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2月18日電 題:全國人大代表劉建明:共富路上百花香
新華社記者方問禹、殷曉聖
細雨中的江南村落靜謐朦朧,洋房門前屋後花木蔥鬱,種植基地裡各式蘭花清香淡雅……走進浙江省紹興市漓渚鎮棠棣村,滿眼盡是“花木之鄉”景象。
這個村95%的土地種植花木,95%的村民從事花木生意,95%的收入來源於花木產業,村裡人在全國多地組織的花卉苗木種植面積超過萬畝。2021年,棠棣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1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400萬元。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全國人大代表、棠棣村黨總支書記劉建明,是村裡發展花木產業的創業先鋒,也是全村產業致富的帶頭人。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從創辦園藝公司,到帶領村民外出培育苗木基地和市場,再到組建花卉專業合作社,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一村一品”的花木專業村發展模式,劉建明主動帶領鄉親鄰里一起富。
當前我國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浙江省也在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劉建明更感到使命在肩,要在更大範圍、更高質量、更多方式上發揮作用、履行職責。
“山區、半山區農村發展經濟,既要因地制宜找準產業,更要引進人才提升競爭力,才能持續驅動產業興旺。”劉建明坦言,即便種植經驗豐富的棠棣村,產業升級也依舊緊迫。
記者在棠棣蘭花數字工廠看到,工作人員透過廠內大屏檢視光照強度、溫度、溼度、二氧化碳濃度等資料,並在手機端實時調節。這座總面積超過4600平方米的智慧大棚還兼具多重功能,包括文化展示、蘭花展銷、研學互動、對接網路直播等。
劉建明描繪了棠棣村今後五年的發展藍圖:將累計投入810萬元,打造“慧質蘭芯”的浙江省級未來鄉村樣板、省級共同富裕示範村。“慧質”即重點推進數字技術賦能鄉村,實現治理數字化和服務數字化;“蘭芯”即數字技術賦能蘭花產業,實現產業數字化。
鄉村產業數字化升級,需要村幹部隊伍跟上資訊化步伐。劉建明認為,需要加強村幹部教育培訓,可以選拔其到區鎮兩級相關部門掛職,加快構建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村幹部隊伍。
不止於發展產業,劉建明依託村裡設立的人大代表群眾聯絡站,常年彙集群眾意見和訴求,對鄉村全面發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建言。
“物質和精神都要富裕,這是村民的共識和普遍需求。”劉建明說,共同富裕不光是錢袋鼓了、村莊美了,更要順應老百姓內心的精神文明需求,帶動精神富有。
今年70歲的村民金偉橋說,棠棣村早期花農“一根扁擔闖天下”,現代花農“一臺電腦網天下”,變革的是產業,但不變的是“人勤春早”的幹事創業精神。現在對棠棣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把這種精神守護好、傳承好。
富裕起來的棠棣村,還透過“曬家風家訓”,文明家庭、平安家庭、星級庭院等評選,以及宣揚“好媳婦”“好公婆”、身邊的道德模範與好人等,有效提升了村民道德與文明素養。
記者瞭解到,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劉建明提出的利用閒置農房促進鄉村振興、為鄉村現代化提供更有力法制保障、解決農村人居環境運維資金缺口等具體建議,得到重視和採納。
來源: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