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國民黨在大陸兵敗如山倒,蔣家王朝瞬間分崩離析,蔣介石集團急急如漏網之魚,裹挾著大量官兵、眷屬、被矇騙的百姓以及從全國百姓處掠奪的財產,逃到了臺灣。不久後,一個三十出頭的女人偷偷潛回了大陸,她只想要弄明白自己的丈夫是否還活著。
這個女人叫蔡若曙,他的丈夫就是在淮海戰役中被俘的國民黨十二兵團中將司令黃維。在那場足以讓國民黨主力潰敗的大戰後,蔣介石已經宣佈杜聿明、黃維等黃埔愛將“以身殉國”,併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追悼會,以宣揚他想要的所謂捨身成仁的黃埔精神。蔡若曙始終不相信自己的丈夫真的戰死了,而她潛回大陸得到的訊息果然和她想的一樣,黃維只是被俘虜了。
得知黃維尚在人世後,蔡若曙又返回了臺灣,那裡還有她的四個孩子。回到臺灣後,蔡若曙便開始秘密籌劃一家人重返大陸。好朋友們勸她不要那樣做,但蔡若曙沒有任何的猶豫,她覺得離黃維近就是最重要的,別的都不重要。那時的蔡若曙沒有想到,自己義無返顧回到大陸,等待丈夫出獄的這個決定,將她的一生命運徹底改變。
1933年,在杭州西湖畔一場上流社會的舞會上,17歲的蔡若曙與29歲的黃維相識,一見鍾情。彼時,蔡若曙是杭州名流蔡仲初的掌上明珠,是杭州女中最美的校花,而不滿30歲的黃維已經是陳誠土木系王牌,第十一師少將副師長。從各方面看,這兩人都可以說是郎才女貌,唯一的障礙是黃維在老家已有糟糠之妻,併為他生了三個兒子。但是,黃維隱瞞了自己已婚已育的事,跟蔡若曙相愛並同居了。
不久,蔡若曙懷孕了,黃維坦白了自己在老家還有原配的事實。蔡若曙雖然生氣,思前想去,決定和黃維一起隱瞞自己的父母,兩人奉子成婚,在西子湖畔舉行了盛大的婚禮。黃維回老家跟原配離了婚,母親卻一直不肯承認蔡若曙這個兒媳婦。1956年,黃維的母親病重,蔡若曙把這個一生不讓自己喊媽媽、不讓自己進家門的老太太接到家裡,直到黃老夫人壽終正寢,最後,她還是沒能喊她一聲媽媽。而黃維與原配的幾個兒子,蔡若曙一直視若己出。
1948年夏天,44歲的黃維帶著妻子蔡若曙跟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正在廬山避暑,突然接到命令,要立即下山回到武漢。軍令如山,黃維不得不告別已經懷孕9個月的蔡若曙和三個兒女,到武漢負責籌辦新制軍官學校,擔任校長兼陸軍訓練處處長。這個學校準備仿照美國西點軍校建校,為國民黨海陸空三軍培養高階將領。
黃維自黃埔一期畢業,雖然也曾在抗日戰場上揮灑過熱血,也曾擔任國民黨王牌十八軍軍長,但在戰場上的功績似乎乏善可陳。相反,被稱為“書呆子”的他,當個教書匠似乎正適合不過了,黃維本人也有這樣的想法。但黃維的“教書”計劃,卻在1948年9月被一場軍事會議打亂了。
當時,被解放軍分割包圍各個殲滅打怕了的蔣介石,決定組建若干個兵團,以兵團為基本作戰單位,集中兵力固守戰略要地。原國民黨整編第十八軍被擴編為第十二兵團,由黃維擔任司令。黃維辦軍校正漸入佳境,根本就不想去當什麼司令,但那是蔣介石的命令,據說蔣介石甚至要拿柺杖打了他。
黃維在抗日戰場上可以不懼流血,但將外敵驅逐以後,支配他的就成了不可救藥的“愚忠”。這也是蔣介石的“領導藝術”了,老蔣向來都是把人才當奴才用,國民黨不乏英勇善戰的將領,但在蔣介石的“培養”下,幾乎全都只剩下“忠誠”與“聽話”。黃維雖不是什麼戰將,但對於蔣介石卻也是絕對的忠誠。因此,即便有千萬個不願意,他還是答應了就任十二兵團司令員,臨行前向老蔣提出一個要求:“打完這一仗,我還是回去辦軍校。”老蔣應允了。
