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特殊的省級區劃,或許很多人會想到中國的5大自治區、4大直轄市,亦或是中國“最大”的省份海南省,其中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千米。但是與它相比還不是最特殊的,它就是中國目前唯一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一個隸屬於國家的特殊社會組織,是國務院計劃單列位於新疆的省級單位。
不僅接受中央政府的領導同時還接受新疆政府的領導,是目前中國最特殊的省級區劃。
王震將軍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1949年5月,隨著解放戰爭的不斷推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決定進軍西北,時間來到9月,解放軍已經實現了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四省。新疆的解放也不過是咫尺之遙。
由於新疆位於西北,地處邊陲,中央還要忙於開國大禮與其他等一系列工作,於是就把解放新疆的計劃推遲到了1950年。此時新疆一些民族分裂勢力妄圖在動亂中宣佈新疆的獨立,因此中央決定提前解放新疆。
最終在12月17日新疆宣佈和平解放,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此時的新疆剛剛解放,其局勢還非常的複雜。很多地方還存在“半封建農奴制”,甚至在某些地區還有一些外國的殘餘勢力。由於國民黨軍隊的長期壓迫,新疆百姓不僅長期無法填飽肚子,進駐新疆的解放軍的後勤補給也是一大難題。
為此,新疆急需一位威望極高且同時具備組織生產能力的軍事長官,來主導新疆的工作。於是,王震將軍接過大旗,前往新疆主導建設工作。
王震將軍對於生產方面的工作十分熟悉,他曾率領386旅在南泥灣進行生產建設工作。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30萬畝的拓荒任務。
這時的新疆完全稱得上是一片不毛之地,想要在這充滿沙漠、高山、冰原的土地上進行建設工作,其難度可見一斑。甚至新疆很多地區還有國民黨逃兵組成的土匪,這進一步地加劇了新疆的問題。
不過,即便是面對諸多困難,在王震將軍看來這能比得上抗日戰爭時期?解放軍建立的初衷是什麼?不就是為了讓老百姓當做作主,過上更好的生活嗎。
於是在王震將軍的一聲令下,駐疆的十幾萬大軍放下手中的槍支,一場轟轟烈烈的建設運動就在這邊土地上展開了。
戰士們從來不向當地百姓索要物資、生產工具,甚至在後期也不向國家提出支援。
在短短一年內,就做到了保證提供給解放軍軍糧的同時,還能援助一些新疆生活困難的百姓。
隨著新疆狀況的不斷改善,與王震將軍的建議下,中央最終同意。
於是在1954年,進駐新疆的解放軍10.5萬人集體轉業,以預備役的身份組成了“解放軍新疆軍區建設生產兵團”。
其使命就是:建設新疆、屯墾戍邊。
新疆建設兵團發展史
在兵團的建設初期,兵團戰士以“不佔群眾一分田,戈壁灘上建花園”的口號。十多萬人組成的建設兵團,把那些鄰近水源且肥沃的土地幾乎都讓給了新疆百姓,兵團戰士們選擇自己開墾荒田。
由於新疆位於西北偏遠地區,且當時國內經濟落後,生產不發達,交通也不便利。整個兵團的後勤補給幾乎稱得上是沒有。
戰士們住地窩、喝汙水、吃粗糧飯、不僅克服了物資短缺、艱苦環境等重重困難,甚至還節省下來了一批資金,用於建設。他們從來不要求主動換取新衣物、新軍裝,往往是軍服破了,縫縫補補又穿了好幾年。
1955年,在新疆發現了克拉瑪依油田,這是新中國建國後發現的第一個大油田。當時中國還是所謂的“貧油國”,石油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開發這座油田是當時中國重中之重的工作。
在國家的號召下,先後超過百萬人不遠萬里,從全國各地紛紛踏入到了建設新疆的工作中來。這麼多人的生活補給就是一個大問題。
那時的新疆僅僅只有500多萬人,其惡劣的環境常年讓新疆百姓無法填飽肚子,所以這些人的生活補給自然就落入到了新疆建設兵團的肩上。
為了讓援建新疆的人過上稍微好一點的生活,兵團大部分人都把自己的房子、帳篷讓了出來,常常是多人或是一個班,在閒暇之餘合力建造一個地窩子居住。
因為新疆很多地區土質鬆軟,一個地窩子幾乎幾天、十幾天就坍塌了,兵團戰士只能選擇在相鄰的地方繼續建造。那些生活在沙漠邊緣的兵團戰士,有的時候晚上沙漠颳風,在清晨起床時地窩子就被黃沙掩埋了一大半。
援建新疆的人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為了讓兵團戰士改善生活環境,與兵團戰士一起生活,有的一起約定:我住一週房子、帳篷,你住一週地窩子,下週我住地窩子,你住帳篷……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兵團戰士與那些援助新疆的人,在長達半個世紀裡,為建設新疆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兵團戰士們一起修建水利工程、一起治沙治理鹽鹼地、一起植樹造林。先後修建水利工程上百座,治理河流幾十條,從乾旱荒漠的戈壁灘中開墾荒田1600餘萬畝,開墾了新疆幾乎近半的良田。
