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別名淮陰、清江浦,位於江蘇省中北部,江淮平原東部,地處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文化底蘊豐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一組清末時期的淮安老照片與你分享。
淮安已有兩千二百多年的建城歷史。早在東晉義熙年間, 淮安地開始築城。原為土城,明代初年對城牆擴建時改建為磚城。當時的淮安城周長5公里,並開有四座城門,分別是東門瞻岱門,南門迎薰門,西門慶城門和北門承恩門。
淮安城牆由舊城、新城、夾城三城組成,這種三城相連的古代城牆模式非常罕見。其中新城建於元末,為張士誠部將史文炳駐守淮安所築。圖中可見高大的城牆儲存得十分完整。
龍光閣位於淮安府城外東南方的護城崗上,為明代漕運總督朱大典所建。龍光閣與與文通塔首尾相應,閣樓大門向西,與當時的縣學相對。站在閣上,可以俯瞰全城。後於康熙二十年(1681 年)被剷平。圖中的龍光閣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建。
“胯下橋”位於淮安市淮安區興文街與胯下街交叉處,傳為韓信受“胯下之辱”的地方。小橋原來並不在這個地方,早在明代便已在此立牌樓,圖中的牌樓為清代重修。
1904年, 清江浦的一次民眾聚會,可能是廟會的戲臺前,在擁擠的人群當中能看到一名維持秩序的警察,手裡拿著一根棍子。
1906年的淮安江北鑄幣局大門,中西合璧的門樓樣式,非常氣派。光緒三十年(1904年),漕運總督陸元鼎以“江北清淮一帶制錢缺乏,銀價日減,官民交困”為由,奏請在清江浦仁義窪運河北岸購地設局製造銅元。後獲准於第二年正式開工鑄造錢幣。
一群百姓正走下襬渡船上岸,很多人都推著運載貨物的獨輪車,人群當中有一名警察打扮的人。
清江浦河湖池沼密佈,魚蝦豐碩肥美,圖為淮安城內的一處魚市。幾個小販面前擺放著盛著 魚的簸籮和木盆,正在等待買主。
淮安大米蒸煮出來的米飯色澤光亮,味道清淡略甜,綿軟略粘,芳香爽口,口感極佳,現已成為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上圖呈現的是1908年淮安一家米店的內部景象。
通惠橋位於河下古鎮蓮花街,小巧而精緻。 有一人正站在橋上憑欄向南遠眺蕭湖美麗的湖面風景,近景古樹參天,非常有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