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分外明。似乎每年的中秋,蘇軾都在思念著弟弟蘇轍,成年之後總是聚少離多,這是很無奈的事啊。
中秋是中國人非常看重的傳統節日,蘇軾的一首《水調歌頭》成就了中秋詩詞的代表佳作,很多人能想到的第一首代表中秋心情的詩詞,就是“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一想到送給親友的祝福也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正是蘇軾在熙寧九年(1076年)的中秋之夜寫給遠方弟弟的一首詞。
難得月圓人亦圓
就在創作這首千古名作《水調歌頭》之後不久,蘇軾兄弟終於得到了團聚的機會。
這年的冬天,蘇軾得到前往河中府任職的命令,於是離開密州開始南下,第二年春天,蘇轍自京師出發去迎接,兄弟兩人再一同赴京師,還未到達,蘇軾又奉命改任徐州。於是四月,蘇轍又跟隨兄長一同來徐州任上,這一次兄弟倆久別重聚,蘇轍一直住到中秋以後才離去。
1077年的中秋,蘇軾終於達成願望,和蘇轍攜手共賞一輪明月,這是七年來,兄弟倆人第一次合體過中秋,終於可以把酒言歡,同賞明月,而不再吟誦“千里共嬋娟”了。
這個中秋夜,賓朋滿座,兄弟倆詩詞相和,蘇轍有詞《水調歌頭》(徐州中秋)記述,蘇軾則寫下一首小詞《陽關曲》(中秋月)。因為蘇轍的詞寫得詳細,當時場景經過記述很清楚,可以瞭解前情後果。我們就先看一看弟弟的詞。
大意是:我們離別得太久了,已經是七個中秋不能相聚。去年的今天在東武之地,我望著明月,愁緒萬千。沒想到今日能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古汴河上,一同去涼州遊玩。
一路有鼓樂來助興,驚起汀上的鴻雁。席間的來賓,個個身著華麗的衣衫,都是貴客,可惜月亮無情,卻不肯為人留下而漸漸西沉。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孤獨地住在船上,離愁依舊。就怕像王粲那樣,久久不得返鄉,只有登樓遠望。
結尾蘇轍還引用東漢文學家王粲的典故,當年他滯留荊州十二年,鬱悶中他登樓遠眺,北望家鄉,無限思念而寫出了他的代表作《登樓賦》。
讀完弟弟的中秋詞,我們知道當天晚上中秋歡聚雖然很快樂,但是弟弟馬上就該走了,又要再次分別,仍有淡淡的愁緒在其中,結尾處歡樂中夾雜著些許離愁。我們再看哥哥蘇軾的《陽關曲》:
晚間雲霧全都收盡,高空中溢位一片清寒。銀河悄然無聲,彷彿在天上緩緩移動著白玉般的圓盤。此生中此夜很難得,人生不會始終這樣美好,明年的明月又將在什麼地方觀賞呢?
這首小詞,同樣表達了與胞弟蘇轍久別重逢,共賞中秋月的賞心樂事,同樣也流露出了聚後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
這首詞細細體會,有一份安寧平淡和祥和,靜靜賞月的團聚時刻,竟是如此的難得,在不久之後,又將是更遠的分離。與弟弟蘇轍一樣,他在這歡聚的時候也隱隱地感嘆,明年的時光誰與共?同樣是寫月圓人圓的喜悅之情,又涉及離別之情。但是蘇軾的詞讀起來言淺意深,沒有侷限於歡宴細節,而凝注於月色和心情,更為自我,表達的情意在弟弟的詞作之上,顯然更易於傳播。
陽關曲
我們讀起來蘇軾這首《陽關曲·中秋月》,感覺那麼像一首七言絕句,到底是詩還是詞呢?
《陽關曲》是詞牌名,其實《陽關曲》本名是《渭城曲》。原來正是以王維的詩《送元二使安西》為歌詞譜寫的一首著名的琴歌。 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陽關曲的調,是一首唐朝就有的老調,是唐朝人送行時常用的歌曲。
詞家依譜來填詞,蘇軾填的詞與王維的詩平仄四聲,大體結合,歷史上有許多首《陽關曲》,蘇軾的這首比較出名,從意境到內容都是填詞很好的作品。所以說《陽關曲·中秋月》原本是一種詩的格式,詞的規矩,既是一首詞,亦可算是七言絕句。
雖然短短四句,蘇軾用筆卻波瀾起伏,要說月光,先從“暮雲”說起,明月先被雲遮,再到“暮雲收盡”,更覺清光開朗。而一個“溢”字,讓你頃刻感受到月光如水的意境和流動感;“清寒”二字,就把月光的神韻點撥出來。
“銀漢無聲”讓人感受到一片遙遠空寂的暮色,無限空闊的感覺傳遞而來。“白玉盤”沿用李白詩中的稱謂,靈動又冰潔。而“轉”字,點出月亮奇妙的動感,也暗示它的圓。這兩句沒有寫賞月的人,而透過這樣專注傳神的描寫,我們明白賞月的人早已經沉浸其中。
月圓人亦圓,這樣的好時光,難怪蘇軾要讚歎“此生此夜”呢。不過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人生總是要面臨種種別離的。
蘇轍詞中說得明白,兄弟分離在即,所以蘇軾道出“此生此夜不長好”,直接引出下句的別情,說“明月明年何處看”,“何處看”是一種疑問,更是一種感概,人生飄留不定,無法主宰。
這兩句銜接緊湊,又對仗工整,讀下來一氣呵成,意蘊流暢。“此生此夜”與“明月明年”相對,工整巧妙,兩句中用疊字來加強,加上句末的“不長好”、“何處看”,一個否定,一個疑問,都起到再次加強的作用,無論從結構上,還是從情感上都給人一個撞擊,讓人不由產生出難以言說的離情別緒,與作者共鳴。“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最後這兩句,實在是難得的好句,給人留下無限回味。
一首詩詞,一種心情,一次閱讀,一點收穫,歡迎點贊分享。
哪首詩詞曾經寫進你的心裡,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一閱而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