兵團建立了一個個渠系縱橫、樹木成林、田連阡陌的綠洲生態環境。兵團戰士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奇蹟。如今在兵團戰士們的不斷努力下,新疆的很多地方完全能稱得上是“天堂”。
以新疆棉為例,早已成為了新疆的支柱產業之一,並且還在不斷創新。
以新疆建設兵團下八師某農場為例,採用膜下滴灌方法種植棉花,在新疆這個極度缺水的地方與常規灌溉方式要節水40%-50%,還能至少增加5%到7%的耕地面積。
同時使得棉花的產量暴增,少則50%多則達100%,同時每畝增收300元以上。
到了2020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達到了14個師,擁有174個團級農場,整個兵團總人數324.84萬人,生產總值2747億元,兵團轄區總面積為7.06萬平方千米。
永垂不朽的新疆建設兵團
新疆位於中國的大西北,其166萬平方千畝的廣袤土地,佔據整個中國領土的六分之一。
有著“死亡之海”之稱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它幾乎把新疆南北一分為二。東西最長超過1000千米,南北也超過400千米,面積可達33萬平方千米。
中國第二大沙漠“吉爾班通古特沙漠”也位於新疆,面積約為4.88萬平方千米,不僅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之一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遙遠的地方。
位於新疆的崑崙山、天山與興都庫什山,一起構造成了海拔超過4500米的帕米爾高原。它不僅是新疆的屏障,同時也制約著新疆向外的發展。就是在這樣乾旱、自然條件極為惡劣的地方,新疆建設兵團幾乎把這裡建設成了“人間天堂”。
除了舉世聞名的新疆棉外,其水稻也堪稱“一絕”。建設兵團第一師一團種植的146畝“水稻機械精量旱穴播種技術與機具”的試驗田,創造了畝產1042.97千克的新紀錄。
其水稻田常年保持著畝產500千克的產量,成為了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縱觀美國的西部運動,常常就是種族剝削與屠殺等等。而新疆建設兵團則就是屯墾戍邊、犧牲與奉獻。
這是西方人所不理解的,而這也恰恰是經歷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每個解放軍所鍛煉出來的犧牲精神,而那些新疆建設兵團的戰士則把這樣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這樣說道:共產主義從來不會拿利己主義來反對自我犧牲,也不會拿自我犧牲來反對利己主義。無論是自我犧牲還是利己主義,都是在一定條件下實現自我的一種形式罷了。
而新疆建設兵團就證明了這一點,其自我犧牲的精神,讓中國有能力在世界那些最乾旱、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依舊能照顧好本國百姓以及生活。敘利亞撤僑就是最好的例子。
新疆建設兵團是個整體,是一個具備生產力的共同體。他們不光自給自足、同時還能在守衛邊疆的同時建設邊疆,保衛著“一代一路”在新疆這個地區的重要節點,且逐步穩定推進。他們有著足夠的信念讓新疆變得更好。
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兵團戰士在新疆這個幾乎寸草不生的地方,出現了廣袤的農田與工業。還讓油氣資源充沛的新疆,成為了中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結語
新疆作為中國西北的門戶,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其複雜的地形不僅保衛著中國的腹地,還在一定程度上阻撓了外來侵略者。
新中國在建國之初就時刻關注著新疆的發展。在建國初期,中央一聲令下,10.5萬人紮根新疆,為新疆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尤其是兵團裡的老一輩人,他們真的是付出了自己的所有。
其建設兵團,不僅保衛著新疆的同時,還為新疆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如今的建設兵團依舊在為新疆做著卓越的貢獻。
參考資料:
兵團發展節水產業調查《“水約束”逼出大產業》(兵團日報)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歷史和發展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