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一個非常有趣且能培養同學們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科,從同學們學習數數開始,就已經開始了對於數學這門學科的探索和學習。不少小朋友覺得數學很有意思,但是有些時候,數學題目也會讓他們很苦惱。
在小學時,老師主要就是在鍛鍊同學們各種運算的能力,從簡單的個位數的加減,數額逐漸增大,再到之後的乘除運算和混合運算。
同學們不僅要熟練掌握數字運算的結果,也要對運算的規則瞭如指掌,因為不同的計算順序,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同學們很可能會因為一點小小的失誤而導致整道題丟分,這就需要不斷地練習。
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數學,出題老師一般都會把一道簡單的數學題放到生活中常見的場景中,讓同學們能夠將自己代入到場景當中去。
前4人後6人一共幾人?學生說出正確答案,被老師判錯:不是11人
有位家長在輔導學生功課的時候發現了問題,他的女兒數學一向很好,每次期末考試都能考得滿分的成績,但是這一次的數學試卷卻只得了95分。
當女兒拿著一張沒有滿分的試卷回家時,滿臉都寫著不高興,家長拿過試卷一看,就發現了不對勁,他看到女兒做錯的那一道題目是這樣的。
“小豬佩奇問:我在排隊,前面4人,後面6人,隊裡共幾人?”女兒在下面空白處工工整整寫出了自己的演算法:4+6+1=11(人),卻被老師打了紅叉,扣了五分。
家長反覆讀了幾遍題,又看了看女兒的答案,沒有發現一點問題。難道是老師看錯了,才給女兒的試卷打了叉?家長帶著試卷找到老師詢問這一道題是怎麼回事。
數學老師卻回答道,“小豬佩奇是個豬,題目中問的是隊裡共幾人,所以不能把小豬佩奇算進去,答案應該是4+6=10(人)”
家長對於這樣的解釋表示不認同,既然這麼說的話,小豬佩奇是隻豬,豬怎麼會說人話呢?又怎麼會排隊呢?老師反駁道,我們是在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
家長對於這樣的解釋很不滿意,他認為數學應該是一個嚴謹的學科,出題人應該保持嚴謹的態度,而不是出這種模稜兩可的“腦筋急轉彎”。
這道題的關鍵考察點應該在考察同學們的細心和計算能力上,重點考察同學們在將排隊的前面和後面兩部分人相加之後,也不要忘記把自己加入進去,這才是這道題真正應該考察的點。
而不是在同學們兼顧了所有的細節得出正確答案時,告訴孩子豬不算人。一般出題時,在有些情況下會預設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動物擬人化,或者題目中寫出“速度是勻速”之類的限制條件。
而不是要孩子糾結小豬佩奇到底算不算人這樣一個無關緊要的問題,如果按照老師的邏輯,豬為什麼會說話,為什麼會排隊呢?這也是無法解釋的問題。
其他家長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認為這種腦筋急轉彎的題目最好不要出現在數學試卷中,頂多是在課堂中給同學們當個笑話來講,活躍一下課堂氣氛。在出題時,還是要注意細節。
以免一些模稜兩可的題目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影響,丟了分數,還混淆了已經牢記的知識點和概念,這對學生而言,就是比較大的損失了。老師也表示,自己往後出題會更加註意。
孩子沒有在考試時取得好成績,家長應該怎樣做
每一次考試都是階段性學習成果的檢驗,同學們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有要求,這是好事,在沒有取得好成績時,同學們的內心是痛苦和恐懼的,這個時候家長們就要先穩定同學們的情緒。
安慰同學們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這樣才能對過去已經結束的考試進行復盤,尋找失分的問題根源。家長們要幫助孩子找到問題,分析失誤的原因,這樣才能在接下來的考試中避免問題再次發生。
筆者有話說:
成績雖然重要,但是對於正處在小學階段的同學們而言,小學階段的成績並不具備太大的參考價值,學生們未來的學習成績和狀態如何,也不太能完全從小學時候的成績看出端倪,所以家長們不用太過緊張,以至於學生的成績一下滑就給他們施加壓力。學生揹負了太大的壓力,可能會產生對學習懼怕和厭煩的心理,更不利於日後的學習。
你認為數學中可以出現類似於腦筋急轉彎這類的題目嗎?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