千古名句。放浪形骸的李白在月圓之夜,則“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在動極歸靜之時,這位長年漂泊的遊子則低聲吟誦:“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杜甫畢生都想致君堯舜,無奈仕途坎坷,月圓之夜他思念愛妻:“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估計老杜寫完此詩後已經潸然淚下;他還思念自己的弟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這又是何等的傷心慘烈。到了晚唐大詩人李商隱手裡,月圓之夜正切痛他傷心之處,於是誕生了以下名篇:“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大約又過了 200多年,蘇東坡一曲《水調歌頭》,唱盡無限中秋情思:“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首詞將哲理與詩情融為一體,將遠古的幽思與未來的寄託合為一處,遂成千古絕唱。陰晴圓缺乃天地之常態,悲歡離合乃人生的常態。今夜仰觀一輪圓月,這些先賢的文字,或許對你會有所啟迪。 文/許秉智 2017年中秋節
明月幾時有
今天中秋節。
在天地開始內斂,在萬木行將凋落之時,讓我們開始懷人,開始思念遠方;開始懷想悠遠的過去,開始揣想遙遠的未來;開始體味悲歡離合,開始思索生命的內涵與意義……
於是在940年前,在離咱青島僅百餘公里的濰坊的諸城,誕生了這兩句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千古一問,問天問地問人心。問得是那麼直指肺腑,問得是那麼滄涼悲壯,問得又是那麼無奈與悵惘。近千年沒有答案,哪怕科技發展到如此先進的當今,仍然無法回應蘇東坡的悠遠遐思——人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這千古一問或許永遠沒有答案。但這對天一問,卻涵蓋了無窮的哲學意味和歷史滄桑感。在今後無數箇中秋節,這一問也必將一直問下去,真到天老地荒。
如此有哲學意味的一首詞,竟然在寫在離我們近在咫尺的諸城?這就史為證。
940年前,也就是公元1076年的中秋節這天,正在密州(今諸城)任知州的蘇東坡“歡飲達旦”,開始思念在遠方的弟弟蘇轍,於是成就了這首千古名篇。“蘇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誠哉斯言。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從這種意義上講,中秋節是團圓節日——儘管其它傳統節日也重視團圓,卻從來沒有像中秋節這樣急迫。於是乎,一切中秋民俗都與團圓發生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比如吃月餅,比如賞月拜月。
春夏秋冬對應元亨利貞,中秋正是收穫的季節。一輪圓月懸天掛,地上萬物始作成。本該多麼美好的時節啊,然而月的圓缺本為常態,月圓之後必為月缺;家人團聚僅為暫時,團圓之後難逃離別。正因如此,東坡呼號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多麼酣暢淋漓!多麼深著痛快!
今天中秋節。940年前那個中秋節,蘇東坡在諸城發出了千古一問;940年後的中秋節,我們會想著什麼呢?且與親人把酒言歡,仰觀明月,一同珍惜這短暫,卻同樣可以將短暫變成永恆的團圓吧。文 許秉智 2016年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