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關乎著家庭及整個社會,任何一項政策的調整,都可能產生深遠和廣泛的影響。曾幾何時,我國的教育資源也面臨很稀缺的情況。
在“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下,家長們對學校的期待和需求也變得更多。為了緩解這個矛盾,提供更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國家允許民辦教育發展。
民辦教育既做出貢獻,也產生了問題
私立學校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呈現了完全不同的走向。一部分學校因為特殊的管理方法,和強大的教師隊伍,成為地域或全國的名校。
不過從整體上看,因為民辦學校在招生、教材使用、授課和管理方法上,有著高度自由,所以也產生了很多的弊端。群眾們對整頓民辦教育的呼聲也在上漲。
首先就是費用的問題,先不管教學水平如何,私立學校的學費往往比較高。這是因為它們是靠民間資本創立和運作,本身要自負盈虧。貴一點家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很多學校藉著私立性質,在雜費上搞起了亂收費,家長騎虎難下無處訴苦。
其次,民辦學校的教師走向兩個極端。要麼是學校花高成本從公辦學校挖走好教師,時間久了當地優質教育資源多集中在這種私立學校。
那麼想要讓孩子接受高質量的教育,就只能去民辦,教育變成了先投資再壟斷的“市場”行為。如果這種情況成為普遍,無疑對普通家庭是巨大的不公。
而另一種極端則是,民辦學校因為不是事業單位,在招聘時也有很大自主權。這就導致不少學校聘用老師時,缺乏必要的門檻,有的老師可能連教資證都沒有。
對比公辦學校,民辦經常可以遊離在一些教育政策之外,受到的限制要遠遠少於公辦學校,導致在教師行為規範和學校管理方面與國家提倡的方向背道而馳。
私立學校轉公辦學校,民辦教師:可以“混到”編制嗎
很多家長可能已經發現,教育改革正在以大刀闊斧的形式前進,特別是雙減政策後,各方面都在面臨調整,教育領域的局面可能要產生鉅變。
教改其中一個大方向,就是要給私立學校“剎車”,逐步縮減民辦教育的比重。四川、湖北、江蘇等多省已經下發了明確的公告。
以江蘇為例,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將不會再得到審批,也就是說,不會再成立新的私立小學和初中;並且還提到,會爭取在3年內,把民辦學校在校生數量,控制在整體的5%內。
這些舉措明顯地向我們透露了一個教育新趨勢,民辦教育將面臨縮減。限制了私立學校的招生規模,一方面意味著學校利潤可能要降低,另一方面學校也不需要那麼多老師了。
那麼這些民辦教師,又將如何安置呢?有相關政策指出,會將部分私立學校轉為公辦學校,以免浪費教育資源。那麼“轉公”之後,這些老師可以順理成章拿到編制嗎?
答案是不能的。公立學校的編制是有名額限制的,也有一定的標準,不可能因為私立學校轉公辦,就給民辦教師“收編”,這樣既不公平也是對學生的不負責。
不過就整體而言,如果學校能轉公,對於原來的民辦老師也是有很大好處的。首先,老師保住了崗位,可以繼續在教學事業上發展。
其次,換成了民辦學校教師的身份,就有機會考取編制了。老師們可以抓住這個機會,讓自己進入編制。當然,這需要很強的能力,所以說到底還是看個人實力。
【筆者寄語】教改直指民辦,嚴格限制私立學校的數量和招生,其實是站在廣大學生和家長的長遠利益,扼制教育資本化的舉措,符合教育的長遠發展需要。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肯定也會改變一些人的工作軌跡,民辦教師的去留成為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希望私立學校的老師,可以適應政策,積極調整心態。
如果有機會轉到公辦學校,可以好但公辦教育是國家大力扶持的,教師更加有保障,相信以後待遇也好把握,雖然工資水平可能要比以前低,會逐漸提高。
而公辦性質和民辦性質的學校,工作方式和教學風格,肯定有所不同,想要儘快適應,就需要不斷學習,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希望老師們可以求得一個更好的前途。
(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可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