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呢是個80後,來自湖北恩施。
從小生活在一個小山村,家庭條件不算好,但在那個山村來說,也不算差。
小時候嘛沒出過遠門,覺得那就是生活本來的樣子,每天只要不捱餓,不挨凍,生活得也挺快樂的。
爬山撿蘑菇拾柴火,土裡挖野蔥挖折耳根打豬草,菜園子摘根黃瓜扯個番茄,還分季節性的摘野果子吃,每天無憂無慮挺快樂的,不像現在小孩子少了點童真。
特別是我一二年級的時候不愛學習,因為山上的花花草草,野菇野果可比書本有趣多了,況且那時小,也不懂學習是為了什麼?
可我姐呢,比我大兩歲。她從一進學校基本都是第一,年年得獎。
這沒對比就沒有傷害呀。而且她嘴甜跟叔叔伯伯嬸嬸哥哥姐姐啥的都能打成一片。而我呢每次就像個小尾巴一樣默默地跟在她身後,也不喜歡叫人,因為那時在我的思想裡就是,我們兩姐妹本來就是一起的有個代表發言一下就得了嘛!
這樣時間久了之後,我直接是不愛說話了,一是姐走到那都受表揚,叫人又叫得好聽,我感覺她在發光照路,我跟著走就行了。二是感覺自己沒受重視就不愛跟別人打交道了,默默無聞也挺好,省得那麼客套還麻煩。
久而久之親人們都覺得我又內向又老實,自己也越來越覺得就是這樣,不會說活,不討人喜歡。
但我爸媽不會不管我啊,我爸當過兵初中文比,我媽從小家境比較好,高中文化。
他們出過遠門見過世面,深知學習的重要性,不管性格咋樣,學習不能落下呀。
於是就有了一個足以讓我記一輩子的事,但一直是以感恩的心記著的,因為那算是我人生的第一次真正成長,比別人晚。
我捱打了,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捱打。不管我哭得多厲害,媽媽和姐姐也都陪在旁邊哭,爸爸雖於心不忍,但作為大家長,為了讓我長記性,他都狠著心讓我哭也要把課文背完,不然還打。
還別說,要麼不打打就打一次狠的,還真有效果,刻骨銘心的痛誰想再來一次。
上課認真聽講了,放學回家也認真做作業了。成績真上去,一般都是九十幾分,也經常受老師表揚了。以前覺得可惡偏心的老師也是那麼的和藹可親了。應該是自己優秀了心態變了,看世界都可愛了吧!
成績一好,就越學越起勁了,這時又感覺看書比干農活有趣多了。要是哪次每考好,不用別人說,自己比任何人都傷心,默默發誓要趕回來!
但性格還是沒怎麼變,不愛跟人打交道。特別是長輩或是比我大比我優秀的人,因為害怕他們說我的不是,用不好的眼光看我。
但跟我同齡或是比我小的,換現在來說就是與我相當或是比我差的人,在他們面前我卻可以大談特談。
久而久之,我不喜歡與陌生人相處,也不願意與比我優秀的人打成一片,感覺會被看輕,而自我感覺還挺清高,不屑與他們為伍。
也許這就是我的短板,活了三十幾年還沒成功的最大原因。
畢竟自己要想變優秀,就得呆在優秀的人堆裡呀。就像你呆在窮人堆裡就算得第一,那不還是窮人嗎?
