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拿下良港經營權,成為我國運輸石油的又一途徑。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只拿下這一港口43年的經營權,但是獲得了91%的利潤。在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1.繼馬六甲海峽的又一良港
要知道,現如今我國在石油資源上主要就是靠著向國外進口來滿足,而在這其中,中東、伊朗等地區都是進口這一資源較好的選擇。
也正是因此,使得我國進口的石油,有80%是需要途經馬六甲海峽的。
但是在該海峽上,駐紮著許多美國人員。所以為了保證國內的石油資源順利運輸,當務之急是需要找到一個港口來代替該海峽,以防止出現其他狀況。
而這一替代港口就是瓜達爾港,它不僅可以作為國內運輸石油的港口,而且還可以讓我國部分的石油運輸的路程縮短85%。
然而在我國看中這一港口的同時,其他國家也有同樣的想法。在這其中,就包括美國。據瞭解,當時美國的Uncol公司對該港口有一個巨大的設想。
該企業想要拿下這一港口,打通從土庫曼的油田到巴基斯坦的馬爾坦。這樣一來,不僅中間途經的地區,可以實現石油的買賣,最關鍵的是,建成之後,這一港口就可以將石油順利地輸送到日韓等國。
可以說,該企業的這一計劃一旦成功確實可以讓它賺到不少錢,但是這一專案,只靠投資的17億美元是無法實現的。也正是因此,該國的這一專案就這樣擱置了。
2.中國拿下經營權,91%利潤歸國內
而到了21世紀之後,瓜達爾港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發現。同時,因為該港口是巴基斯坦花費300萬英鎊買下來的,所以它也迫切地想從中獲得利益。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該國主動請求我國,希望能對該港口進行建設。據瞭解,此次專案我國共出資80%,花費的金額就達到了600億。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專案在2002年時開工,我國在2005年時就完成了一期的工程。然而在2006年,我國卻在第二輪的競標中敗給了新加坡。
不僅如此,就連之後40年的經營權也交給了該國。
只不過,新加坡最後還是未能如願,這一港口的建設和經營權還是歸我國所有。
實際上,這主要就是因為,新加坡拿下這一港口,主要就是為了守住自己的利益。要知道,該國每年的財政收入中,有很大一筆收入都是來自於馬六甲,所以一旦中國找到其他的港口運輸資源時,那麼就會讓該國減少一定的收入。
同時,中美雙方都途經這一港口時,新加坡還能從中賺到額外的資金,所以對於它來說,為了不讓日後的收入減少,該國只能搶佔瓜達爾港經營權的名額。
也正是因此,在新加坡接手這一專案之後,一直都是處於荒廢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巴基斯自然是不樂意的,於是該國取消了與新加坡的合作,最終的修建和經營還是回到中國手裡。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不僅拿下了43年的港口經營權,而且港口在經營過程中,91%的利潤都會歸於我國。
由此來看,在經歷了一些波折之後,最終還是我國獲得了瓜達爾港的經營權。而在經歷14年的修建之後,該港口也終於開始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