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月以後,盟軍逐步逼近日本本土,美軍空中力量不斷轟炸日本。日本侵略者為挽救其滅亡的命運,仍舊垂死掙扎,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大局已定。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共同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否則將予以日本“最後之打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佈抗日戰爭戰局已全面轉守為攻。
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最後一戰》,將原本分散的抗日根據地一一連通。翌日,延安總部發布命令,八路軍、新四軍開展全面大反攻。
曾經不可一世的日寇,在同盟國的共同打擊下,已是窮途末路。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透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
朕深鑑於世界大勢及帝國之現狀,欲採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時局,茲告爾等臣民,朕已飭令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國願接受其聯合公告......!
同一天,蔣介石發對全國軍民和世界人士發表廣播演說。他激動地說:“我們的正義必然戰勝過強權的真理,終於得到它最後的證明......”為慶祝抗戰勝利,全國即日起放假3日。民眾狂歡,惡夢結束了!
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作為中國戰區總司令的蔣介石個人威望達到了頂峰,在這一年,蔣介石的巨幅畫在毫無爭議的情況下登上了天安門城樓。
如果說抗日戰爭的勝利還不足以讓蔣介石欣喜若狂的話,那當時世界上兩個強國美國、蘇聯的投懷送抱,不得不讓蔣介石忘乎所以。
在二戰中崛起的美國,企圖建立由美國主宰的世界秩序。美國的對華政策也發生的根本性的轉變。從這個目的出發,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起,美國的對華政策由“援華抗日”轉變為“扶蔣反共”,這一政策成為中國人民民族解放道路上的主要障礙。
蘇聯經過二戰之後,元氣大傷,在諸多問題上亦採取妥協退讓政策,承認美國在地區的霸權及支援在蔣介石的領導下統一中國,並於1945年8月14日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只承認並支援國民政府這個“唯一合法政府”,甚至向中共表示,“如果打內戰,中華民族有毀滅的危險。”
經過八年抗戰,雖然國民黨軍隊在戰場上傷亡巨大,但是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軍隊依然有430萬人之眾。而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經過八年的發展和壯大規模也已有120萬人。但是隨著抗戰的勝利,國民黨軍隊接受了大量的美式裝備、幾乎全部的日軍武器。
此時的蔣介石面對國內個人威望、國外對華的政策以及軍事力量的強大。再次消滅共產黨的“苗頭”又一次湧上了心頭。隨即蔣介石以“國家未來”為藉口要求毛澤東赴重慶談判。
蔣介石於8月14日給毛澤東發去第一封電報:
萬急,延安
毛澤東先生勳鑑: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實現,舉凡國際國內各種重要問題,亟待解決,特請先生剋日惠臨陪都,共同商討,事關國家大計,幸勿吝駕,臨電不勝迫切懸盼之至。
蔣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蔣介石於8月20日給毛澤東發去第二封電報:
延安
毛澤東先生勳鑑:
來電誦悉,期待正殷,而行旌遲遲未發,不無歉然。朱總司令電稱一節,似於現在受降程式未盡明瞭。查此次受降辦法,系由盟軍總部所規定,分行各戰區,均予依照辦理,中國戰區亦然,自未便以朱總司令之一電破壞我對盟軍共同之信守。朱總司令對於執行命令,往往未能貫徹,然事關對內妨礙猶小,今於盟軍所已規定者亦倡異議,則對我國家與軍人之人格將置於何地。朱總司令如為一愛國愛民之將領,只有嚴守紀律,恪遵軍令,完成我抗戰建國之使命。抗戰八年,全國同胞日在水深火熱之中,一旦解放,必須有以安輯之而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誤。大戰方告終結,內爭不容再有。深望足下體念國家之艱危,憫懷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從事建設。如何以建國之功收抗戰之果,甚有賴於先生之惠然一 行,共定大計,則受益拜惠,豈僅個人而已哉!特再馳電奉邀,務懇惠諾為感。
蔣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蔣介石於8月23日給毛澤東發去第三封電報:
延安
毛澤東先生勳鑑:
未養電誦悉,承派周恩來先生來渝洽商,至為欣慰。惟目前各種重要問題,均待與先生面商,時機迫切,仍盼先生能與恩來先生惠然偕臨,則重要問題,方得迅速解決,國家前途實利賴之。茲已準備飛機迎迓,特再馳電速駕!
