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峙到底是不是共產黨的臥底?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喜歡歷史的人,其實這只是一句開玩笑的話罷了,劉峙作為國民黨的上將,肯定不會是共產黨的地下黨員。
但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劉峙是共產黨的臥底?
那就得問問劉峙了,劉峙的迷惑操作經常害的國民黨連連敗退,不能打就算了,還經常拖人家的後腿。
諸如杜聿明,黃百韜,王耀武等人,劉峙誰沒有拖累過呢?
劉峙的身上到底還發生過什麼樣的故事?為什麼如此無能的劉峙,依然被蔣介石重用到底?後來為何又逃到印尼當起了教師?
今天的簡史檔案館就跟大家聊聊劉峙的故事。
跑得太快被嘲笑長腿將軍
1892年出生的劉峙,算是國民黨中的老資歷,出生地江西吉安,更是鼎鼎有名的將軍縣,諸如肖望東、羅誠等共產黨的將星,皆是出生於江西吉安。
可偏偏劉峙選擇加入了國民黨,和正確革命完全背道而馳,不由得讓許多人覺得同樣的土地養不出同樣的人,真乃諷刺。
1924年黃埔軍校建立後,接受過一些軍事教育的劉峙被好友何應欽舉薦,擔任了黃埔軍校的戰術教官。
也是這個契機,劉峙成功結識蔣介石,憑藉著相識甚早的老資格,劉峙成為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一,其他四位分別是陳誠,顧祝同,衛立煌和蔣鼎文,足可見劉峙的地位頗高。
但是地位高,不代表能力強。
劉峙不管是在政治還是軍事上都實在是乏善可陳,不像衛立煌一樣軍事常勝,也不像陳誠一樣政治上呼風喚雨,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劉峙經常被同僚鄙視。
不過說劉峙無能吧,也並不是,說到底劉峙的運氣也是無人能及,在東征以及中原大戰中,劉峙發揮的非常出色,尤其是在歷次“圍剿”紅軍的戰鬥中,劉峙更是憑藉運氣屢建奇功。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抗戰爆發後,蔣介石特地讓劉峙上任第一戰區第二集團軍司令,既是為了保住劉峙的顏面,不至於讓他被同僚小瞧,也是想借助劉峙在內戰中的運氣,來對付第一線的日軍。
誰知道劉峙是個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傢伙,剛上來就被日本人打到崩潰,運氣什麼的也化為雲煙再不起作用。
劉峙自以為自己有如神兵天助,經常耀武揚威,但是現如今被打的一觸即潰,劉峙嚇得不敢守在原地,沿著平漢鐵路瘋狂撤退,任憑蔣介石怎麼呼喚固守原地,劉峙就是不肯停下腳步。
眼見沒了日軍,劉峙才停下南撤的腳步,可蔣介石早就憋紅了臉氣得要死,立馬打電話問劉峙為什麼要撤退?現如今又在哪裡?
劉峙哪裡敢說實話,一會兒說自己跑到了河北地界,一會兒又說自己跑到了河南新鄉一帶,反正是沒個準話。
蔣介石氣到不行,但人不在眼前,也奈何不了劉峙,只能吩咐不要再撤退了,可是對比起蔣介石的命令,日本人的追殺才是劉峙擔驚受怕的。
於是劉峙依然不顧勸阻,繼續南撤,後來竟然撤退了上千公里之多,而且還沒有取得一場勝利。
一日奔走千里,現如今倒是應驗在了劉峙身上。
一時間,大家都以“長腿將軍”來形容劉峙,稱讚其是腿長跑得快,這讓劉峙在國民黨中間成為了笑柄。
這能怪誰?劉峙有時候還是得找找自己的原因。
蔣介石重用劉峙的原因
相信很多人都會奇怪,既然劉峙如此無能草包,為何蔣介石一直重用於他,還大有不亦樂乎之意?
說白了,兩個字:
忠誠!
或者說:
愚忠!
