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越南的關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經歷著難捨難分的友誼,又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急轉直下,槍炮相見。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從古至今中國一直都在影響著越南,特別是在新中國成立前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越南都要叫中國一聲老師。
上世紀四十年代,胡志明回到了越南,開始組建獨立同盟會,日本佔領越南後不久便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胡志明也看準時機發動了革命,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並被推舉為主席。
可惜,後來黎筍上臺,雙方關係一落千丈。
一位經歷過戰役的老兵回憶
許向斌於1970年入伍,他擔任過原11軍31師92團82連的副指導員,於1979年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並且所在連隊榮立了一等功。
1984年,他再次來到中越邊境,參加了兩山輪戰。
在1986年轉業後,他擔任了唐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和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等職務,那段時期裡,他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一部小說,名為《一縷硝煙》。
這部小說,後來被連載在《創業原地》的“文化藝術”欄目之中。
當時,許向斌所在的部隊奉命攻打越南封土縣城外的117號高地。
這個封土縣,便是越南萊州省最北部的一個縣城,坐落在群山的邊緣,透過縣城向南眺望,還有種一望無際的感覺。
越南北部地帶幾乎全都是山嶺,很少會出現這種小平原,對於越南部隊來說,這種縣一般都是很難守的,因為對於中國士兵來說,坦克可以直接攻打過去。
當時,許向斌被派去組織到班浮寨待命,準備好配送彈藥和搶救傷員。
班浮說是個寨,其實也就是個小村莊,坐落在巴萊公路東側的一處山溝裡面。
當許向斌等人來到了附近,發現整座巷子四處都是死氣沉沉的,一點炊煙都看不到,也沒有人影,大家都非常納悶,當地的老百姓到底是怎麼生活的。
許向斌和戰士張和東認為,應該進入村子裡面看看,正好能夠熟悉一下情況,也能防止被突如其來的敵人偷襲。
在張和東推開了一家柵欄後,突然衝出了幾隻餓極了的鴨子圍住了幾位戰士嘎嘎直叫喚。
房門是虛掩著的,屋子裡更是漆黑一片,許向斌打量著這處房子,看不出越南邊寨百姓和中國邊寨百姓有什麼具體區別。
結果,剛走進屋內,眼前的一幕徹底讓許向斌和其他戰士們驚呆了,在這處屋內,越南前領導人胡志明先生的畫像和新中國的締造者毛主席的畫像並列掛在牆上。
這也能看出,當地的老百姓對於偉大領袖毛主席是非常有感情的。
許向斌心想,就衝著這份對毛主席的感情,大家也不應該動屋內的任何東西,於是,幾位戰士原封不動的退了出來,最後一位戰士還順手將柵欄關上。
大家都是過了苦日子出來了,戰爭早晚都會結束,今後的日子還要過,如果這些鴨子跑了出去,對於越南老百姓的打擊也是巨大的。
越南的毛主席像,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
越南想要順應潮流獨立,不過依舊不被世界上很多國家承認。
胡志明非常著急,他希望有人能站出來幫助自己說說話,不過,當英國撤出了越南南部以後,法國再次捲土重來,越南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也不知道誰能來幫助他。
不過,好訊息是,北方的“好大哥”傳來了捷報,中國解放戰爭獲得了勝利,胡志明見狀,立刻藉著賀喜的機會,提出了自己的請求,如果中國能夠派出部隊來支援越南,那麼越南的獨立道路則會走得更加通暢。
當然了,胡志明也考慮到,這樣讓直接插手,考慮當時的世界局勢,中方也有難處。
不過毛主席面對胡志明的請求,大手一揮,直接派出了大將陳賡趕赴越南秘密指導作戰,隨著中、蘇兩國的幫助,越南軍隊也終於站了起來,開始掌握起戰場的主動權。
在越南獨立的這段時間裡,毛主席的戰略思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為同是從侵略中走出來的國家,越南對中國始終都是虛心求教的態度。
因此,很多大字不識一個的越南老百姓,都知道毛主席的鼎鼎大名,他的思想,也會成為越南的“救星”。
為了越南的獨立,胡志明輾轉了半生,他成為當時越南最偉大的人,也是應得的。
不過,在這一段時間,越南黨記憶體在兩個派別,分別是親華派和親蘇派。
親華派自然是以胡志明為首,他在中國革命期間便和很多中共領導人往來,雙方的關係也是相當不錯,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也是中國第一次作為“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去討論重要的國際問題。