那時候怎麼會懂呢?關鍵也沒人能指點我能改變我呀,還自以為是的假清高了這麼多年。
但至少我爸爸還是用棍棒讓我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多學習了,看世界的眼光都變了。感恩爸媽給我的第一次成長。
第二次讓我成長的事就是家裡出了件比較大的事,讓我家從萬元戶變成了負債累累。
大概是我四五年級的時候,我大舅的單位在武漢開了一個茶葉店,因為我們恩施的富硒茶美顏養生很出名嘛,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
後來我舅把這家店盤了下來,我爸就去專門看店賣茶葉。好像是800元一個月,那時候還是九幾年,可不是小數目。我和姐姐暑假還能跟著媽媽去武漢看我爸,去大城市玩了玩才知道生活的樣子有很多種。
沒兩年,家裡差不多就是萬元戶了,在農村可是很少見。
但自然界不都尊循太極圖原理嗎:沒有什麼事是直線發展的,曲折總是存在,資產都是迴圈往復的。
那家茶葉店所在地要拆遷,爸爸也就失業了 ,回家繼續幹農活吧。我那時也進初中了。
可誰都想過好日子呀,多賺錢才是硬道理呀。我爸和我媽就尋思著做點小生意,我媽就在街上‘炸油香’,我們恩施的一種出名的小吃。我爸就買了一輛那時農村叫‘麻木車’的一種三輪車拉客。
這種三輪車安全係數很低,而且當時交通方面也管得不像現在這樣嚴格。這不,我初二時,爸爸載著七個人開進了溝裡。
都受傷了,我們家要付所有人的醫藥費,還好當時都是農村人也沒有額外要其他更多的費用,但也足以使我們負債了。
我到醫院看到爸爸纏著紗布的頭,都沒叫一聲爸和媽就跑了,邊跑邊哭,就感覺咱們家天塌了一樣。
當時爸爸也許很傷心,他肯定以為我跟他不親,包括現在他都覺得我跟我媽更親。因為他常年在外賺錢,不怎麼在家。
但孩子不一般都是啥事都喜歡找媽嗎?但並不代表不愛爸,就像父母不會不愛自己的孩子一樣。
我只是不想當著他們的面哭,讓他們更擔心。
其實那一刻我再次成長了。突然發現,很偉大的為我撐天的父母也會有倒下的時候,我該怎麼辦?
我回到學校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我也不喜歡跟別人談論這些事,可能還是因為從小的環境讓我隨時隨地封閉著內心,不想把自己的弱點爆露出來!
不想家裡出事又沒錢了讓人看不起,當時在很多人看來我可能有點冷漠,但其實是用冷漠的外表保護自己弱小的心。
現在才知道,其實當時是自己心太窄太小,才會把別人看小。
自己以什麼樣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會成為什麼樣子。
可那時候不懂呀,也很無助呀。但想要賺大錢的想法卻在心裡生根發芽了。但當時唯一的路徑就是考好高中,再考好大學,再找份好工作,就可以多賺錢啦。
於是就更努力讀書,成績也一直保持在前幾名。
但生活要總得鬆緊適度是吧,有時候你越想抓住的東西越抓不出。
也許是我一直急攻進利的心態給自己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中考時,我特別緊張,腳發抖手心不停地冒汗,腦袋翁翁的。
可想而知,並沒有考進一中。二中是考上了但由於老師的推薦也因為不想跟我姐同校,因為她喜歡管著我,我想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我最終選擇了一所職業學校的高中,而且是才開的試點高中班。
第三次成長就是進了高中後。我們上學後,我爸媽就出遠門打工去了,我們兩姐妹的學費生活費還有負債,經濟壓力挺大的。
我呢覺得很失落,又擔心爸媽,又恨自己沒考到好學校。每次放假回家看到空空的房子感覺很孤獨很害怕,晚上一個人睡會做惡夢。
後來我就病了,隔三差五的頭疼做惡夢,還進醫院住院。學習也學不進去了。其實最大的問題應該是我的內心太脆弱了,心裡病了,身體當然跟著病了。
心裡弱小了,邪惡的力量就進來了,惡夢連連。那段時間的陰影到現在還影響著我,我晚上一個人睡覺的話,必須開著燈,否則就感覺自己一直在黑暗中發抖。
爸媽也沒法安心呆在外地了,只能繼續回來務農。可種地能種出幾個錢呢?債只會越欠越多。
姐姐高中畢業後就沒上了,上班補貼家用。想著讓我到時候去上大學吧。
可我掉下課程後,後面的就有點聽不懂了,成績下降了很多。
再加上有一次我二姨跟我說,你爸媽太難了,要不你高中後就別上了吧!
