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8日 星期五 陰雨
在人類社會的傳統中,女人和家務活是脫不了關係的。而我從小到大就討厭做家務活兒。這活兒灰色而沉悶,重複而繁瑣,比如刷碗、掃地、洗衣等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永遠重複著同樣的動作,太缺乏創造性了,真是味同嚼蠟。我們不可能把木地板拖出美麗的圖案,也不可能把碗洗出花樣出來,凡是一塵不變的工作,都是枯燥的,讓人難以忍受的。
小時候不願意幹家務活兒,反正有我父親母親做;結婚生孩子後,也不愛幹活兒,大部分有我家先生做。我的命還挺好的,懶人有懶福,不管走到哪裡都不用辛苦地幹活兒,即使在公公婆婆家,老人家也從來不讓我幹家務活。不過,去年、前年在北京進修學習、陪伴女兒讀高中的兩年期間,我還是進步了不少,除了不會做飯,洗衣、拖地、洗碗等各種活兒都會幹得挺起勁兒的,因為除了自己幹,沒誰幫我幹活兒了。
我之所以不喜歡做家務活兒,除了這活兒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這家務活兒沒辦法統計,做了也沒有什麼成就感。比如我上班坐門診、看病人,或者在辦公室裡處理單位的事務,那麼,我的勞動就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被重視和尊敬,有很多人需要我,我的專業知識可以幫助到別人,就會讓我擁有成就感。但我用同樣的時間做家務,就好像是在休息和消遣,只有一片空白,什麼也不曾留下。
我在門診上班經常要詢問患者的職業,備選項裡面根本就沒有“家庭主婦”這一欄,有時候她們嘆息道:我如果有份正經職業,那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可見她們對自己在家相夫教子也是深惡痛絕的。何況當別人問她的孩子:你媽媽在家幹嘛?孩子多半回答:我媽媽在傢什麼都不幹,就是在家待著。丈夫回家,發現妻子的家務活兒做得不夠完美,就會很不客氣地說:“我在外面忙得要死,你整天在家裡閒著,怎麼連點小事都幹不好呢!”
在大夥兒的意識裡,家務勞動是被藐視的,但是它又是家庭主婦身上的枷鎖,吞噬著一代代女人的青春年華,讓她們的臉上寫滿厭倦和蒼老。有很多女人在這枷鎖的禁錮下,變成了家務勞動的機器,刻板地運轉著,變得有些病態的潔癖。她們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不允許任何人去破壞,即使是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也不能破壞她的規矩,這讓她的親人感到窒息和不安。
在外工作的女人們更是處於兩難的境地,除了和男人一樣承擔艱辛的工作,更有一份特別的家務,在每個疲憊的夜晚,等待著她們疲憊的雙手。如果一個家不是乾淨整潔,人們一定會笑話女主人不勤快,卻全然不顧及她是否已為本職工作殫精竭慮,而男人在家務活上面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所有的賬全都算在女人頭上,這世界還是有失公允的。
一個女人,既要擔負起繁育後代的責任,又要傑出而強大。而一個家是否舒適,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家務勞動的質量和數量。作為這一工作的主要從業人員,女人應該得到更大的尊重和理解。
地一天不掃就會落灰塵;衣服不乾淨、沒有提前熨燙,穿上的樣子就不會好看;房間內的物品只要不及時復位,就很快亂成狗窩。要想維持居住環境的乾淨整潔,要想維護肌體的乾淨整潔,這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其實,女人在家幹家務活兒並不比上班輕鬆。女人要照顧好自己,不僅僅需要照顧好工作和專業,還需要在生活瑣事上照顧自己,擁有一個高品質的生活。
我有位醫生朋友非常能幹,在事業上做得風生水起,有很多患者專門找她看病、做手術,而且她還特別喜歡做家務。白天忙了一天,一回到家中就會做幾個小菜,坐下來慢慢品味。週末就會安安心心在家裡打掃衛生、做家務,把自己的家弄得漂漂亮亮的。我就問她為什麼這麼喜歡做家務活兒呢?她說,做這些事情可以讓她靜下心來,讓自己的大腦放空,把工作上的事情可以放一放,這其實也是一種休息。
在朋友的影響下,我也慢慢把做家務當成一種休息,讓工作中纏繞自己的煩心事遠離。這樣一想,平日裡特別討厭的家務活兒也變得可愛了起來。當我把亂七八糟的衣物、書本整理得整整齊齊的時候,當我把屋子的地板擦得乾乾淨淨、蹭亮蹭亮的時候,我也有一種成就感。特別是坐在剛做完衛生的清爽、整潔的屋子裡時,心情真的很爽。
當我們想要乾淨整潔的居住環境,就要每天關注掃地、拖地、物品復位,想要乾淨整潔的肌體運轉,就必須每天洗白白、洗香香、瞭解服裝搭配並且適度修飾外貌。
而且家務活兒有一個其他任何工作都無法匹敵的特性:家務活兒必須常常做,不會因為今天做了明天就會少。它一直在那裡,永遠體量巨大,永遠風雨不動安如山,永遠等你歸來。所以,即便是我們不願意做家務活兒,我們依然要去面對,只要活著,就得去面對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