就拿1926年發生的中山艦事件來說,當時的蔣介石還不是像現在這樣的一方霸主,只不過是個羽翼未豐的小領導罷了。
發生中山艦這樣的重大事變,許多蔣介石的親信重臣都不敢上手向前邁一步,只有劉峙,義無反顧地站在蔣介石這一面,甘願當蔣介石的馬前卒。
為了表忠心,劉峙當即帶人抓捕了中山艦的艦長,也是共產黨員的李之龍。
當時的蔣介石還沒有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沒有正式與革命道路決裂,所以發生這樣的政治事變,許多人都不敢公然站隊。
只有劉峙敢於這麼做,雖然行為實在可恥,但是在蔣介石的眼裡,劉峙卻是一個忠心不二的絕對忠臣。
事後劉峙也說:
“其實我也不完全瞭解是為什麼,我是以校長的意思為意思,反正校長命令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
別的不敢說,劉峙愚忠這一點還是深得蔣介石的心。
蔣介石選拔人才的辦法,從來都不是系統的選拔,從蔣介石身邊清一色的浙江人來看,我們不難看出,選拔最重要的是出自同一個家鄉,再者就是對蔣介石本人的忠誠度。
所以蔣介石身邊的高階將領,都是靠私人關係上位的,水平參差不齊也可以理解。
雖然這種選拔人才的方式不被世人所理解,但是我們不可否認,蔣介石依照任人唯親的法則還是選拔出了不少能人,例如杜聿明,陳誠,張靈甫等,都是我黨的最大對手。
可能按笑話來說,劉峙是個意外,但國民黨中間本身無能的也有很多,最起碼劉峙還是有可用之處的。
可是蔣介石的妻子宋美齡卻不以為然,對於蔣介石重用劉峙,宋美齡頗有微詞:
“劉峙無用,不能再指揮作戰了吧!”
可是蔣介石卻極力維護劉峙:
“劉峙打仗是不行,可你說將領中還有誰比劉峙更聽話的呢?”
看到蔣介石一意孤行的唯親唯忠之姿,宋美齡也不好再開口。
害慘杜聿明、黃百韜、王耀武等人
劉峙是對蔣介石忠誠,但是劉峙拖累了太多人也一樣是真相。
先說說杜聿明。
事情先從1948年說起,淮海戰役爆發後,國共兩黨都開始為這場戰役做準備,共產黨這邊的話,是毛主席親自下令讓陳毅粟裕兩位首長前去指揮作戰。
而國民黨這邊則顯得略微焦灼,顧祝同因為升任參謀總長調回了南京,陳誠因為在萊蕪,孟良崮等戰役中的表現已經暫時失去了蔣介石的歡心,至於何應欽,蔣介石一直都不太理會,況且身在高位,不是調兵遣將的最佳人選。
最後,蔣介石選擇了劉峙。
其實劉峙的出現還是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的,對比起前三位巨頭人物來說,劉峙的存在顯得實在格格不入。
因此,許多世人嘲笑劉峙的上任,戲稱是:
“徐州是南京的大門,應該派一隻猛虎前來把守,就算不派猛虎,也應該派一隻狗,這倒好,守門不找狗,找一頭豬。這大門怕是守不住了。”
至於世人為何這麼說,一說是劉峙身材肥胖,形貌似豬,所以被戲稱是豬,二說是劉峙名為豬將,這麼稱呼倒也合理。
世人的戲稱之語傳到了魯南軍區司令張光中的耳中,於是這位將軍也把握時機,來了一撥誅心戰法,四處宣傳道:
“國民黨之前在徐州派了兩個大將,一個薛嶽,一個顧祝同,一個打了敗仗跑了,一個庸庸碌碌無能也跑了,現在來了個叫劉峙的,說是有名的大笨豬,看來想要生活好,就要勇敢的進到徐州里殺豬。”
不過劉峙聽了倒是沒有生氣,此人根據各種史書記載,心態好,不記仇,用現在的網路用語來說,算是個國民黨裡面的“傻白甜”,因此張光中的話,劉峙並沒有放在心上。
可是劉峙無能是事實,劉峙自己也明白。
所以當蔣介石派遣他來到徐州擔任要職的時候,劉峙心中也是七上八下,他明白自己是絕對沒有能力去和華野相提並論的,所以劉峙急忙向蔣介石請求派一位指揮官前來協助。
蔣介石似乎早就預想到了這一切,所以劉峙的請求並沒有讓他生氣,在蔣介石的安排下,杜聿明粉墨上場了。
蔣介石選定杜聿明擔任徐州“剿總”副司令的理由也很簡單:
一是因為杜聿明乃黃埔一期高材生,軍事才能出類拔萃;
二是地位不如劉峙,說到底還是要照顧這位豬老弟的顏面。
劉峙也很開心,有了杜聿明的幫忙,劉峙可以坐享其成了,不用再擔驚受怕華野的進攻。
可是杜聿明是個能人,蔣介石又怎麼會把杜聿明只留在徐州照顧劉峙一個?
