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9月,年僅26歲的中共黨員周恩來憑藉著個人優秀的品格、卓越的能力、堅定的意志、謙遜的為人、出眾的才華、憂國的情懷以及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張申府的極力推薦,進入黃埔軍校擔任政治教官。
當時的周恩來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執行委員、中共廣東區委委員長兼任宣傳部長。周恩來入職後,便夜以繼日地投入到學校的政治教育工作中,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大刀闊斧的改革舉措和政治思想工作表現,為當時剛建校三月有餘尚無起色的政治部帶來了可喜的變化。加之年齡上與學生相差不大,周恩來經常到學生中透過聊天瞭解他們的思想情況,與學生保持了一種較為親近的師生關係,贏得了學生們的歡迎和喜愛。
此時的第二任政治部主任(第一任政治部主任戴季陶上任1個月便不告而別,當然其中必有原因)邵元衝卻因其官僚作風嚴重及陳舊的封建思想、刻板的為人處事態度、不願與學生保持接觸等種種原因受到學生們的抵制,學生們聯合起來向學校抗議,強烈要求學校罷免邵元衝的政治部主任職務。
學校經過慎重考慮,最終從張申府推薦的若干名候選人中選擇了年紀輕、經驗少但能力出眾的周恩來擔任政治部主任這個高階職位。才到黃埔軍校任教兩個月的周恩來,能被突擊提拔首先說明周恩來有著過人的能力和優於眾人的品格,其次才是他中共廣東區委委員長的身份。
就連當時的校長蔣介石、國民黨黨代表廖仲愷以及蘇聯顧問都一致同意由周恩來擔任這個政治部主任,可見周恩來的能力是非常強的,他的工作是受到黃埔軍校高層普遍認可的。
周恩來是如何養成如此優秀的品格、如此出眾的能力的呢?張申府為何如此極力推薦他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這一切都要從周恩來的成長說起。
一、江蘇淮安時期的周恩來(1898-1910),養成了喜靜好學守規矩的優秀品格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出生於江蘇淮安,祖上為浙江紹興師爺之家,有著濃厚的書香氣和過人智慧。出生後不久,周恩來就被父母周貽能、萬氏夫婦過繼給因病將死尚無子嗣的叔父周貽淦、陳氏夫婦。
周恩來被過寄後不久,叔父周貽淦不治去逝,從此年幼的周恩來就由嗣母陳氏一手撫養長大。周恩來的嗣母非常不簡單,她自小跟著家裡人讀過一些聖賢書,知書達理,非常重視對周恩來的教育。很小便開始自己在家教周恩來學習認字,並打算儘早把周恩來送到私塾接受正式的規範教育。
剛滿五歲的周恩來便表現出好學、聰慧的特點,於是在嗣母的安排下進入附近的私塾進行系統地學習。為了讓周恩來上學有個正式的大名,嗣母別有心意地為他起了個學名為恩來,配字翔宇。無論是名還是字都非常有深意,寄託著陳氏對周恩來的特別期望。
另外,周恩來在家時,陳氏還經常給他講各種故事,瞭解各種戲劇、神話故事、偉人故事等等,目的是讓他明白做人的道理、立下遠大的志向。陳氏性格溫和喜靜,這一點對周恩來影響很大,在陳氏的影響下,周恩來從小便養成了好靜、專心、勤學、善思的性格。陳氏對周恩來的要求很嚴格,讓周恩來從小便養成了規矩意識、好學精神、孝老敬師、出人頭地、不卑不屈等優良品格,周恩來就是在這樣一個知書達理重教育的嗣母的愛護下接觸了最早的教育。
二、東北求學時期的周恩來(1910-1913),立下了刻苦學習為中華的宏大志願
1910年,周恩來隨三伯父來到東北奉天省,先是跟隨三伯父在銀崗書院讀書。半年後轉居四伯父家,並轉學進入新設立的東關模範學校就讀。從江蘇內陸平原到東北關外寒地,年幼的周恩來很快就適應了環境和生活的巨大變化,自小便非常懂事的周恩來不想為四伯父增添太多麻煩,生活上處處節儉,學習上異常用功。
在學校成立二週年紀念時周恩來寫過一個感言,年僅14歲的周恩來在感言中對教育的認知相當深刻,對當下中國的教育剖析的入木三分,獨到而精僻地指出了教育、學校、教師、學生應該是什麼樣子,令學校老師為之驚歎。他的這篇感言後來被學校評為甲等作文,並被當時的奉天省收入《奉天教育品展覽會國文成績》一書。之後又被上海的兩家出版社編入相關書籍,由此可見當時雖然年紀尚小的周恩來寫作水平和對社會的認識已非常高。
