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除了看天池,還能幹什麼?
一次深入池西原始森林挖野人參的經歷,讓我頗有收穫。這不僅是與自然的相處,也是從自然中得到一些感悟。
長白山,作為中華名山之一,是吉林之旅一定不能錯過的地方。長白山天池更是成為許多人爭相打卡的勝地。
那裡一直傳說著天池怪獸,撲朔迷離的歷史記載和新聞報道,令這裡的神秘氛圍又籠罩著一股古老的氣息。
但較於天池怪獸的傳聞,我對長白山的自然與人文有著更深厚的興趣。
原始森林,滋生著古老大地。
走進這裡,身在古木參天之中,生命的氣息衝破時間的泥沼,呼嘯而至,如千年前一般鮮活。想不到,我變成了一個挖參人。
池西體驗挖野山參(野山參觀賞園),是長白山之旅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不僅令我瞭解到長白山挖參人的日常生活,也能從挖人參的過程中去細品人生軌跡。
當城市生活節奏愈發快速的時候,農產品體驗成為了當下人接觸自然的一種模式之一,採摘、租地種菜,幾十年前的農村生活的日常慢慢變成了一種旅遊的網紅體驗。
暫且不說箇中變化的進退,就這樣的一種對田園生活的嚮往成為了城市人的某種情懷。
因此,當我站在長白山腳下,來到遊客不常來的池西,也就是西坡(大多數時候,遊客會選擇長白山北坡),置身在原始森林中的時候,我對挖野山參的體驗產生了濃烈的興趣。
據野山參觀賞園的挖參人說,這裡的野山參毫無人工生產,全是大自然的滋養,能不能挖到,是一種運氣,挖到的大小,也是一種運氣。
有的一棵五六百(元),有的一棵七八百(元),一旦挖起來,就不能停止了,這有點兒像賭石。大、小隨緣,一切由自然而生。
對於自然的饋贈,對於生命的敬畏,挖參人走進森林裡,便不多話,同時叮囑隨行的遊人保持安靜。
當他指著一棵看似並無特別的植物的時候,低聲說道:“這是人參,上面的紅色小果是人參籽。”
深山密林裡,那幾顆猶如紅豆一般的果實十分顯眼。
挖參人雙膝觸地,拿著一根鹿骨與土壤進行初次接觸時,山參的根系發生了變化。鹿骨是挖人參的最好工具,也有人用竹籤,從古至今挖人參都不能使用鐵器。
據悉,自然生長於深山密林15年以上的人參可稱之為野山參,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譽,被譽為“起死回生的仙草”。
他小心翼翼地慢慢清理周邊落葉和土壤、碎石,像是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件千年文物似的。
“為什麼不直接拔起來呢?”我感到好奇。
“會破壞了它的根系,這是對自然的不敬,也會嚴重影響它的價格。”
他一邊挖,一邊開始跟我介紹有關挖人參的故事和規矩。挖人參的時間最好是在穀雨後或白露之前,也就是每年的4月份至9月份。
過去,他們去山裡去挖人參,有諸多儀式,如搭一個小窩棚供奉山神爺、綁紅繩、跪拜磕頭等,這是一個千古流傳下來的規矩。這些儀式或規矩不僅是感謝大自然,更是敬畏大自然。
挖參人說,人參是靈魂的,像精靈一般,在深山林木間蹦蹦跳跳。在往常,他們在發現人參的時候立即大聲喊“棒槌”,人參就會乖乖被“定住”,讓人挖走。
挖出來後,畢恭畢敬地輕輕抖掉泥土,然後綁上紅繩,這樣人參就不會跑走了。看來人參會跑的說法不是瞎編的。
但對於遊客體驗,這些規矩和儀式基本上也都省略了,可依然不能有雜念。
這裡的野山參有四品葉,也有五品葉,其中,四品葉最是常見。這裡的“品葉”並非指一片葉子,而是一根莖頭分有四支或五支。
很快,挖參人挖出了一根非常小的山參,估摸著是有五六年。我一愣,五六年時間才漲這麼點多,可想那百年、千年了。
隨後,在挖參人的示範與指導下,我也挖出了一根人參,個頭稍大,約有七八年時間。我們這次挖到的兩根山參皆為四品葉。
挖參人說,這兩根山參個頭太小,賣不出去,但適合家庭泡酒。白酒濃度越高,泡得酒味越香,有安神、健脾補肺、益氣生津、大補人體之元氣的功效。
新鮮的山參需要用潮溼土壤或青苔保溼,然後再用白樺樹皮包裹,此類行為叫做“請人參”,將人參帶下山以後,就是請專家鑑別,拿去賣錢。但我們是帶回家泡酒。