於是1948年11月,蔣介石派遣杜聿明前去東北指揮,解救東北之困,至於徐州這邊,就暫時還是劉峙負責。
杜聿明是個負責的,縱使知道自己是蔣介石拉出來給劉峙當墊背的,卻還是恪守了自己軍人的職責。
在臨去東北之前,杜聿明為劉峙作出部署,下令讓李彌,邱清泉,黃百韜和孫元良等兵團迅速靠攏在徐州集結,使其變成一個龐大的野戰兵團,讓華野無法下嘴。
可是劉峙這個無能草包,在華野一有風吹草動的時候,就開始自亂陣腳,本來兵團集結在一起,還有一線生機。
可是劉峙的騷操作,使得各大兵團白白耽誤了20多天,華野利用這段時間的空隙,迅速包圍了黃百韜的兵團。
一散百散,杜聿明部署的大陣徹底被劉峙的不作為攪局了。
杜聿明再次回到這片戰場上之時,看著眼前的景象,不免心中悲涼,就算是女媧,也難見補得起這片天吧!
再說黃百韜。
淮海戰役期間,國民黨各部開始收縮兵力,就在這時,粟裕發現了一個極大的破綻之處:
黃百韜兵團還沒開始行動。
這對粟裕來說無異於是一個好訊息,國民黨收縮兵力的速度的確很快,這讓粟裕曾一度詫異,恐將追趕不上。
現如今倒好,黃百韜兵團跑得慢,倒是成為了唾手可得的盤中餐。
於是粟裕立刻下令全面追捕黃百韜的第7兵團,黃百韜如驚弓之鳥急忙出發,可還是被華野吃下了殿後的63軍以及100軍中83師兩部兵力。
黃百韜後悔萬分,只恨自己為什麼要貪圖劉峙的那點小便宜。
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黃百韜出發慢並不是因為本部兵力的問題,而是為了等待一隊人馬——劉峙在海州第9綏靖區的44軍。
這44軍的來歷可不小,說起來算是劉峙的最大金庫,44軍光是販賣私鹽這一項就讓劉峙賺得缽滿盆滿,劉峙自然不會放棄自己的錢包。
於是劉峙聯絡黃百韜,讓黃百韜等一等自己的44軍,等集合在一起之後再一起出發,好有個照應,並且答應黃百韜事成之後還會將44軍編制到黃百韜的第7兵團。
這個條件讓黃百韜有點心動,本著慾望驅使,黃百韜答應了劉峙的要求。
可就是等待44軍這一天的時間,粟裕帶著華野追了上來,黃百韜路上邊後悔邊罵自己的貪婪,可是一切已經回天乏術。
黃百韜眼見自己團滅,急忙請求李彌支援,可李彌害怕被華野咬住,於是拒不增援,還美其名曰是不敢耽誤劉峙的命令。
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黃百韜在碾莊被圍到絕望自盡,這能說與劉峙一點關係都沒有嗎?