當時學校根據周恩來的學習表現並考慮到他的實際生活實在窘迫這些綜合原因,經學校慎重考慮後破例為周恩來免除了上學的一切費用,周恩來也是學校唯一的免費生。還有一點值得特別提出來,為國人所熟知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豪言壯語就是周恩來提出來的。
當時在國文課上老師提了個問題:大家為什麼而讀書?同學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有很多種,但老師都是笑而不評,而當週恩來說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話時,挺直的腰板、堅定的表情、有力的語氣讓國文老師大吃一驚,這樣的話從一個才14歲的少年口中說出來,著實讓人為之一震,不禁為周恩來的壯志雄心所震動,更為他的年少憂國意識而點頭。
三、天津南開時期的周恩來(1913-1917),成為了意志堅強才藝多的有為青年
1913年春,周恩來跟隨四伯父來到天津,同年考取天津南開學校。天津的生活學習不同於在東北時情形,此時的周恩來思想更加活躍,同幾位好友辦起了《敬業》雜誌,出任編輯,此間寫了不少有見解的文章。天津南開學校把學習刻苦努力、成績優秀且家境貧寒的周恩來評為免費生。
當年南開學校僅有幾名免費生,而周恩來便是其中之一,這一方面再次證明了周恩來當時在學習上相當努力,成績也非常出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周恩來當時生活的異常艱辛。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生活環境下,鍛鍊了周恩來堅強的意志和不懈奮鬥的決心。
在南開學校期間,周恩來還廣交朋友、組織各種文藝演出和思想討論,是一個名副其實、多才多藝的有為青年。藉助《敬業》雜誌,周恩來用他的筆,書寫著心中的理想和對現實的抨擊,引起了南開學校校董嚴修和校長張伯苓的注意,這兩位都是從事教育多年的老教授,他們非常欣賞周恩來的才華和人品,對他抱以很高的期望。
四、旅日考學時期的周恩來(1917-1919),經歷了求學受挫轉革命的思想路程
1917年6月,周恩來以優異的成績從南開學校畢業。為繼續求學,他和幾個南開的校友把目標定在了日本的官費學生申請上。由於周恩來家庭比較貧困,最終還是在友人及親朋好友的資助下踏上了東渡日本的航船。
在日本近兩年的時間裡,周恩來勤奮苦學,先後兩次申請東京的高等學校,但兩次都因日語不達標而沒能如願。此間國內動亂不堪,帝國主義恃強欺凌,令在日本求學的周恩來很難靜下心來學習,這也給本就憂慮國事的周恩來帶來了投入革命的契機。
在日本期間,周恩來接觸到了社會主義新思想,透過讀《新青年》等進步雜誌,對中國的落後愚昧面貌萌生的強烈地改造願望,學業上的不順利反而促進了周恩來投身革命的決心。在中國五四運動前夕,北洋政府同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凡爾賽條約》,心中的怒火不斷地灼燒著周恩來,他最終決定放棄在日本的求學返回中國,進行愛國護國運動。
五、南開大學時期的周恩來(1919-1920),堅定了革命救國換天地的理想信念
回到天津後不久,北京的五四運動爆發。隨即全國各地高校進行了聲援。周恩來在天津也參加了抗議北洋軍閥政府的各種活動。同時他還擔任《天津學生聯合會報》的主編,以筆代槍討伐北洋軍閥政府,聲援各地被拘的學生。九月入讀剛剛升辦的南開學校大學部,成為大學部第一屆文科學生。
在此期間,周恩來還結識了當時到校任教的愛國大俠韓慕俠,並跟隨韓慕習武強身,練就了一副好身體和好功夫。據周總理的衛士後來回憶,總理當年學的形意八卦拳一直都在練習,警衛班練擒拿時,總理還常給他們矯正動作,興致上來了還會打一套八卦掌。
在南開學校大學部學習,猶如魚回水中的周恩來,意氣風發、躊躇滿志。他牽頭組織優秀學生骨幹於1920年初創辦《覺悟》雜誌,併為雜誌起草宣言,首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新主張。在這裡插上一句,鄧穎超是當時覺悟社的骨幹成員。