偏偏我把這句話給聽去了,可能自己本來就已經在放棄的邊緣了吧。
這樣子高三的時候就完全不認真學了,渾渾噩噩的度過了一年,一心想著出門掙錢。
現在可覺得那段好時光簡直太浪費了,如果那時候懂什麼是財商並學習它的話,現在該是個富太太了。
高中畢業後去培訓過電腦,可學徒工資低,我沒有去做。去一個私人月餅廠,不但工資低還沒休息時間,也沒能堅持。但那時掙錢的氣勢還是足的,一心追求工資高。
後來就去福建了,我現在的老公叫我去的。那時候我們只是同學,只是他在高二讀完後,就被熟人騙進傳銷了。家人好不容易把他接出來。
他後來就去福建鞋廠裡打工了,我也就覺得那邊工資高就去了,一心想著多賺錢。
第四次成長就在工廠裡了。
那時候的工廠生活真的是昏天暗地的,經常加通宵。
但自己選擇的路只能自己走下去,給媽打電話時都想哭。但我習慣性的報喜不報憂。實在是沒有喜只有憂的時候,我基本上是不跟家裡人聯絡的。
在親人們的眼裡我真得算是一個心狠的人。但我自己心裡清楚,不是不念家,不是不愛親人,而就是因為愛他們,不想讓自己的苦影響他們。也許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吧!
其實在我心裡一直是充滿大愛的,我希望每一個人都生活得很好。只是我自己明白我自己的追求,我不想被他們為我好的話語所影響。
哪怕我現在很苦很累,但我至少能養活自己,還是有存在的價值。
在外地沒父母在身也,老公是我唯一的依靠,我把對家人的依賴全部放在了他的身上。
所有的累和苦差不多也抱怨在了他身上,因為總要有個發洩的地方嘛,我有時任性,有時鬧脾氣。
但磕磕絆絆這麼多年,老公都包容了我所有的缺點。雖然他有時候也很臭脾氣,但夫妻不都是需要包容和理解嗎?
工廠雖然辛苦,但我們互相依靠,也賺了錢。結婚生女兒後,因為有自己以前離不開媽的經歷,所以我堅持把女兒帶在身邊。
後來公公婆婆也去,婆婆帶孩子,公公做工地。
我和老公帶著團隊去承包工廠的流水線,也算是小有成就,買了車買了房。女兒也在那邊快樂的上著學。
經歷這麼多,頭也不再痛了,因為已經練就了一顆強大的內心。
但前面也說過,事物的發展是曲折的,當自己感覺上了一個高度的時候,下坡又來了。
疫情讓我們留在了恩施,女兒也被迫轉學回來。
想著就在家做事陪她吧。呆了兩年,姐姐姐夫也無私地把他們的市場分了一半給我們。可無賴我們有房貸車貸的壓力,已經是入不敷出。
我又開始焦慮了,而且我還想不明白:為什麼我一生都在追求最好,追求更多金錢,並且不惜做到最大的努力,可最後還是為錢所困,好像一直在追著它跑,可永遠也追不上它。
去年我看到財商教育的廣告,好像就在告訴我想知道的答案。
所以我不惜再負債幾千元,冒著被騙的風險報名學習了。
然而並沒有受騙,而是讓我豁然開朗,就像以前所有的問題所有的焦慮,所有受的苦難。都在這一刻找到了答案,得到釋放。
疫情給了我第五次成長的機會。
這次卻把我從內到外重新洗禮了一翻。
不僅讓我學會了友好親和、勇於承擔、善待他人、幫助給予、感恩之心、勤學不輟、值得信賴這七個優秀品格的處事之道。
也讓我知道了富人用錢生錢的秘密。富人讓錢為他工作,而窮人為了錢而工作。
資產的執行規律是迴圈往復的。實現財務自由也遵循太極圖原理,沒有捷徑可走,學習是繞不過去的關鍵一步。
只有多花時間好好的學習財務自由技能,才能減少曲折少走彎路。
我對以後的人生充滿了無限想像,因為我也開始養下金蛋的鵝了,已經在長大了。
由於家鄉掙錢太少,老公不得不重新去福建重新開始。這是我們第一次兩地分離這麼遠久,彼此都很想念。
但今天的分離只為明天更好的相見!
未來是那樣值得期待!多學習知識和技能,一切終將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