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調查,主題是:哪種生物給你最強烈的恐懼?蛇之所以榜上有名,是因為即使隔著一段距離,或者隔著一個籠子,看到這種無辜的生物也會覺得心裡有個疙瘩,一種恐懼感油然而生。
為什麼會這樣?一位專家做了一個實驗,他給一個只有6個月大的嬰兒看各種動物的照片,試圖看看對不同生物的反應。在取出蛇的照片時,專家看到嬰兒的瞳孔收縮,這是神經恐懼的表現,似乎認識這種生物。可以肯定的是,在實驗之前,嬰兒根本沒見過蛇。這是怎麼回事?
專家推測,也許人體對蛇有這種與生俱來的恐懼。這種恐懼銘刻在人類的基因裡,代代相傳。目前醫療行業對基因的研究水平還處於表層階段,很難解釋深層含義。
其實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在和蛇“打交道”,並賦予蛇“人的角色”,應用於各種神話故事中。最著名的是白娘子傳奇。白娘子和小青是兩個修煉千年的蛇精。為了報答前世的恩情,白娘子願意嫁給凡人徐賢。因為人妖和人妖不能共存,法海僧侶從中作梗,擾亂了他們的感情,上演了一出史詩般的故事。此外,蛇在西方神話故事中也佔有重要地位,一般扮演反派角色。例如,北歐神話中的大蛇耶夢加得殺死了正義的托爾。
回到正題,如果蛇真的在人類基因中留下了“記憶密碼”,那是什麼時候留下的呢?現在的蛇一般不超過七寸長,除了尖牙和毒液,沒有任何傷害能力。只要懂得防範,依靠人類的能力,完全可以殺死他們。那它為什麼能給人類留下永久的恐懼?唯一的解釋是,這種恐懼是古代遺留下來的。
科學家推測,6500萬年前,一場特大災難從天而降,對當時的地球生態環境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萬物凋零,恐龍也在這場災難下滅絕。至於災難發生的原因,還在調查中。當然,也有少部分生物在這場莫名其妙的災難中倖存下來,包括蛇。
當時地球大氣層還處於“富氧”狀態,蛇是巨大的蛇。最大的巨蛇可以達到15米長,體重超過一噸。不管咬合力如何,犀牛尾巴輕輕一甩就能輕鬆甩出去,可見其能力之強。
這時,人類的祖先也出現了。面對如此巨大的蛇類生物,誰的心理不是疙瘩?而且,人類祖先在覓食的過程中,經常會遭到大蛇的攻擊,可能會因此而受傷犧牲。對蛇的恐懼被拋在腦後。
雖然除了一些蟒蛇,蛇一般都比較矮,但是給人一種恐懼感,是不可磨滅的。朋友們,你們看到蛇有同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