覺悟社的成立,一大批有志青年在覺悟社的號召下,開展了多次學生愛國運動。隨後天津的學生運動也受到反動當局的暴力打壓,1920年1月29日,周恩來在代表愛國學生同反動政府談判時被捕入獄,直到7月17日才被放出。這一段特殊的人生經歷,對周恩來有很大的思想影響。在獄中半年時間,周恩來寫了《警廳拘留記》和《檢廳日錄》,詳細地記載了他們在獄中的生活和鬥爭的情況。
1919年南開學校大學部成立合影 1920年入獄期間寫的《警廳拘留記》
六、勤工儉學時期的周恩來(1920-1921),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頓悟洗禮
出獄後的周恩來,一心想要尋找解救中國的革命道理,在南開學校創辦人嚴修的鼓勵下赴法勤工儉學,探訪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現況。在各位老師和朋友的大力資助下,周恩來於1920年11月乘船到法國。在法國期間,就讀於里昂中法大學,再次見到了到這裡任教的張申府。
張申府早在1920年就對周恩來有所認識,當時周恩來在覺悟社座談會上的發言,令年長五歲的張申府很是佩服,年輕卻沉穩的周恩來給張申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透過各種社會調查,周恩來接觸到了馬克思新思想,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開悟和洗禮,萌生了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追求。
七、旅歐入黨時期的周恩來(1921-1924),確立了為共產主義信仰而奮鬥的終生目標
此時的張申府已是巴黎共產主義小組的一員,他積極發展周恩來加入共產主義小組,周恩來為此欣喜不已。這也就確定了同張申府的另一層重要關係:張申府是周恩來的入黨介紹人。
當時巴黎黨小組主要成員有趙世炎、張申府、周恩來、劉清揚、陳公培等人,後成為中共旅歐支部的創始人。這一階段為周恩來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勤于思考,積極發展黨員,用心處理黨小組的各種事務,工作得到小組成員的普遍認可。
後來周恩來成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的核心成員。曾一度代表旅歐支部與國內的中共中央聯絡,不斷加強同黨組織的溝通,使旅歐支部發展的非常迅速,成員也越來越多,這其中就有後期擔任新中國主要領導人的朱德、鄧小平等人。
八、受命回國時期的周恩來(1924--1925),走上了革命救國救人民的曲折道路
1924年7月,周恩來按照中共中央的安排從巴黎經香港回國,9月回到廣州。經中共中央安排擔任廣東區委委員長兼任宣傳部長,同時代表中共進入剛成立不久的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5月由孫中山先生倡導成立)擔任政治教官一職。
9月至11月兩個月的時間,擔任政治教官的周恩來做了很多工作,受到時任軍校校長的蔣介石以及其他高層的肯定,11月正式認命周恩來擔任學校的政治部主任。期間與同在軍校任職的韓慕俠再次相聚,用韓慕俠的話來說就是:我教恩來功夫強身,恩來教我為師做人。
九、結語
周恩來之所以能以年僅26歲的年齡就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這樣的要職,跟他的個人成長分不開,正因為他在年幼時便養成了喜靜好學守規矩的優秀品格,少年時期立下了刻苦學習為中華的宏大志願,青年時期更是成為了意志堅強才藝多的有為青年、經歷了求學受挫轉革命的思想路程、堅定了革命救國換天地的理想信念、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頓悟洗禮。
從而很早就確立了為共產主義信仰而奮鬥的終生目標,並最終走上了革命救國救人民的曲折道路。這些經歷磨礪了他優秀的品格、卓越的能力、堅定的意志、謙遜的為人、出眾的才華、憂國的情懷,正是這些才讓一個年僅26歲且沒有多少工作經驗的周恩來,當仁不讓地走上的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的重要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