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有同樣祖先-基輔羅斯的兩個當世大國。俄羅斯與烏克蘭不光是民族感情上糾葛不斷,在宗教信仰上同樣是。
一、莫斯科牧首區管理基輔都主教區
公元988年,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與拜占庭帝國聯姻,將拜占庭帝國信仰的希臘正教也就是東正教尊奉為國教,經過了漫長的原始多神教和東正教的鬥爭,到了16世紀初的時候,東正教佔據了主流地位,基輔羅斯成為了東正教國家“神聖羅斯”。羅斯教會屬於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直接管轄的一個都主教區(Мит рополия),管理機構設在羅斯首都基輔,都主教由君士坦丁堡牧首同拜占庭皇帝商量後指定。
1439年,東正教會與天主教會共同在義大利佛羅倫薩召開基督教大公會議。會議通過了將東正教與天主教合併的協議。日漸衰落的拜占庭帝國代表同意在協議書上簽字,以基輔都主教伊希多爾(希臘人)為代表的羅斯東正教會也在協議書上簽字。
然而,正在崛起的東北羅斯(莫斯科公國)卻堅決反對基督教東、西教派合併。為了 抗議基輔都主教的簽字行為,1448年, 莫斯科都主教區宣佈為自主都主教區。隨後, 羅斯東正教會的都主教區由基輔遷至莫斯科。從此,東北羅斯不再接受拜占庭牧首區派來的都主教,而是從本國神職人員中任命全羅斯都主教。
但是在蒙古入侵滅亡基輔羅斯之後,羅斯分裂成了好幾部分獨自發展。多元包容的蒙古統治下的東北羅斯即俄羅斯一直是東正教的天下。俄羅斯由莫斯科大公國統一之後,莫斯科東正教都主教區晉升為莫斯科和全羅斯東正教牧首區並選出首任俄羅斯牧首。
但是西南羅斯也就是今烏克蘭部分由於在波蘭的壓迫下強制推行天主教,因此也有一部分信仰了天主教,當然大多數人還是傳統的東正教的信徒。在俄烏合並之後,君士坦丁堡教會聖主教公會發布文告,“同意將基輔都主教區轉歸莫斯科牧首區教規管轄”。這樣,基輔都主教區遂成為俄羅斯東正教會的教規領地。俄羅斯東正教一直管理著烏克蘭的東正教徒持續了很長時間,那麼他們為啥會有宗教糾紛呢。
二、東正教和俄羅斯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也通過了自己的《崇拜自由》法律,追求宗教自由特別,復興東正教引發了宗教熱潮。1997年法律最初的草案中曾使用了“傳統宗教”這個概念,但在最後正式的法律文字中又將其刪除了,而換之以這樣的表達:“俄聯邦會議承認東正教在俄國曆史上,在俄國精神和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中的特殊作用,尊重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猶太教,以及作為俄羅斯各民族歷史遺產之不可分割部分的其他宗教。”
但是,2009年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2008 —2012 年) 與“ 集中管理的宗教組織”(“цент рализованные религиозные организации”)領導人(以東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和佛教領袖為代表)舉行的會談中,傳統宗教的概念再次被使用並被正式批准 。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俄羅斯東正教會與俄羅斯國家的關係日趨緊密,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走向一體化。俄羅斯7成的百姓都是東正教信徒,生下來就進行東正教的洗禮。普京曾說:“我對我同俄羅斯東正教有關係感到驕傲。我認為,這是很大的榮幸,這把我同自己的人民,同人民的文化聯絡在一起,這給我以某種內心平靜的道德基礎。” “俄羅斯的文化首先是建立在東正教基礎上的,俄羅斯之所以強大,正是因為它擁有永遠的價值——東正教傳播下來的價值”
三、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宗教糾紛
東正教對於俄羅斯如此重要,但是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卻率先發起了脫離俄羅斯東正教會管轄 的運動。1990 年,烏克蘭在紀念“羅斯受洗”一千年慶典活動後,發起了一場復興烏克蘭自 主東正教會的運動。
烏克蘭自主東正教會自恢復之日起,就宣稱秉承上世紀20年代的傳統,主張脫離俄羅斯東正教會並轉歸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管轄。1995年,該教會正式獲得烏克蘭國家註冊資格,總部設在基輔的安得烈教堂。
1990 年6月,烏克蘭東正教會都主教費拉列特(傑尼先科)在俄羅斯東正教會牧首選舉中敗北。他回到烏克蘭便發起了脫離俄羅斯東正教會管轄的運動。烏克蘭獨立之後,俄羅斯與烏克蘭因克里米亞和黑海艦隊的所屬問題意見分歧嚴重,兩國關係緊張。烏克蘭政府支援烏東正教會擺脫俄羅斯東正教會控制。
2014年3月,俄羅斯以公投的方式將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併入自己的領土,從而觸動了烏克蘭國家利益底線,俄烏關係急劇惡化。2014年6月7日,烏克蘭總統彼·波羅申科宣誓就職。隨後,他加緊推進烏克蘭入歐程序,同時竭力促成烏克蘭東正教會最終脫離俄羅斯東正教會管轄。
2016年,烏克蘭議會正式請求君士坦丁堡東正教會授予烏克蘭東正教會自主權。為了防止烏克蘭東正教會投入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的懷抱,俄羅斯東正教會竭力阻撓全體東正教會大公會議的召開,因而也激化了同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的矛盾。
被認為是東正教虔誠教徒的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2017年春季曾訪問伊斯坦布林,受到了東正教普世大牧首瓦爾福洛梅一世的熱情款待。兩人討論了組建統一的烏克蘭東正教會等議題。
三、莫斯科牧首區與君士坦丁堡牧首區決裂
2018年,莫斯科及全俄大牧首署對外宗教聯絡局局長伊拉里昂主教表示,俄東正教會最高會議決定同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斷絕關係,以抗議君士坦丁堡普世大牧首在烏克蘭設立獨立教會的決定。
2019 年1月5日,君士坦丁堡牧首簽署賦予烏克蘭東亞教會自主地位的牧首教令。次日,君士坦丁堡牧首在伊斯坦布林的聖喬治教堂將牧首教令轉交給烏克蘭東正教會都主教葉彼凡尼。2月3日,葉彼凡尼都主教就職儀式在基輔索菲亞教堂舉行。波羅申科總統、君士坦丁堡牧首的代表以及烏克蘭東正教會人士和信徒代表參加。至此,烏克蘭東正教會的組建告一段落。
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後蘇聯空間中血緣關係最近的兩個民族。烏克蘭首都基輔素有“羅斯諸城之母”的美譽,羅斯受洗也是在基輔完成的。東正教助力羅斯建構身份認同,為東斯拉夫三個民族奠定了共同的信仰和文化基礎。然而,宗教紛爭卻導致今日俄、烏兄弟民族隔閡不斷加深,俄羅斯東正教會組織在烏克蘭正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