不成想,打完這一仗,黃維也回不去了。據黃維女兒黃慧南的說法,胡璉曾跟她媽媽蔡若曙說,當他跟黃維一起坐坦克車突圍時,車上都爬滿了人,胡璉就用機槍把人掃光,而黃維心太軟,所以出不來。這樣的說法沒有任何別的佐證。但我們知道,黃維突圍時坐的坦克出了故障,很快就被俘了。當時他的對手,解放軍中原野戰軍楊勇將軍還很惋惜,表示:“俘虜十個黃維,不如俘虜一個胡璉。”
從被俘的第一天開始,黃維就表現出不合作的態度。中原野戰軍領導動員十二兵團高階將領給被圍困在陳官莊的杜聿明、邱清泉寫勸降信,大家都簽了名,只有黃維不籤。一個年輕的記者採訪黃維:“你為什麼不早些投降?”黃維把桌子一拍,大喊道:“有戰死的烈士,沒有苟活的將軍,我為什麼投降……”
不出意外,這樣的態度被黃維帶到了功德林。在那裡,黃維不是沉默不語就是大放厥詞,與管教人員堅決對立,還對其他認罪悔過的戰犯大肆譏諷挖苦。董益三在學習中稱四大家族控制了中國所有的銀行,黃維立馬跳出來反唇相譏,以至兩人大打出手。
同為“土木系”的邱行湘積極改造,被黃維稱為“一點氣節都沒有”,邱行湘也不甘示弱揭發:黃維本來字悟我,一次蔣介石送他一張自己的照片,題字時錯寫成了“培我”,黃維就此改稱培我,“連自己祖上起的名字都可以隨便改的人,有什麼資格談氣節”。
當黃維在功德林“鬥爭”的時候,他並不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外面急切等待著他的訊息。蔡若曙帶著四個孩子離開了臺灣,在香港住了一年後,輾轉回到大陸定居上海。在當時的環境中,作為一個國民黨高階將領的家屬,其生活之艱難可想而知。但是,上海當地的基層幹部對這一家子都極為照顧,蔡若曙被安排在上海圖書館工作,這樣一來全家的生活就算有了著落。
他們的大女兒黃敏南報考復旦大學,校方不敢收,報到周總理那裡也順利獲批入了學。小女兒黃慧南在高中入學時,報考的復旦附中同樣不敢收,但在相關人員幫助下,進入了重點中學北郊中學。可以說,他們一家人在上海雖然艱難,但也感受到了新中國滿滿的善意。
1956年,蔡若曙獲准與長女黃敏南一起去監獄探望黃維,這是他們時隔八年之後再次見面。據黃敏南迴憶稱,她當時覺得父親還是原來那個樣子,只是老了一點,走路還是挺著腰桿。蔡若曙跟黃敏南都勸黃維好好改造,可黃維根本就不接受,說著說著甚至發了火。甚至蔡若曙帶去黃維從未見過面的小女兒的照片,他都不為所動。但是據同在功德林的沈醉後來回憶,黃維一直將那張照片放在上衣的左兜裡,像寶貝一樣始終珍藏著,經常拿出來看一看。
黃敏南說自己的父親老了,但當時的黃維,實際上是身體更好了。剛進入功德林時,黃維身患五種結核病:肺結核、腹膜結核、淋巴結核、附睪結核、精囊結核。1952年,黃維的結核病發作,腹膜結核發展為腹膜炎,出現了大量腹水。嚴重的時候,黃維皮下都是水,走路晃盪晃盪的。
黃維這樣嚴重的結核病,最終卻經過北京著名醫學專家會診,周總理特批不惜動用外匯從香港購買特效藥,醫護人員四年的精心治療護理,得以根治了。連黃維自己都說,這樣重的病,又病得這樣久,若在過去,即便他是國民黨高階將官,也得一命歸西。此外,在那些年,黃維的餐桌上每天都會有牛奶、雞蛋和肉,即便最困難的時候,毛主席都帶頭不吃肉了,也沒有中斷過他的肉類供應。
可即便這樣,黃維雖然對共產黨心存感激,卻仍然對改造懷有牴觸,只是不再當面反駁對抗了,而是轉入沉默,直到後來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永動機”的研究。蔡若曙母女得知黃維在研製“永動機”後,經常去監獄對他勸說,試圖說服黃維配合改造,以便早日獲釋與家人團聚。但黃維頑固依舊,女兒給他帶了很多證明“永動機”不能實現的書,他當場就給扔掉。
