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
黃河源頭好似遠遠地伸上到白雲之端,那一座孤城背靠著萬仞高山。不要埋怨羌笛吹起《折楊柳》的悲曲,只因和煦的春風未曾吹到玉門關。
(賞析)
全詩於壯觀中寓蒼涼,慷慨雄放而神氣內斂,骨力渾融,意沉而調響,不愧為邊塞詩的絕唱。
王之渙(688—742),字季凌幷州(今山西太原)人,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其高祖遷今山西新絳縣,為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