蔣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面對蔣介石的所謂盛情邀請,中共方面心知肚明。蔣介石之目的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來而不往非禮也,延安方面對於蔣介石的電文及時予以的回電:
重慶
蔣委員長勳鑑:
未寒電悉。朱德總司令本日午有一電給你,陳述敝方意見,待你表示意見後,我將考慮和你會見的問題。
毛澤東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六日
重慶
蔣委員長勳鑑:
從中央社新聞電中,得讀先生覆電,茲為團結大計,特先派周恩來同志前來進謁,希予接洽,為懇。
毛澤東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二日
重慶
蔣介石先生勳鑑:
梗電誦悉。甚感盛意。鄙人亟願與先生會見,共商和平建國之大計,俟飛機到,恩來同志立即赴渝進謁,弟亦準備隨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復。
毛澤東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四日
從延安方面對於蔣介石的回電來看,毛澤東起初並不打算要去重慶和蔣介石和談判的,因為蔣介石並沒有和談的誠意。但是面對蔣介石一而再,再而三的盛情,毛澤東還是決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在延安無論是領導層還是普通百姓都認為:“去重慶是蔣介石擺下的鴻門宴,有去無回。”而蔣介石為認為毛澤東不會來重慶與之談判,但是蔣介石低估了中共為實現和平的決心。
在收到蔣介石第三封電報的當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棗園召開了擴大會議。在會上,毛澤東把這種聯合政府稱為“獨裁加若干民主”的形式,說:“我們還是要參加進去,進去是給蔣介石‘洗臉’,而不是‘砍頭’。走這個彎路將使我們黨在各方面達到更成熟,中國人民更覺悟,然後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對於安全問題,毛澤東是做好了最壞打算的。臨行前,他不但建議由劉少奇代理自己的職務,還建議書記處增補陳雲、彭真二人為候補書記,以便在毛澤東、周恩來二人都不在的情況下,書記處還能保持5人開會。蔣介石實無誠意之邀、而毛澤東為天下之安寧“單刀赴會”!
8月28日,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在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蔣介石代表張治中的陪同下乘專機飛抵重慶。
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親赴重慶的行動,有力地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是真誠謀求和平,真正代表了全國人民利益和願望,因而受到各階層人民的熱烈歡迎,在國內引起巨大反響。
柳亞子寫詩稱讚毛澤東是“彌天大勇”。毛澤東還在機場發表了簡短講話:
“本人此次來渝,系應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先生之邀請,商討團結建國大計。現在抗日戰爭已經勝利結束,中國即將進入和平建設時期,當前時機極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為保證國內和平,實施民主政治,鞏固國內團結。國內政治上、軍事上所存在的各項迫切問題,應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加以合理解決,以期實現全國之統一,建設獨立自由與富強的新中國。希望中國一切抗日政黨及愛國志士團結起來,為實現上述任務而共同奮鬥。本人對於蔣介石先生之邀請表示謝意!”
毛澤東的到來,令蔣介石有些“喜出望外”。因為蔣介石只准備了給重慶方面的三封電文,並沒有準備和談內容,倉促之下蔣介石臨時召集部下開會商討對策,暫定了三條談判總方針:
一、不得與現在政府法統之外來談改組政府問題。
二、不得分期或區域性解決,必須限時整個解決一切問題。
三、歸結於政令、軍令之統一,一切問題,必須以此為中心。
在歡迎宴會上,蔣介石舉杯與毛澤東把酒言歡,蔣稱呼毛主席為"潤之",毛主席則稱呼對方為"委員長",兩人還祝對方身體健康,氣氛看似十分融洽。然而在蔣介石制定的談判框架下,宴會之後的談判註定不會很順利。
會談開始後,由於國民黨沒有任何準備,所以和談的程式和議案,全由我方提出。國民黨還假意說這樣做,是為了尊重中共的意見。
中共方面,為了會談,事先舉行了中央會議,並拿出了和談的基本意見。所以整個和談過程,我方是非常從容的。
雖然中共方面準備充足,但是為了促成和談,我方提出堅決擁護三民主義和蔣介石的領導,並在談判中步步退讓。
蔣介石對中共方面對兩個核心的問題格外關注:軍隊國家化和結束黨治。蔣介石看到了中共方面的意見後,他的感受異常憤怒。
尤其在軍隊問題上,國共雙方進行了激烈的交鋒,蔣介石處心積慮要取消中共領導的人民軍隊。
毛澤東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沒有了軍隊那必然會遭到屠殺。可為了和平局面的實現,中共方面做出了必要的讓步。
我黨提出的縮編為20個師,到了國民黨這兒變成了"最高只能整編12個師";面對國民黨談判代表的無理要求,周恩來、王若飛給予強烈駁斥。王若飛則當場拍了桌子,大聲說:“那麼,你們將我黨軍隊都消滅好了!”