1959年,蔡若曙的等待終於有了些眉目,北京有關部門通知了當時在北京工作的黃敏南,上海有關部門也通知了蔡若曙,都說要他們準備迎接黃維回家,還讓他們注意聽廣播。1959年12月4日,他們在廣播裡聽到最高人民法院宣佈第一批特赦名單,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楊伯濤、邱行湘……沒有黃維的名字。
蔡若曙的希望瞬間幻滅,頓時萬念俱灰。長達11年的等待一切成空,從臺灣、香港輾轉到上海,從上海到北京的無數次奔波,蔡若曙總是心存希望,只要黃維好好改造,就一定會被放出來的。但黃維就是不好好改造,據悉他本來在第一批釋放的名單裡,但戰犯管理所認為他認罪態度不好,不同意釋放他。
那時候,蔡若曙並不知道接下來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釋放人員,她只覺得自己的希望徹底破滅了。一天下班後,蔡若曙帶著大量的安眠藥來到圖書館書庫,她想靜靜地離開這個讓她備受煎熬的世界。幸虧有人前來查閱資料,發現了吞下安眠藥的蔡若曙,及時送往醫院才挽救了過來。
但從那以後,蔡若曙一直處於精神高度緊張、壓抑中,開始出現幻聽、失眠等症狀,被上海龍華醫院精神病專科醫院診斷為精神病。儘管在上海圖書館工作不滿10年,但蔡若曙還是受到了特殊照顧,辦理了退休,能領一筆穩定的退休金,還可以享受公費醫療。
此時的黃維,仍沉迷於“永動機”的研製,從功德林到秦城監獄,再到撫順戰犯管理所,走到哪都帶著他的一堆圖紙和研究裝置。中科院力學研究所看了黃維的圖紙和文字資料後,多次告訴他不可能實現,但始終都沒能打消他的計劃。周總理特別批示,讓戰犯管理所對黃維的研究予以配合,甚至專門為他搞了一個實驗室。
直到1970年代,黃維才開始被感化,在監獄裡學習了《共產黨宣言》,在給蔡若曙的信中,稱之為“光輝文獻”。1975年3月21日,來自瀋陽的12次特快列車停靠在了北京站,跟他通車抵達的,是最後一批特赦的293名戰犯。在這批特赦戰犯中,黃維位列第一名,作為代表給中央和毛主席寫了一封感謝信。
時隔27年,蔡若曙終於在北京前門飯店跟黃維團聚了。在這27年裡,有多少人都曾勸說蔡若曙改嫁,都被她拒絕了。
看到蔡若曙這樣痴痴等著他,黃維也特別的得意,前前後後特赦出來這麼多戰犯,沒有一家是這樣的。好多要不就是離了,要不就是改嫁了,有的人還被拒之門外。蔡若曙這樣等了27年,讓黃維實在是自豪。可是自豪之餘,黃維對蔡若曙卻似乎並沒有太多的重視,而是繼續沉迷在“永動機”的研製中。
蔡若曙在等了一年又一年,看著一批又一批的戰犯名單上都沒有黃維的名字,原本已經絕望了。那麼多年來,她都是靠藥物維持著,大量吃藥導致成天昏昏沉沉的,幻聽、幻視都會有。看到黃維還沒有放棄他的“永動機”,蔡若曙總是擔心,會不會有一天再被抓進去。她擔心黃維說錯話,一旦有什麼發言,她就會緊張。黃維晚一點回家,她也緊張,總是擔心他會不會出什麼問題。
最終,還是出問題了,可出問題的人卻不是黃維,而是終日緊張的蔡若曙。1976年春的一天,蔡若曙在午睡時趁黃維不注意,偷偷走出了家門,走到離家不遠的護城河邊,就這麼跳了下去。痴等27年,在與丈夫團聚一年後,蔡若曙選擇了用這種悲情的方式告別了人世。抑或是說,蔡若曙精神高度緊張了這麼多年,終於圓夢了,她也就解脫了。
聽說蔡若曙投河,72歲的黃維發瘋似地跑到河邊,直接就衝了下去,不會游泳的他很快就被淹了,大家把他救了上來,結果就是重病一場。
“我是罪大惡極的戰犯,解放後受到寬大和改造……”黃維在去世前,為國際臺錄製了一段對臺廣播的語音,希望用他有限的生命,為祖國統一出一份力。1989年3月20日,在準備去臺灣會見老友的忙碌中,黃維突發心臟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