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等習俗。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描寫月的詩句也很多,古人都有寄月抒情的。
《靜夜思》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釋義: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我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古時由於交通不便利都是坐船或者是馬車。每次的分別都不知道下一次見面會是什麼時候。每次的一分別都有可能是幾年幾年的,甚至有可能一分別就是一生。而古人也表達內心的思念的唯一方式也就是寫信了,但是也是好幾個月甚至很久才能收到。再看看現在的我們特別的幸福了。由於科技的進步,只要想家人了都可以拿出手機視個頻打個電話等。也沒有了交通上的困難我們可以一張機票、高鐵票、火車票就能回到家裡與家人團聚。
接下來和大家說說中秋節的傳說吧~
中秋節的由來
相傳,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不是天逢元帥哦)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藥後,飛到月宮。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的寫照。後來,嫦娥向丈夫傾訴懊悔說:“明天乃月圓之候,你用麵粉作丸,團如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後再連續呼喚我的名字。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翌日,后羿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屆時嫦娥果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為了紀念嫦娥,也就有了中秋節。
為什麼要吃月餅?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訊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最後祝家人朋友們,中秋節團團圓圓,月圓餅圓人更團圓;快快樂樂中秋節,明月圓圓幸福無限;歡歡喜喜中秋節,月餅甜甜喜事連連,中秋快樂!天天快樂!
喜歡點贊加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