最後說說王耀武。
劉峙拖累王耀武的事情發生的要比淮海戰役早一些,那是1948年9月的濟南戰役。
按照周總理所言:
濟南戰役是三大戰役的序幕。
可就是這樣重要的一場序幕之戰,王耀武卻顯得極為悲觀。
當時主政山東的王耀武雖然手擁10萬重兵,但是王耀武自己明白正規軍只有9個旅,其他的全是沒有戰鬥力的地方部隊。
再加上王耀武對濟南戰役的前景實在堪憂,所以王耀武的想法是完全放棄濟南城,撤退到徐州去。
可是王耀武的這個想法遭到了蔣介石的怒斥,蔣介石認為王耀武身居高位,居然毫無反抗之心,只想著投降打壓自己人計程車氣。
王耀武見此狀便也不再說什麼,於是向蔣介石請求從徐州調來74師和自己一起在濟南守城。
蔣介石欣然答應。
可是萬萬沒想到,劉峙在這個時候出來搗亂,正當74師打算去濟南支援王耀武的時候,劉峙表示了絕對不同意的看法。
至於為什麼?劉峙也有微詞:
如果74師走了,徐州就會減少一半的力量,假如共軍來犯,那徐州必會陷入危機,局勢將十分不利,所以74師是絕對不能離開徐州的。
王耀武連連請求增援,可劉峙就是不肯放74師去濟南增援。
後來濟南戰役已經進行到第三天的時候,劉峙才在王耀武和蔣介石的催促下,勉強地派出了7個連去增援濟南。
杯水車薪,毫無意義。
就這樣濟南城不出意外地被攻破,而王耀武也在逃亡路上被抓捕。後來王耀武每每回憶起這段經歷都直言當時就差被劉峙氣死昇天了。
現如今看來,要是劉峙能早點出兵,濟南戰役或許還會更加焦灼一點。
從國民黨的角度出發,劉峙無疑是蠢到家的操作;
可在共產黨的眼裡,或許劉峙的行為,還加快了解放濟南的程序,如此一想,倒真應該感謝一下劉峙的支援。
“共軍臥底”這個稱號,劉峙倒也是實至名歸!
到印尼擔任起了教師
不管是濟南戰役還是淮海戰役,劉峙的行為已經使得他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了,劉峙自知理虧沒臉,連忙放下臉面向蔣介石認錯。
可是蔣介石當時已經下野,懶得理劉峙。
劉峙得不到回應,更是膽戰心驚,後來蔣介石逃到臺灣時也沒說要帶著劉峙一起,這更是讓劉峙心灰意冷。
無奈之下,劉峙只能到香港暫避風頭。
期間劉峙也曾申請希望入臺到蔣介石身邊繼續效力,可是蔣介石顯然當時沒有原諒劉峙,不僅取消了劉峙戰略顧問一職,還斥責其決不能入臺,留在香港好好反省。
一個呼風喚雨的五虎上將變成了一個手無權利的平民,劉峙心裡自然是風雨飄搖,寢食難安。
後來香港對於劉峙來說也不太平了,於是劉峙逃到了新加坡,接著又逃到了印尼雅加達。
幾經輾轉,劉峙身心俱疲,錢財也幾乎散盡,於是劉峙決定在印尼雅加達落腳,打算在異國他鄉度過餘生。
劉峙一生都在行軍打仗,其他的也是毫無經驗,所以劉峙在到了印尼之後什麼都不會做,曾經嘗試做生意更是讓劉峙血本無歸,劉峙也不敢再有亂動了。
不過幸好劉峙算是個接受過文化教育的人,對於文化知識缺乏的印尼來說,劉峙還算是個“文人能士”。
後來在校方的邀請下,劉峙給當地的學生教了幾節課,居然大受好評,於是劉峙開始在學校擔任教師,主要教學漢語、歷史等課業。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印尼和臺灣關係比較密切,所以劉峙在印尼教書一事遲早也會被蔣介石所知曉。
至於是怎麼被發現的?
那是在劉峙過生日的時候,印尼校方為了感謝劉峙,將劉峙過生日登上了當地的新聞頭條。
蔣介石看到後也是哭笑不得,只能急忙傳話給劉峙,命令其帶著一家老小火速返回臺灣。
劉峙十分高興,這麼多年異國他鄉的滋味也只有自己才能體會,現在能回到中國的土地上,自然是欣喜若狂。
就這樣,劉峙在1953年11月6日帶著一家人返回到了臺灣,回到了中國的懷抱。
回來之後,劉峙去拜訪了蔣介石,自然也少不了一頓臭罵,可是蔣介石在批評完之後,也沒有再追究劉峙當年在淮海以及濟南犯下的錯誤,還給了劉峙一個閒職,衣食無憂的讓劉峙度過了餘生。
說到底,蔣介石還是捨不得這個時時刻刻忠誠他的老部下,劉峙說到底還算是個有點運氣的人。
只是這運氣,劉峙受得開心與否就很難說了!
宣告:本文為頭條號簡史檔案館原創文章,任何未經允許的轉載、抄襲、洗稿行為發現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