周恩來也很生氣,對著國民黨代表說:“……今日我黨已承認蔣先生之領導地位,已承認國民黨為中國之第一大黨。就蔣先生之地位而言,只有他可以說領導各黨各派,領導全中國,因此蔣先生不只是國民黨之總裁,而且是全國的領袖,但國民黨卻不能以領導者自居,而以被統治者視我黨。”
而時任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在國共談判期間出任了“傳令兵”的任務,面對國共雙方巨大的爭議,這對他而言是一種巨大的煎熬。一方面赫爾利找到蔣介石軟磨硬泡,另一方面能把自己的“努力結果”告知毛澤東。
赫爾利說:“為了體現誠意,蔣委員長決定中共方面可以保留20個師,還考慮讓你擔任一個省長。”
毛澤東一聽,問是哪個省的主席,得到的回答是新疆。當時新疆是延安方面人員去蘇聯的必經之路,但這裡遠離內陸,意味著遠離政治中心。
毛澤東沉默了很久,我們不知道他此時在想些什麼,赫爾利一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竟有些無言以對了。對美國的在華利益而言,美國是不希望中國爆發內戰的。
所以自從1944年到中國就任大使後,赫爾利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促成國共雙方的和平談判。他迫切想國共能達成協議,這樣回國也能交差。
毛澤東沉思許久,面對蔣介石的“天真”任命,毛澤東給他的回答是:“不承認,也不破裂,這個問題複雜,還要討論。”蔣介石這邊越來越焦慮,多次無意義的談判後,毛澤東也非常疲憊,但只要和平的希望還存在,就一定會談判下去。
重慶談判期間,赫爾利在中國已經呆了一年有餘,1945年9月,也就是重慶談判進行到一個月左右的時候,赫爾利接到了杜魯門總統讓他回國述職的命令,但重慶談判始終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這讓赫爾利十分頭疼。
在後來揭秘的《蔣介石日記》中,當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訂投降書,蔣介石欣喜若狂,他在當天日記中寫道:
“此時對共黨應以主動與之妥洽,應予以妥協,並投其所好,准予整編十二師部隊,如其真能接受政令、軍令,則政治上當準備委派共黨之人(指毛澤東),以一省(指新疆)之主席,使其滿足一時,以觀後效,乃決心予之。”
重慶談判之餘,毛澤東廣泛會見社會各界名流,向他們宣傳、介紹了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團結的方針,開展了多層次的統戰工作,有力地配合了中共代表同國民黨在談判中的政治鬥爭,為談判贏得了有力條件。
毛澤東在重慶的45天,蔣介石的決定有兩個180度的大變化。其心路歷程,在他的日記中都有體現。
10月10日,國共兩黨代表終於簽訂《國民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 《雙十協定》)。
次日,毛澤東就要飛往延安,蔣介石、宋美齡再次邀請毛澤東至林園,給他舉行了歡送晚宴,蔣、毛作了最後一次交談。蔣介石仍在解放區問題上糾纏不休,毛澤東則義正詞嚴地申明自己的原則立場,這是一次不愉快的交談。也是蔣、毛之間最後一次面晤。
在重慶談判期間,蔣介石對於毛澤東的態度有著非常大的轉變。曾一度想把毛澤東扣下來,然後交給法庭審判,在公開的蔣介石日記中,已經開始起草中共的所謂罪狀,列了十幾條。
但是想法終究是想法,卻有著非常大的顧慮:首先,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美國大使赫爾利對毛澤東的安全是作了擔保的,並且親自到延安去迎接毛澤東。不顧及美國方面的態度,扣留毛澤東是不可行的。其次就是蘇聯,雖然蘇聯與國民政府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承認蔣介石的統治地位,但是扣留毛澤東,同為蘇維埃的蘇聯肯定會不答應,況且蘇聯出兵打敗關東軍,東三省還在蘇聯的掌控之下,如果貿然扣留毛澤東,對日後蘇聯歸還東三省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綜合考慮之下,蔣介石並沒有扣留毛澤東,而是很有“禮貌”的歡送毛澤東一行離開重慶。
毛澤東離開重慶那晚,蔣介石再次失眠了,內心中反覆問自己這樣做對不對。當晚,蔣介石在日記中寫下給自己打氣的文字,“我料定毛這個人不能成事”,終究逃不出自己的“一捂。”
為了重慶談判,中共做出了極大的努力,可惜最終付諸東流。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下令軍隊向各個解放區發起全面進攻,解放戰爭全面爆發。
這一局面,是毛澤東不想看到的,也是非常難下決心的,中國幾十年的戰亂終於贏得了和平,不想再起戰火,讓生靈塗炭。可是“天下大勢”所趨,不得已也要為之。
而在整個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高估了自己的實力、認為共產黨軍隊不堪一擊。而毛澤東則是低估了自己的實力、認為打敗國民黨要許多年。然而歷史給中國近代這兩位人物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蔣介石沒有想到短短四年時間自己的幾百萬大軍被共產黨軍隊消滅殆盡,而毛澤東也沒有想到只用了短短四年時間就打敗了國民黨的幾百萬大軍。
當我們回過頭去看那段歷史,毛澤東為了天下蒼生勉遭塗炭孤身涉險赴重慶談判。而蔣介石卻“冒天下之大不韙”不顧天下蒼生之願再開戰亂。是人民選擇了毛澤東,選擇了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