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國足球第一次打進世界盃決賽圈,有幸受韓國三星集團邀請觀摩了中國隊小組賽。
當時的韓國首都還叫“漢城”。
2005年1月19日,韓國漢城市市長李明博舉行記者招待會,宣佈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
李明博解釋說,絕大多數國家都將“Seoul”按照與英文標記相似的發音來稱呼,隨著韓中兩國的往來與交流日益頻繁,“漢城”名稱造成的混亂越來越多。
漢城市經過一年多的意見徵求,確定用新的中文名稱“首爾”取代“漢城”。
首爾兩個字在韓語中就是首都的意思。
因為當時大家既不想保留被日本統治的記憶,也不想恢復古時候對中國稱臣的記憶,沒有名字可以用,就直接改名為首爾。
首爾從朝鮮三國時期的百濟國都慰禮城始建,就開始了它在朝鮮半島上作為首都或重要城市的地位,此後,今日的首爾一直都是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家必爭之地。
統一新羅時代,開始定名為“漢陽”。
高麗王朝時期將漢陽定為南京,於高麗文宗23年(即1068年)時命名[12],到恭愍王時的1356年,開始遷都往南京,但其後中斷。此後,
在禑王、恭讓王時亦再提及過遷都南京的事。
1392年,朝鮮太祖李成桂在開京(今開城)建立朝鮮王朝,1394年遷都漢陽並將漢陽改為“漢城”。
韓國為何要改稱本國首都“漢城”的中文名字?
韓國漢城市市長李明博等韓國官方人員的解釋比較牽強。
因為即使改換了“漢城”漢語的名稱為“首爾”,也存在著翻譯上及使用習慣上的混亂問題。因為漢語中的外國地名也不都是以發音為根據翻譯的,如英國的牛津、劍橋等並非完全是音譯,美國的鹽湖城(SsltLakeCity)、阿肯色州的小石城(LittleRock)等完全是意譯。
“漢城”的稱呼則沿用了韓國古代歷史王朝的用法。
1394年,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遷移到了漢陽,正式命名為漢城(Hansung)。
漢城這一名稱在漢語中至今已經使用了六百多年。
二戰結束以後,韓國將漢城稱為韓國語的“首都”(Sieur),英文音譯為Seoul,但是韓國的書面漢字仍然寫作漢城。
韓國改換首都的漢語名稱絕非像表面上解釋的那樣簡單,它包含深刻的原因和其他方面複雜的考慮。
隨著19世紀末民族主義的崛起,韓國國內就出現了不能正確認識本民族文化和客觀評價中國文化對韓國民族文化的影響,而擺脫漢語文化影響的思潮。
韓國在二戰以後,民族主義思潮進一步發展,曾以法律規定,以韓國的表音字為專用文字。
從1970年起,韓國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
隨著韓國經濟的崛起,這種極端的民族主義情緒進一步發展,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召開之前,韓國政府曾經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漢字標記,以強調韓國的民族文化。
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總統才下令部分解除對漢字使用的限制。
但對於這種解禁措施,韓國國內也存在著激烈的反對勢力,他們擔心這種措施將導致漢字的泛濫與韓國文字的消亡。
從某種意義上說,韓國改稱“漢城”的中文名字是本國民族主義在新形勢下的延續和發展的表現。
“漢城”是中國人幾百年前至今一直習慣稱謂的名字。
雖然它由韓國古代的先人所起,但現代的韓國人總覺得不是本國的名稱,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的漢朝。
對於漢朝,一些韓國人又缺乏正確的歷史觀,認為漢武帝在朝鮮(專題,相簿)設立的四個郡是對朝鮮半島的侵略。
去除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對朝鮮民族文化的產生、發展產生的影響才是根本原因。
不過,人家怎麼改?怎麼叫?就像家長給孩子改名字一樣,是人家的自由和權利,沒必要說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