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中國的諸多節日中,中秋是詩人們最偏愛的節日之一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有月亮這一意向的存在,古人喜歡舉頭望明月,喜歡將自己的情感寄託在某些事物上,而這個陰晴圓缺的‘月’,無疑是最迷人的一種。
賞月是中國持續數千年的文化傳統,縱觀唐詩宋詞,出現月亮形象的就數不勝數了,連李白這位詩仙,也不免為月痴迷,在流傳下的近千首詩中,與月亮有關的就達400餘首。
李白:把酒問月
李白寫月的詩歌太多,我一時之間竟選不出哪首來比較好。他有《月下獨酌》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有《古朗月行》中像是凡爾賽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有《望月有懷》中又清冷又優美的“寒月搖清波,流光入窗戶”……
這裡來一首《把酒問月》,既賞月問月,又有嫦娥玉兔形象,更貼閤中秋主題: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詩從開首一句就開門見山,直接發問了,問什麼呢?問月亮為什麼從海上來,又去了哪裡?問月宮中的白兔為什麼一直在搗藥,嫦娥真那麼孤獨都沒鄰居的嗎?
這些問題對現在的我們來說自然都是小兒科了,不過時代不同,認知不同,古人是真的不懂,所以他們都好奇這些,一邊好奇思索,一邊又以浪漫的筆觸描繪出來。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這是李白對月亮、宇宙的遐想與認知,也是對人生哲理的思索。
有意思的是,這首詩下面還有一個題注:“故人賈淳令予問之。”李白說是朋友叫他去問月的,自己不問反而叫別人問月?這到底是李白太會整活了,還是友人自覺寫詩不好才這樣的呢?
辛棄疾:中秋無月
頂著愛國詞人頭銜的辛棄疾,一生不得志,於是多感慨,多悲嘆,連在團圓之夜,也不免把盞話淒涼。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溼紗窗,雨溼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中秋無月,這是不可能的,一輩子也不可能——當然,烏雲蔽月除外,而恰巧,辛棄疾就遇上了這樣一個遺憾的中秋。
他先是在上片回憶了往年的晴朗中秋,那個時候,花與月影皆在酒杯中盪漾,多麼醉人。
而現在的中秋夜,大雨打溼了天地與紗窗,雨夜賞不到月,辛棄疾真想上天去問問,為啥連月都不讓他賞了,可惜是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最後只得就著燭光喝悶酒。
這裡的問天、路難通、信難通,其實也是在暗喻他自己報國無門、被皇帝閒置不用的現實處境,所以這首《一剪梅·中秋無月》,其實也是在借月表達自己壯志難酬的惆悵之情。
徐有貞:中秋月
明代徐有貞不是典型的詩人,他是大官,是內閣首輔,人稱徐武功,一生奇聞軼事也比較多。而他的這首中秋月,其實並沒有太高的文采: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雖然文辭不比專業詩人,但他也有優點,就是接地氣,所表達的情感很真實,屬喜聞樂見的那種。
他說中秋的月亮就是皎潔明亮的,管它陰晴還是圓缺,人們都是要慶祝的,都會將其看作好時節,所以啊,忘記一切不開心,記住此時的美好,期待著年年能有這樣的好時節吧。
王建:十五夜望月
唐代詩人王建寫出了一首“詩中有畫”的中秋七絕: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短短二十八字,成了不少人心中的中秋最佳作。王建的這首詩名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他在佳節和友人相聚時寫下的。
這首詩既有意境,畫面感也非常強,寫中庭月色,以“地白”突出明月的皎潔清美,“樹棲鴉”烘托了月夜的寂靜,“桂花”香氣怡人,無聲地浸潤了夜色,冷露染上花香,顯得此夜更清冷,透著絲絲寒意,卻又意境悠遠。
最後這兩句情感真摯而又意境闊大,帶著點冷冷的、茫茫的秋思,想想中秋之夜,萬家團聚之時,又有多少離人,他們懷著思念的愁緒,對月懷遠,不知歸處。
這首詩意境真的很美,情感的渲染也很到位,絲毫不輸給其它大作。
人們常說,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穿越古今,大家對中秋的期盼永遠都是那樣,盼團圓,盼安穩,盼人生順遂,或許今天我們已經不再寫詩,有了新的消遣,但也不妨在這樣千古傳承的節日裡,望古今都同樣皎潔的明月,看幾首小詩,感悟節日帶來的文化美與人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