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60年代,偵察衛星技術還在發展和完善中,各國還很依賴空中偵察機,但是隨著防空導彈和高空高速截擊機的技術進步,有人偵察機的行動變得愈發危險,使用成本高昂,於是無人偵察機的作用就越發凸顯。
圖波列夫 圖-123就是蘇聯在50年代後期開始研製的大型戰略無人偵察機,並在1964年投入使用,它的作用和美軍的D-21超音速偵察機類似。
圖-123的造型類似一支大號的飛鏢,與當時的一些大型地空導彈類似,因為不需要設定飛行員座艙,因此整體結構更適合高速飛行,無人機擁有小型的三角翼和小尺寸的尾翼。
無人機空重達11.45噸,最大起飛重量約35.6噸,機長27.84米,翼展8.41米,驅動這樣一個大傢伙的動力是一臺Tumański KR-15渦輪噴氣發動機,發動機進氣口位於機腹,它是Tumański KR-15B-300的簡化版,後者用於米格-25戰鬥機,相比之下它的壽命更短、成本更低,是一種可重複使用的消耗品,輸出98.1kN,能讓圖-123達到2.2馬赫的最高速度。
機上的偵察裝置包括3臺AFA-54/100M航拍相機、一臺AFA-41/20M攝像機,以及SZRSZ-6RD Rhombus-4 電子偵察單元,整套裝置重2800千克。機上還安裝無線電信標裝置、自主供電系統、冷卻系統、自動駕駛系統等。
圖-123沒有設定常規輪式起落架,而是透過軌道發射,可以安裝助推火箭輔助起飛,軌道可以用MAZ-537重型卡車牽引,為無人機提供一定的地面機動性。無人機需要在發射前設定好飛行路線,起飛後無法更改。
機內19000升的燃油容量可以為圖-123提供3200千米的最大航程,飛機最大升限達到了22800米。當無人機按照預設路線自動駕駛完成任務返航後,在起飛區域將飛行控制交由地面指揮站,沒有起落架的它關閉發動機後透過降落傘著陸。
地面人員從傘降的飛機上回收偵察裝置並獲取偵察資訊,按照設計飛機本身也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可是這麼重一架飛機落到地面不可能沒有損壞,因此通常情況下都無法直接再使用。
到1972年時蘇聯總共生產了52架圖-123,它們全部被部署到歐洲東部地區,在空軍情報部門服役,對歐洲地區執行偵察活動,活動範圍覆蓋了整個中歐和西歐。它航線呆滯,沒有自衛武器,沒有雷達隱身能力,保命的秘訣就是飛行速度和高度。
蘇軍在1979年完全退役了圖-123,偵察工作由米格-25R偵察機接替,其實圖-123在訓練中表現很好,偵察能力也很可觀,只是每次偵察摔一架飛機,高昂的使用費讓空軍承擔不起,後續曾嘗試開發可從簡易機場起降的重複使用版本圖-139,不過沒有實際生產。
圖-123的退役也和偵察手段的進步有一定關係,它的拍照偵察方式一定程度上被偵察衛星替代,後者還不用承擔入侵領空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