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阿里巴巴,網際網路。
每次人們說到馬雲的時候,總是能把這幾個詞聯絡到一起。雖然初創很艱難,但是他就這麼倔,不僅堅持非要幹,還幹成了。
現在的阿里巴巴,早已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外貿平臺。
相信這個機會,肯定不止馬雲一個人看到了,至於其他人,就已然淹埋在歷史中了。
就像生活中我們總是聽到:唉,早知道什麼什麼,我就該怎麼怎麼樣。
但是,人生沒有早知道。
而馬雲的成功是必然的,他的堅持,也堪稱好決策的典範。就像美國的克里斯·布萊克在《決策,好與壞》一書中所說:
管理者對資源部署的決策其實是投資決策。棄牌、跟注或者加註,管理者的選擇很重要。
作者克里斯·布萊克:某國際出版公司執行總裁、網路公司創辦者等。其擁有的多種職業生涯經驗,為這本書注入了不同平常的觀點。
01 過度自信是創業的殺手
和馬雲成功不同的是,有很多創業者都失敗了。
有關資料表明,⅔的創業投資都是虧損的。然而這也無法阻擋新的創業者湧入市場。
因為有⅓的創業者有著驚人的自信,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而超過80%的創業者認為自己成功的機率大於或等於70%。
所以,在創業成功機率這個問題上,人們偏向於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創業者,都認為自己手裡拿的是一副好牌,所以他們願意冒的風險會更大。
但真實情況是,他們手裡的牌不一定是一副好牌,但即便知道是普通的牌,他們仍然希望放手一搏,而不願意棄牌。
02 創業不是“人人都是贏家”的結局
如果問起吸菸導致的死亡人數,和車禍導致的死亡人數哪個會更高。
可能很多人認為是車禍,但實際上,吸菸導致的死亡人數是車禍導致的死亡人數的十倍。
因為吸菸造成的死亡並沒有被大肆報道,而車禍的慘烈則帶給我們極高的情感衝擊,所以我們會高估事故發生的頻率,這就是認知偏差的一個來源。
相同的道理,即使創業失敗的機率遠高於成功的機率,人們也願意相信自己會成為下一個比爾·蓋茨/巴菲特之流,再不濟,也是會小有所成的。
除了認知差異以外,人們在構築未來藍圖的時候,很容易把未來的場景設定為成功的場景。
而在自己資金不夠充裕的條件下,人們會尋求合作伙伴,但是自己的盲目樂觀,並不一定能夠感染投資人。
如何做才能做出較為正確的判斷,從而使自己的決策成功呢?
03 以“局外人”的姿態來看待成功的機率
作者克里斯·布萊克在《決策,好與壞》給出了我們4點建議:
第一,學會等待最好的機會,就像擇偶的37%規則一樣,在看過⅓的選項後,選擇第一個出現的最佳機會。
第二,找到相關的基礎機率,認真考慮。
第三,設定成功和失敗的場景,而不是隻設想成功的場景,以此來改變自己“當局者”的思維。
第四,制定商業計劃時,多觀察局外人的看法
經過以上4點分析後,我們才能更好地把商業計劃當成未來可能性中的一種,而不是唯一。
寫在最後:
創業成功帶來的財富和地位上的巨大誘惑力,使得人們前仆後繼。
而影視也喜歡包裝成功的案例,讓普通人產生自己也是幸運兒的錯覺,好像自己是那個買彩票能中頭獎的人。
但是,克里斯·布萊克在《決策,好與壞》中一再告訴我們,要等待時機,不要為了贏錢而去“賭博”,也不要認為萬事俱備就能夠成功。
影響決策的可能是我們的直覺,也可能是我們的經驗或借鑑的其他人的經驗,至於哪些是有據可循,哪些是盲目的。
作者利用大量的案例來為我們一一分析,打破我們的認知維度和侷限,從而助力我們做一個有智慧的決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