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曉佳一】圖文記錄鄉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選關注!
有句話是這樣講的:會做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如會演的!這句話放到今天很多地方都能適用,比如“豐收節”,或者說是“農民豐收節”。
在百度百科上,中國農民豐收節是這樣釋義: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節日時間為每年“秋分” 。設立此節日的,目的是將極大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
顧名思義,農民豐收節應該是以農民為主體,體現農村發展,農產品展示的節日,然而在現實之中,豐收節對於農民來說很是陌生,或者參加豐收節的人,很大一部分都不是農民。
大多數是會說會演的資本持有者,而農民只會幹活,表演這門學問還沒有學會,因而作為農民豐收節主體的農民被阻隔在歡慶的豐收節之外,這是有些諷刺的。
2021年9月23日為秋分,這一天舉國歡慶中秋節,而今年的秋糧是不是真的“豐收”呢?跌跌不休的玉米價格讓人是大跌眼鏡。
農民種田不是義務勞動,是為了賺錢,和出門打工賺錢養家一樣,誰也不希望自己付出了勞動到時一無所獲,甚至是倒貼賠錢,這不僅會影響農民的收入,打擊種糧的積極性,也會影響糧食安全。
但是從7月份開始,在河南暴雨以後,各種渠道預測今年的糧食豐收有基礎,產量繼續增加,八月份以後,隨著新玉米上市,價格出現暴跌,一噸幾十上百往下降。
山東地區,水分在14%以下價格落到1.25元一噸;東北地區,14%以下水分玉米價格在1.1元到1.15元。目前華東地區下鄉收玉米的小販子僅僅給出1.1~1.2元的價格,這較之兩個月前1.4~1.5元的價格可以說是大降價,讓不少滿心歡喜今年賺錢的農民大失所望。
不少農民感慨:難道種糧食也是加量不加價?產量越多,甚至價格越低,這好像成為了農產品價格的怪圈,但是根據農民自己反饋的資料,今年玉米雖然沒有全部收穫,但是豐收增產是大機率不可能的。
不少農戶反映,今年受颱風雨水影響,沒有受災的玉米授粉出現問題,受災的地區大量玉米早死,枯葉,不滿穗,顆粒不成熟等等,因此現在玉米還沒有到成熟期,許多農戶早早收割了玉米,去年產量在1200斤每畝,今年800斤都是好莊稼,甚至出現5、6百斤每畝的也不少數,因而今年的“農民豐收節”玉米是既不豐產也不豐收。
而近期玉米價格下跌,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官方預期產量上漲,導致收購商低價收購,由於官方統計今年玉米種植面積增加,雖然河南農田受災1600萬畝,但是今年長勢好,病蟲少,所以預測產量繼續增加,物以稀為貴,產量大增勢必會導致價格下跌,因而儲存商收貨不積極,報價自然就低;
其次,生豬產能已經觸頂,非瘟以後,在經過兩年的產能恢復後,生豬產能已經全面恢復,導致生豬價格暴跌,從而有效阻止了養殖戶增加產能,甚至以虧損出現了淘汰養豬戶的現象,玉米作為飼料的主要材料,需求下降,價格自然下降。
最後,新玉米集中開始上市,這也成了一定的規律,在農作物集中上市之時,價格自然下降,所以反季節蔬菜能賣到時令蔬菜的10倍以上,每年在收穫季節,玉米價格都會有小幅下降,只是今年下降的稍微厲害一點。
對於後市價格,玉米如果實際產量下降,生豬價格能夠穩定在盈利區間,那麼從需求和供應上來說對於玉米價格是雙重利好。但是玉米價格上漲勢必增加養殖成本上升,如果生豬還處於虧損區將加速去產能,對於玉米價格又是不利因素,因而玉米價格和生豬價格可以說是相愛相殺。
但是目前的情況則是農民不願意看到的,糧食豐產不豐收,因而這個豐收節農民過得並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