這次會議的結束,也讓越南北方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完全解放,同樣也是越南的重大勝利,周總理和胡志明的友誼也在不斷加深。
胡志明去過中國的很多地方,1955年6月23日,他公開正式訪問中國,並受到毛主席、周總理、劉少奇、朱德等人的親自接見。
他常常說:“到了中國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1959年,胡志明親率黨政代表團來中國參加建國10週年大慶。
而且,從1960年以後,胡志明幾乎每年都要來中國休假和訪問。
在廣州,《廣州畫報》的攝影師陸文駿給胡志明照了一幅標準像,現在,越南很多重要的場所依舊懸掛著那幅照片。
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要去了越南,便能感受到當地百姓對於胡主席和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無論是越南的抗法戰爭還是後來的抗美戰爭,新中國全部一幫到底,從1950年到1976年這段時間,中國也給予越南超過兩百億美元的援助。
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越南都把馬列主義及毛主席思想列為越南勞動黨的領導思想,全國四處都懸掛著毛主席像,這段時間裡,中共對於越南的影響力已經達到了巔峰。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
1969年,胡志明的心臟病突然十分嚴重,中國聽聞情況後,立即派出中西醫組成專家團趕往越南。
胡志明在最後一封電報中也提到,大家要時刻記住,7億中國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堅強後盾,遼闊的中國領土也是越南人民最為可靠的後方。
療組的救治下,胡志明的病情有所好轉,後來醫療組再度返回,還帶來了周總理送來的兩隻烤鴨,胡志明說:“烤鴨今天不吃,明天中國大使來了,我們一起吃。”
不過,沒過兩個月時間,胡志明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們幾乎是徹夜未眠,越南書記黎文良緊急約見王幼平大使,通報了胡志明的病情,希望中方再度派來醫生。
周總理得知情況以後,又派來了第三個醫療組,幾位頂級專家乘坐飛機迅速動身飛往河內。
而且,這段時間裡,中方還格外注意國家禮節,就算對方是個小國,就算對方是自己的好兄弟,該拿出來的禮節,一定要拿出來。
在胡志明主席病危的時候,周總理專門打來電話,不讓大使前去探望。
這是因為,胡志明在越南的地位十分重要,他在病危之際,越南的其他領導人都在現場,一個外國大使在旁邊,必然會引來諸多不便。
後來,在胡志明病逝以後,周總理再次要求,不讓大使提前弔唁,萬事等通知。
因此胡志明逝世的日子正好是越南共和國誕生的日子,一切如周總理所料,越南公佈訊息一直拖到了9月3日。
在9月2日,周總理給毛主席寫了報告,提出要去河內參加遺體告別儀式,毛主席知道好朋友走了,點燃了一支香菸。
那天,秘書也看到了毛主席的臉上淌著淚水,雙方的友誼是如此的真切。
那會,全越南的百姓都知道毛主席。
接著,黎筍成為了實際領導人,可他是典型的親蘇派。
不過,胡志明路線暫時還無法推倒,黨內還有其他親華派的制約,因此他也只能見機行事。
後來,越南做起了不切合實際的夢,特別是在中國和美國關係逐漸走向正常化以後,越南極為不滿。
越南吃了中國十幾年的援助後,開始頻繁在邊境挑釁,這就是所謂的“200億養出來一個狼崽子”。
中方在警告無效之後,最終忍無可忍,鄧小平下令發動自衛反擊戰。
這次,參與對越反擊戰士兵接到的命令是“速戰速決”,大家根本不會給越南打拖延戰的時間,越南也非常膨脹,覺得自己連美國人都能打過,和中國打併不是毫無希望。
然而,這場戰爭僅僅用了二十多天的時間,當人民解放軍直逼河內,那些口出狂言的達官顯貴們紛紛都做好了逃命的打算。
回過頭再來看,越南人對於毛主席的感情還是非常深的,對於很多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的越南百姓而言,這種感情也同樣源於他們對開國領袖胡志明的感情。
胡志明主席曾經還寫過一句詩:越中友誼深,同志加兄弟。
這句詩流傳在越南的各個角落,在越南發生變化的時候,很多偏遠地區的窮苦百姓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進入新世紀以後,越南芒街的對外商場內,還是能看到毛主席和胡主席的合照。
越南走過彎路,也遭受了重大的失敗,終於在1986年,他們召開了歷史性的“六大”,才終於走向了革新的道路,並且和中國改善了關係。
參考
中共老一代領導與胡志明的友誼,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揭秘:越南人究竟怎麼看鄧小平和毛澤東? 環球網
《一縷硝煙》 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許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